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 / 2)

私鹽案雖然複雜,但是是非卻不難斷,處置的難點在於朝堂內外的平衡。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說,若是處置過於嚴苛,一是容易在江南形成權力真空,引起地方吏治混亂;二也容易逼得全國官場相互攀咬,煽動民亂;於是,最終太宗皇帝和一乾重臣商議,私鹽弊案自然要徹查到底,但江南一地的官員卻不能但凡和私鹽弊案有關的,一律革職查辦。否則江南必生事端。

太宗皇帝聽了眾重臣議論的結果,冷哼一聲道:“你們倒都和那林海不謀而合!”於是甩出了林如海的另外兩道奏折。

一道是是請旨增加鹽引份額的;還有一道是請朝廷加派地方駐軍,替換地方官員,防止民亂的。第一道倒還好說,乃是巡鹽禦史的分內之事;至於第二道,林如海雖然分析得鞭辟入裡,但是語氣甚是謙和,隻是諫言。

文丞相乃是林如海的座師,看罷林如海的奏折,沉著一張臉道:“林大人在九江做了七年知府,如今到揚州為官也近一年了,他比之朝中百官更熟悉江南情勢,想必不會無的放矢。”文丞相這臉色倒不是對林如海有什麼意見,他就是向來嚴肅,任何時候都是這副不苟言笑的表情。

太宗皇帝本就有心栽培林如海,如今見林如海外放七年後,果然有了長進,提的諫言都極有實用性,心下甚慰,又見七位重臣商議的結果和林如海的諫言差不多,便安排數日,理了章程,準備先調任幾名官員到江南,逐步替換江南現有的官員體係,避免地方停擺。

江南魚米之鄉,納全國半數賦稅不說,還產出許多軍糧,江南是斷不能亂的。

除此之外,又命都察院帶人南下,查辦此案。

得知太宗皇帝要查辦私鹽案,甄貴妃和二皇子自然會有所動作,雖然不曾動搖太宗皇帝的決心,但也拖延了幾日的進度。

這一拖延,柳行一家進京了。柳行按林如海所托,將蘇嵐送到了文丞相府。現在皇上正在查辦私鹽案,得知蘇嵐是上一任巡鹽禦史蘇寒山留下的獨女,文丞相不敢耽擱,安頓好蘇嵐,當日就遞了牌子入乾清宮。

蘇寒山原也是太宗皇帝看好的官員,否則不會委以巡鹽禦史這樣的重任,蘇寒山事先捐獻家財,再暴斃於任上,太宗為此還賞過蘇嵐。聽聞蘇嵐進京,命戴權親去文丞相府接人。

甄貴妃和二皇子母子得知蘇嵐進京,險些將腸子都悔青了。

原本,母子二人都知道這一回跟鬥栽得大了,要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但是總不能讓人將自己經營多年的江南的勢力連根拔起,傷了二皇子一係的根基。

因此,母子兩個動用了不少積攢的人脈,拖延了朝廷查辦私鹽案的進度,誰知拖延的結果,竟是迎來蘇嵐進京。且不管蘇嵐手上有沒有證據,光是蘇寒山獨女這個身份,蘇嵐一麵聖,就要激起太宗皇帝的怒火。

甄貴妃母子不是沒有防範蘇嵐,為此,母子兩個還盯緊了榮國府、林家、林如海同科、蘇寒山舊交等;但萬萬想不到蘇嵐竟是被一個郎中直接送到了文丞相府,而且當日就進宮麵聖了。

措手不及啊!甄貴妃得到消息的時候,蘇嵐已經到了上書房。這時候,就算給甄貴妃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有任何動作了,隻派心腹將消息傳遞出宮,叫二皇子小心應對。

因二皇子早已開府,得到消息比之甄貴妃還晚些,更加無能為力。隻能暗中祈求蘇嵐手上並無證據;除此而外,惟願甄應嘉收尾收得乾淨些,將自己徹底撇清。

蘇嵐進京後不久,朝廷處理此案的章程便下來了。

兩江總督、江南巡撫等要職暫且沒動,且朝廷放出了可以將功折罪的風聲,暫且穩住江南局勢;揚州知府、應天府知府等要職,陸續換人;準林如海奏折所言的增加鹽引份額的諫言,增加數量由林如海酌情考量,上報戶部報備。

