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悠的聲音再一次響起,【三年的時間,形勢倒轉,李世民滅了東/突厥,在此之前李世民做的並不隻是練兵而已。自渭水之盟後,東/突厥內亂不休,李世民是瞅著機會便派人前往漠北籠絡於人,一次又一次的把東/突厥的敵人變成自己的朋友。】
【比如薛延陀部的乙失夷男,這樣一個因為天災人禍而叛離東/突厥的部落首領。頡利殘暴貪婪,對歸附的各部族一味欺壓,引得漠北各部紛紛叛逃,最後都歸附到薛延陀部,他們一起擁護乙失夷男為可汗。可是就算乙失夷男叛離東/突厥,也沒有完全和頡利撕破臉。一但他自立稱汗,頡利兵起而攻,他若沒有後援,那是沒有多少勝算的。】
【就在這個時候,大唐的使臣來了,送來了大唐天子的詔書,詔書冊封他為薛延陀可汗,號真珠毗伽可汗。同時賜予他象征可汗權威的巨鼓和旌旗。乙失夷男不會不懂,大唐對於東/突厥的咄咄逼人,和他有著同樣的想法,都迫切於消滅東/突厥這個共同的敵人。】
【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況且他薛延陀的位置和大唐若是聯手結盟,南北製衡,乙失夷男正好可以借大唐的勢與頡利分庭抗禮,最後甚至未必不能取而代之於頡利。審時度勢之後,乙失夷男選擇接受大唐的冊封,隨即遣使入唐朝貢,薛延陀汗國正式成立,也成為了大唐在漠北第一個附屬蕃國。有了大唐作為支援,漠北各部紛紛歸附薛延陀汗國,一時之間,大漠以北,西域以東的廣大地區,幾乎都在薛延陀的控製之下。】
以夷製夷,為大唐尋來盟友,也讓敵人後方受製,而不是讓大唐一國承受突厥的襲擾,不錯,不錯。
秦始皇越發覺得李世民甚好。
劉邦望向一旁的蕭何問: "這招我們能學嗎?再不然,想想辦法分裂匈奴?"
蕭何不能說這個主意不好,但想要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回道: “可等待良機。”
劉邦叮囑道: “此事須得謀劃一番。”
看得出來劉邦動了心思。
而對於劉徹,李世民用的這些計策,他何嘗不是已經開始在用,隻是出使西域的人一去不返,更無消息,也是讓劉徹很是頭痛。
【除了乙失夷男,東/突厥內亂的時候,始畢可汗之子突利可汗因頡利所不能容,於貞觀二年暗中與大唐往來,不料消息泄露,頡利大怒,立刻派大軍圍攻,誌在一舉滅了突利
可汗。突利可汗不敵頡利,眼看形勢不妙,立刻向大唐求援,請大唐出兵相救。】
【李世民收到求援的書信,問策群臣,眾臣皆以為反擊突厥的時機已然成熟,可以舉兵北上,一舉滅了頡利。可是李世民卻沒有這麼乾,他隻派小組兵力北上接應突利,畢竟突利是要救,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對付頡利嗎?因此,在頡利傾儘全力對付突利時,李世民兵出一直依附於突厥之下的梁師都政權,趁東/突厥無暇顧及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北拒突厥的戰略要地河套地區。】
哎喲,真是不得不承認,李世民腦子轉得那是相當的快,對輿圖有所熟悉的人,又怎麼會不知道河套地區對於北拒遊牧民族的重要性。
顯然眼下的大唐並沒有到可以和東/突厥一決高下的時候,倒不如給自己多爭取些籌碼,讓自己以後可以有更多的底氣對付東/突厥。
漢武帝重重點頭,這回李世民倒是和他英雄所見略同了。
楊堅擰緊眉頭,看李世民這一番操作,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縱然楊堅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辦法自然是極好的。
【李世民采用聯合敵人的敵人以結盟並分化東/突厥的辦法,效果相當的明顯,東/突厥的勢力如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而大唐則不同,隨著三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大增,隱忍後的李世民,終於在貞觀三年兵出東/突厥,甚至沒有任何波折的滅了東/突厥。】
【至於李靖是怎麼滅的東/突厥,講李靖的時候再細說,咱們還是繼續說二鳳。東/突厥國滅,意味著數百年來長期威脅中原民族的北方邊患就此解除。原本依附於突厥的北方少數民族全部歸附大唐。南起陰山,北起大漠的廣闊土地,全部落入大唐帝國的掌控之中。這一年,咱們二鳳才剛剛滿三十歲!】
嘶!李世民竟然才三十歲嗎?三十歲,竟然就做到了好些皇帝窮儘一生或許都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