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2 / 2)

這是怎樣的未卜先知?當然,叫黛玉說,隻要多花些心思分析局勢,揣度人心,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這不叫未卜先知,這叫對信息整合,經過縝密分析之後得出概率最大的結論。

太宗皇帝突然提出要詔回忠靖侯,確然在朝堂上放了一個驚雷。但凡有偏向的官員,都在思索如何應對是對己方最有利的,同時也不會激怒皇上。

第一個舉著笏板出來說話的依舊是文丞相,這就是不偏不倚以大局為重的好處,因為沒有私心,什麼都可以直言。文丞相道:“啟奏皇上,臣以為此次都察院率隊南巡,巡按隊伍傳回來的消息,粵海地方治理尚可,忠靖侯雖然在海貿一事上略有小瑕,但本職防務工作上無可挑剔,隻罰奉懲戒,依舊令其在粵海好生當差,將功折罪為好。”

文丞相這話自然附議者眾。畢竟史鼎犯的事確然不算大事,天子在文武百官的任用上,也要張弛有度。若是史鼎這種程度就要被詔回,丟了官職,那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在差事上畏首畏尾,也非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太宗皇帝沒有說準奏,也沒說不準奏,又問:“其他卿家以為呢?”

這話就難倒了重臣,因為不知道太宗皇帝的意思,也沒人敢亂發言啊?尤其太宗皇帝上回在朝堂上使了一回請君入甕之後,誰知道太重皇帝這回是真心想詔回史鼎,還是又是拿話試探群臣的態度啊。

要說班列中,最是不安的就是保齡侯史鼐。史鼐是史鼎的嫡親兄長,太宗皇帝說的是詔回史鼎,但是誰知道是不是試探史家的態度呢?再想到之前長康宮已經對保齡侯府起疑的事,史鼐都覺得心中發毛。也不知道是不是小鐘妃覺得史家已經不可靠了,在太宗皇帝身畔吹了耳旁風還是用了彆的手段,想趁機拿回粵海的兵權。

史鼐本事不如弟弟,但是絕對稱得上是個明白人。就像黛玉說的那番史鼎被小鐘妃綁上賊船的話,史鼐經過上次被長康宮懷疑的事也想明白了。

史家是太|祖皇帝親封的侯府,史鼎是憑本事掙回來的爵位,一門雙侯來得堂堂正正,幾時竟然要聽你一個後宮婦人擺布了?現在你要拿回兵權,我索性大方些,若是皇上有心再用史家,也不會因我一兩句話就丟了兄弟的兵權,若是皇上無心再用史家,趁早退步抽身不沾染奪嫡的事也不見得全是壞處。

見沒人說話,史鼐舉著笏板走出班列道:“啟奏皇上,臣以為忠靖侯拿朝廷俸祿,該當萬事聽從朝廷安排。現下並非戰時,我大靈朝也人才濟濟,粵海並非非保齡侯不能鎮守。朝廷無論怎麼安排,臣以為忠靖侯都會以大局為重,服從朝廷之命。”

太宗皇帝端坐龍椅之上,並無什麼表示,但是對於史鼐這番表態是滿意的。為君的,哪個不喜歡聽臣子服從忠誠的態度呢。

就是林如海也得感歎一句史鼐這話回得聰明。以退為進,對於史鼎保住兵權,隻有好處的。現在一切大事還是太宗皇帝做主,這個回答定然是更符合太宗皇帝的心意的。

果然太宗皇帝輕輕點了一下頭,問:“若是詔回忠靖侯,粵海防務可教給誰?”

皇上都這樣問了,眾臣就覺得,史鼎被詔回的事幾乎已成定局了。那也認真提議起粵海守將來。

這個就熱鬨了,提各個派係的都有。總的來說,因為本朝立國不算太久,兵權並未更迭,多數還在當初隨著太|祖打天下的四王八公手上。當然,朝廷也是有能人的,就是太宗皇帝登基後,還打過兩次規模較大的仗。

一次是三十餘年前的北狄犯邊,就是黛玉在長康宮激得九皇子妃口不擇言那次戰爭。一次是史鼎在粵海打的,原是和南越起了些摩擦,又有本地土族不服朝廷管轄,與南越配合,這場仗雖不如北狄那場激烈,但是也頗費周折。不然史鼎也沒機會憑此封侯。

