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女外交家(1 / 2)

不少人的心裡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這個問題,他們感受不到大漢將士對那位解憂公主的敬重,況且,為什麼要讓烏孫相信大漢無亂烏孫之心,無非是要讓烏孫往後依然好好的和大漢往來。解憂公主和漢使出手行刺狂王難道不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嗎?

那麼大漢前往烏孫的將士,憑什麼這樣對待一個為大漢遠嫁,今又為大漢而謀劃的公主?

【從敢動手的漢將身上,我隻看到濃濃的惡意。好在,漢將糊塗,不代表大漢的皇帝都是糊塗蟲。大漢要安撫烏孫不假,然解憂公主刺殺狂王之事,大漢是讚成的,因而在張翁回京之後,解憂公主上書告狀,張翁被處死。另外一個副使季都則繼續醫治狂王,也為此被處以腐刑。解憂公主費儘心思,用儘手段殺一個親近匈奴,怨恨大漢的烏孫國王,他們卻費心將人救回來,不殺他們,如何讓天下人知道,他們是和親公主身後最堅強的後盾?】

【為大漢費心謀劃的公主竟然被大漢的將領欺負,傳揚出去天下人會可看待他們大漢?他們大漢的公主?莫要忘了如今他們大漢不管和誰和親,要達到的目的無非都是聯盟,控製,如果大漢不能支持大漢的公主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做到這一點,還會有人願意和親嗎?已然和親的公主,往後還能一心為大漢謀劃?人不能沒有良心。】

嗯,雖然很多時候當皇帝的人都沒有多少良心,不過,也不能悖道而行,畢竟若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天下必將不寧。

【大漢的態度,一開始烏孫未必明白,後來總是明白了。烏孫內亂由此開始,狂王失勢,漢宣帝甘露元年,翁歸靡與匈奴女子所生之子烏就屠起兵殺死狂王。漢宣帝派遣破羌將軍辛武賢討伐烏孫。西域都護鄭吉遣烏孫右大將之妻馮嫽勸降烏就屠。對,就是我本來要說起的華夏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馮嫽。】

【生性聰慧,知書達理的馮嫽,本是解憂公主身邊的侍女,隨解憂公主出嫁烏孫,兩人在異鄉相互慰勉,立誌安居烏孫,不負使命。為此,馮嫽常馳馬牧場,出入氈帳,隻用幾年的時間,便已通蟯西域的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也正是如此,馮嫽才會得解憂公主委以重任,以使節的身份代表解憂公主訪問鄰近各國,“行賞賜於城郭諸國”,宣揚漢朝教化。】

【咱就說,在一個溝通並不流暢,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千裡不同情的環境下,突然出現一個大方謙恭,善於口舌,與人交談連翻譯都不用的人,難道不為之驚奇嗎?尤其那還是一個女子。各國使臣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最後誇讚,一聲馮夫人的稱呼,就是對馮嫽最大的肯定。】

【聰明勇敢的女性也會讓男子為之敬重,烏孫右大將請娶馮嫽為妻,史書沒有記下這一位右大將的名字,但一個大將娶一位侍女,縱然有政治上的考量,又何嘗不是對馮嫽的肯定。但凡一個無足輕重的女子,有多少男子不會在意?更彆說娶她為妻。】

這話也不假,男人對女人,但凡不是有原因,彆管是什麼樣的原因,也不會輕易提出娶人為妻。尤其這更是

一個公主的侍女,他國之人。

【所以,女子們,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懂得自強自立,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彆人的尊重。一味依附彆人而活,將自己的生死交到彆人手裡的人,莫怪旁人不拿你當回事。】沈悠還真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夠讓姑娘們記住教訓,學著自強自立的機會。

每朝每代的女子們,哪怕剛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她們有多重要,隨著沈悠的揭露,她們明白了,套在她們脖子上的枷鎖從來都是男人強加在她們身上的。

隨著婦好、巴清、呂雉她們的過往呈現在她們麵前,讓她知道,原來這世間有的是自強不息的女子,怪隻怪她們從前懂得太少,反倒被人忽悠了。

現在沈悠又論起馮嫽這一位隨公主和親烏孫的侍女。在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馮嫽去熟悉了解整個西域,代表著解憂公主展現大漢的氣度,聰穎,讓西域各國國君都為之驚奇,認可。

對,人是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不假,想走什麼樣的路,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卻是可以選的。

誠然,遠嫁他國,成為和親的公主和侍女是不幸的,如何把這份不幸變成幸,憑的全然是本事。

對於強者,人們都有一種慕強的心理。原來,女人們並不是隻有束手就擒一條路可以走,於絕境中不放棄,甚至活得光芒萬丈,青史留名,那更是一種本事。

【烏孫內亂起,大漢大軍壓境,明擺著一但殺掉狂王的烏就屠膽敢和大漢為敵,大漢絕不會留情。本來大漢和烏孫之間是聯姻的關係,可是本該順利成為烏孫國王的解憂公主之子被人取而代之,烏孫在狂王成為國王之後,對解憂公主極是不友善,無一不在向大漢昭示這一個取代了匈奴的西域強國烏孫的不安分。大漢不可能放任烏孫壯大,危及於大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