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1 / 2)

蘇廚 二子從周 5024 字 8個月前

蘇廚正文卷第九百六十六章招悔第九百六十六章招悔

又問了竇四一些理工上的學問,見竇四回答得頭頭是道,蘇油相信他是誠心求教了。

這才說道:“正好了,與陛下的言事折子裡邊,水利也是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涉及到河北,京東四路的民生恢複和對遼戰略態勢,是我大宋經濟上最後一塊短板,也是最硬的一塊骨頭,是一篇大文章。”

“這幾天我給你做美食,你給我當助手,既然你都能通過分析看到問題,足見不是庸才,說不定陛下一高興,就許你戴罪立功了呢?”

這回輪到竇四傻眼了,這就被套牢了?禦史台也,這麼晦氣的地方,老子一天也不想多呆!

但是很快便被蘇油帶進了治河的大方略當中,如今蘇油的立足點,比當年和司馬光考察河北的時候更高,將治河上升到了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甚至和上遊的西夏,河套地區也息息相關。

提供的解決方案也是匪夷所思,比如在上遊的重點沙區廣植沙柳,榆棗,還有才發現的新作物金合歡,用以固沙;比如除了修造堤壩,冬日裡大修束水堤,加快黃河下遊水流速度,減少泥沙淤積;比如大用水泥,減少工程量等等。

在蘇油的方案裡邊,治河成了一攬子計劃,其根本目的就是防範河害,不以旱澇為計,年年都必須整修,將之作為一個百年大計來完成。

隻要能將黃河套住,華北平原就會變成大糧倉,人口恢複的速度會遠遠高於其它地區。

有了人口厚度,才談得到對抗敵國這一條上來,人力,軍力,後勤,都才能得到保障。

如今的汴州差不多就是如此,當年蘇油將工業基地建在那裡,給地方和中樞帶來的好處極大,因此也是要朝廷力保不失的地方,經過一係列的治理,提防水利已經提高到能夠抗擊百年一遇的洪災水平,河害終於已經威脅不到鄆州和梁山泊地區。

聽說梁山泊上的盜匪們都在安心種地打魚了,這上哪兒說理去?!

這文章的技術性太強,蘇油一邊寫一邊交給竇四,讓他看看能不能懂,如果覺得深奧了的話,就儘量用淺白一些的話語來儘量讓趙頊能夠明白,不知不覺便到了深夜。

這年頭的人生活習慣與後世大不一樣,蘇油寫到一個節點,才發現時間有些晚了,隻好對竇四道歉,然後收拾東西,大家趕緊休息。

……

次日,趙頊在偏殿接見吳充。

這是吳充第五次請老。

趙頊還是拒絕了,吳充也隻好收回了請告,兩人轉而說起了國事。

趙頊今天心情有些不好,桌上放著兩份報紙,一份是汴京的時報,一張是兩浙路的潮報。

潮報上登載了一則消息,湖州、杭州的老百姓焚香念佛,為蘇軾和蘇油祈禱平安。

而時報是前幾天的,上邊有一篇筆名為李國忠的文章,模擬唐代禦史台的判詞,將杜甫,白居易定罪,從兩人的詩歌裡邊搜羅出不少的“證據”,說他們的詩歌毀謗皇帝,譏刺朝政。

用詞極度的刁鑽刻薄,把兩個大詩人貶得一錢不值,最後判道:“守堯天舜地之德,殊失官體;毀金馬玉門之貴,徒較民生。判發遣仁義之鄉,嚴加編管。效巢父許由,不得僉書;比伯夷叔齊,奪絕俸祿。”

大才子手筆,此文一出,那一期的時報頓時洛陽紙貴。

李國忠,擺明了就是李林甫楊國忠的合體,這樣赤裸裸的譏諷,比破口大罵還要讓趙頊難堪。

趙頊認為一定是和蘇軾交往深刻的某位大文豪大名士乾的,要皇城司挖地三尺,也一定將這個人找出來。

結果是真找出來了,但是竟然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太學學霸,十幾歲的少年郎,名叫劉正夫。

這下趙頊有些哭笑不得了,文章寫得好不說,選材角度還極為刁鑽,諷諫得相當到位。

難道朕應該高興?畢竟老子的官學,到底開始出人才了啊……

隻好輕輕放下,裝作不知道這人。

吳充看到桌上的兩份報紙,不由得有些好笑:“陛下以為,魏武何如人也?”

趙頊說道:“魏武何足道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