對於私鹽販子,嚴懲不怠;為私鹽販子提供保護的地方官,也絕不姑息。但是也要謹防地方官在朝廷委派新任官員到任之前,故意懶政,造成地方停擺。

朝廷這個處置算不得多激進,但是但凡明白的,都知道二皇子一係受了重挫。京中有些豪門貴族,都隱隱有了重新站隊之勢。

而在揚州,林如海也忙得早出晚歸,險些見不到人。

因為有鐵網山圍獵那場意外,林如海料到這次私鹽案的處置會加快,所以準備工作也格外的多。首先便是要穩住揚州局勢,不許有人尋釁滋事。這時候交通不便,讀書人又不多,傳謠容易辟謠難,又因少了大量的私鹽販子,市麵上的食鹽供應有些緊缺。

說起這個,林如海自是恨得咬牙切齒。

食鹽關係民生,不管達官顯貴還是尋常百姓,日日不可或缺,但是用度相對穩定。譬如若是十口人,則不管富貴貧窮,一年吃的鹽是差不了極多的。富人會穿金戴銀,但是不會因為錢多便一年多吃二斤鹽。

若是一地的總人口變化不大,那麼所需食鹽的總量則相差不大。也是基於此,朝廷專營食鹽的時候,規定了各地的鹽引份額,且官鹽鹽引份額若要變動,需要朝廷審批。這原是為了保護百姓皆可買到官鹽,卻也叫人利用規則鑽了空子。

甄應嘉在江南盤踞極久,一年壓縮一點官鹽鹽引的份額,當年不顯,但是年複一年的壓縮下來,量也不少,官鹽份額早已不夠供應當地百姓日常所需了。百姓日常生活離不開鹽,市麵上官鹽又供應不足,則隻能高價買私鹽。

私鹽生意之所以利潤極高,便是有官方故意生造這樣的供應缺口,人為製造需方市場。否則海水取之不儘用之不竭,市麵上怎會買不到官鹽。

從去歲蘇寒山開始查私鹽案開始,甄應嘉就在逐步收了手上的私鹽生意,林如海上任之後,大的私鹽販子得到風聲,也多有收手,但已經緊縮的鹽引份額沒有增加,市場上隱隱有了缺鹽跡象。

鹽這個東西,一家一戶隻要存著一斤半斤,就夠用一段日子,初時還不顯的。但是這幾個月風聲緊,有些官鹽鋪子已經開始缺貨。這個時候,朝廷上漲鹽引份額的折子還沒批下來,若是有人造謠缺鹽,隻怕就要引起搶購恐慌。一旦官鹽價格也上漲,民生便要亂。

林如海現在要做的頭一件事,便是將鹽商召集起來開會,問明各家鹽商手上的儲備,安排聖旨下來之前的投放規劃,穩定住市場。

若要避免有人借機生事,必須保證各地皆有食鹽供應。這有限的儲備,還要看鹽商們肯不肯配合地方政務,低價投放市場,光是做鹽商工作,便不是容易的事,何況還要搶時間。

林如海這一忙,忙得將黛玉的生日都忘了。

黛玉倒是沒覺得什麼,前世的此事,自己已經在榮國府,母孝在身,哪有人給自己過生日。連一碗素壽麵,都是紫鵑去廚房吩咐了特地要的。此刻太子姑父平安度過了鐵網山圍獵那一場政治構陷,父親、母親、幼弟都好好的活著,過不過生日都沒什麼打緊。

倒是賈敏記得黛玉的生日,見已經到了二月初七,林如海還沒想起黛玉生日,狠是嗔怪了林如海幾句。林如海雖然忙得腳不沾地了,到底將自己收著的一塊極好的壽山石給黛玉,又承諾忙過這一陣,定然給黛玉補辦生日。

誰知黛玉生日還沒到呢,便聽說蘇州城鬨起來了,還因為搶購食鹽死了人。

作者有話要說:加……加更,憑良心說,我加了啊。每天不都是小兩章,至少也是一章半的量嗎?

看到有讀者說喜歡這樣的黛玉好高興,我也喜歡啊啊啊啊啊啊!

我寫紅樓同人有個執念,其他人可以穿,可以換芯子,黛玉必須原裝靈魂,不然都不是林妹妹了。而且,我覺得黛玉本來就非常有智慧,隻要給她一個好身體和施展的平台,她完全可以自救,所以就有了這篇文。

感謝:讀者“橫濱帽子姬”,灌溉營養液+52020-07-1313:08:53:,,,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