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他們真沒有自信。
不過,他們需要為他們殉情的人嗎?
完全不需要的好吧!
【幸得身邊的人得死,馮太後並沒有被燒死。但也不省人事,好在搶救及時,馮太後被救了回來,馮太後似乎也從生死之間有了醒悟,沒有再一味求死。隨著12歲的拓跋弘登基,是為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後。正所謂主少國疑,也有那野心勃勃的人企圖對付他們孤兒L寡婦,陰謀篡位。】
【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三番四昭其野心,朝中上下都知他的野心,馮太後早有察覺,迅速秘密布置,在乙渾準備謀反時,定下大計,下令拓跋丕、隴西王源賀和牛益等人率兵收捕乙渾,鎮壓叛亂。經由此事,讓人看到馮太後果敢善斷的政治才能。這一切對馮太後來說隻是開始。緊接著馮太後再露鋒芒,宣布由自己臨朝稱製,掌控朝政大權。真想問問那些為了避免所謂女主擅政的皇帝,你們到底是希望你們的妻兒L撐起被你們沒來得及安排的天下,或者希望你的江山被人取而代之?】
這個問題,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答案。
反正在秦始皇看來,他要是生不出個能乾的兒L子,有個能乾的兒L媳婦,撐起他大秦的江山,挺好。
劉徹擰緊了眉頭,他一個首推留子去母的人,真以為那樣的想法是在最後才確定的?
與之而來劉徹須考慮的問題難道不是,他的女人果真能撐得起江山天下?既然撐不起,與其留她最後極有可能毀了大漢的江山,不如先一步解決。
賭一個女人像呂雉或者像他的祖母竇猗房,劉徹不樂意賭。
北魏時作為主角的北魏孝成帝,心裡是高興的,誰也沒有想到他會英年早逝,一切或許他都沒來得及安排。外憂內患之下,他那還年幼的兒L子能不能擔得起天下,隻看乙渾欲起兵,出麵的是馮氏,他便明白,虧他有一個好妻子。
對於李世民,不好意思,這個問題他不需要考慮,因為他後繼有人!
沈悠已經很肯定的告訴他了,他的兒L子將來會擔起大唐江山,會把大唐江山擴張。
女人嘛,厲害的用之無妨,兒L子沒用,母親來湊,也不是不行。
【馮太後這次臨朝聽政,前後僅有十八個月的時間。她憑借多年宮中生活的閱曆和非凡的膽識,穩定了北魏動蕩的政局。北魏獻文帝皇興二年,長子拓跋宏出世,尚且年輕的馮太後開始停止臨朝,打算飴兒L弄孫,安度晚年。14歲的北魏獻文帝得以親政,隻是怎麼說呢?男人,他們自己有多少女人從來不覺得少,偏偏對於女人卻苛責之極。此時的馮太後才二十來歲,未來的人生漫漫長,加這鮮卑族本就不像中原那樣,對女子諸多苛責,因而馮太後很是注意那些美貌的男子,以便選來作伴。可這些寵臣男侍卻被獻文帝接二連三喝斥。不僅如此,獻文帝同時也在朝中提拔有才而不為馮太後所不喜之人,以結成自己的心腹。】
這操作,嗯,倒也不能說不正常
,前提也必須得是馮太後不爭。
【皇帝嘛,當上了就不希望有人和自己分權,獻文帝管馮太後的內侍,也是為自己親爹抱不平,但凡不過分,馮太後都會理解,自然,皇帝也該理解一二是吧。畢竟馮太後也表明了態度,人家沒想跟你爭權,這連臨朝都停止了,可見她隻不過是想為北魏好,穩定了時局,天下終將會交回到拓跋氏手裡。】
【獻文帝,該怎麼說呢?他卻直接把馮太後當成了自己的敵人。馮太後這寵臣中有一位名叫李弈的官宦子弟,長得儀表堂堂,又多才多藝,善解人意,重點更是,他在朝堂甚有聲望。獻文帝對那麼一個人是極為不喜的,認定李弈淫/亂內宮。】
【北魏獻文帝皇興四年秋,李弈的兄長,尚書李敷的好友和同宗-相州刺史李欣因罪被告發。李欣為自保平安,自陳李敷隱罪二三十條。獻文帝借機下令,將李敷兄弟打入死牢。同年冬,李弈與哥哥李敷、堂兄弟李顯德等人同時被殺。】
【這事可真是巧呢?事情正好就落到馮太後的寵臣頭上,而且隻有告發,並無實證,看起來像什麼?像是獻文帝為了出心中的惡氣,讓人操作這一係列的事。換成誰能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