打仗麼,自有傷亡,也有傑出者因此平步青雲。

還是因為交通、通訊不便的問題。戰場上的功績能不能相對公平的被認可,主要看軍隊的將領是不是一個足夠公正嚴明的人,否則出身低微一些的兵士,就算驍勇善戰,殺敵無數,戰功被冒領也不是不可能。

賈代善作為常勝將軍,深諳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來自哪裡,所以在這方麵做得不錯。從賈代善軍中拚殺出來的普通兵士大多得了晉升。但是畢竟升到一定程度之後,能不能再進一步,就不是賈代善一個人說了算的了。

所以賈代善舊部,出了頗多中上層將領,但是除了現在的平安州節度使,其他都還沒人到一地主帥的程度。倒不是這些戰場上曆練下來的將領軍事才能不足,而是整個武官係統的一級將領還被四王八公把持著。賈代善過身之後,這些身懷真本領的中層將領晉升也就差不多到了頭。

至於粵海那場戰爭,也提拔了一批中層將領,但是最大的紅利已經被本就是勳貴人家出身的史鼎吃了。第二大紅利也是被四王八公之後吃了,乃是繕國公之孫石光珠。石光珠現在是粵海副總兵,若是史鼎奉詔回京,提石光珠上來也名正言順。再說,提拔石光珠,是符合四王六公等傳統武將係統的利益的。

之所以是四王六公而非八公,乃是因為自從東宮和長康宮隱隱出現對立開始,寧榮二公已經成為東宮一係。

現在如果粵海總督一職出缺,最又資格爭奪的人有兩類:一類就是武官係統的傳統利益得益者血統派,譬如四王六公的後代。一類是戰爭中曆練出來的實乾派,譬如賈代善提拔上來那些舊部。

有些人,明明有滿身的本事,但是真正爭奪重要職位的時候,是會處於下風的。因為朝堂上掌握話語權的人,自有階級立場,幫草根出身的中層將領說話的人少。

比如這個粵海總督一職,如果推舉出兩個候選人,一個賈代善舊部,一個石光珠。哪怕論能力是賈代善舊部更突出,這職位還是多半會落在石光珠頭上。因為石光珠雖然能力不及對方,但是血統好啊,而且石光珠也是有能力勝任這個職位的。

在不會闖禍的前提下,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自己人,而非最強那個人。從古至今,這樣的事不勝枚舉。

於是就有朝臣舉著笏板出來說:“啟奏聖上,若是詔回忠靖侯,粵海副總兵可勝任總督一職,總攬粵海兵權。”

這話名正言順嘛,石光珠不但出身好,自身也不是草包,人家也是粵海那場戰爭中立了功升上來的。

此言一出,自然附議者眾。

九皇子聽了此言,心中一陣竊喜。小鐘妃和九皇子母子時常交流朝堂局勢,母子兩個都已經開始懷疑史家的忠誠度,那麼提拔石家正中下懷。石光珠能夠被提拔為副總兵,小鐘妃和九皇子也暗中使過力,石光珠於九皇子而言,是自己人。史鼎於九皇子而言,曾經是自己人,現在有可能倒戈了。

九皇子怎麼選,不言而喻。

當然,有人提名石光珠,就有人提名實乾派將領。比如賈代善舊部,平安州副總兵葉弘德。

賈代善生前為平安州節度使,舊部多在平安州。平安州為京城西北門戶,扼京城西進咽喉。但是地處內陸,離京城不過來回半月路程。

若是戰時,平安州失守則京城危,是個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戰略要地。但是在太平年間,當年和北狄一戰打出來的那麼多傑出將領全都窩在平安州,實在是浪費人才。

史鼎若是被詔回的,那葉弘德調任粵海,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葉弘德當年可是賈代善手下一員猛將,就是四王八公一係的人,也不得不承認,論真本事,葉弘德在石光珠之上。

此言一出,附議者也不少。當然,支持葉弘德的,多半是文官。譬如文丞相這種以大局為重的,禦史台、翰林院這種研究理論的官員。

但是在武官的任命上,文官說話的分量往往較輕,譬如人家一句紙上談兵就將你的話頭堵住了。這還不算,若是辯論激烈了,武官會問當地的水文地理、民風民俗。文官們自然也是飽讀詩書的,也都知道邊疆風情地貌,但是畢竟不曾親至,這種辯論往往都是文官敗下陣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8-2220:52:24~2020-08-2320:30:3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顥齡40瓶;習習習習習習習10瓶;460236145瓶;小葉子2瓶;再也不想學托福了、飄雲雪1234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