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深入民間說法(3)(1 / 2)

落難情緣 洪門十一少 6900 字 4個月前

接下來,老訥要講的就是佛布施我們真正的大法:“能善分彆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就是我們要證的菩提道果。大家持戒修訂都是想做到沒有妄念,沒有煩惱,但是自己為什麼做不到?這個問題大家要仔細參究。

下一個問題,成了佛還動不動念呢?

大家注意這裡!能善分彆,是有分彆,不是無分彆,佛能善於分彆一切法相。

凡夫的分彆作意,不落善念就落惡念,或落於不善不惡的無記念。唯有證道成佛,才能善分彆一切法相,雖作意而不著。所以說空、無相、無作(或無願)為三解脫門。

能善分彆第一義,佛學的解釋是真諦或形而上之道體。比方大家從剛才聽老訥說法以來雖然聽見了,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你那能聽的有動過嗎?要在這個地方參究一下“能善分彆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我們從凡夫心意識的境界,好好在這裡去用功參究,慢慢可以達到“心淨已度諸禪定”。例如我們對於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上一秒、現在、下一秒鐘,這些差彆的境界都不可得不存在,但是那個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於第一義而不動”。

“已於諸法得自在”,因為“能善分彆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之後,才能達到佛境界,自在而不執著,所以“是故稽首此法王”也。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佛說一切法,不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三藏十二分教,一切不著於有,也不著於空。

不有就是空,不無就是有,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用不有和不無呢?

不有,不是有,沒有告訴你絕對是空;不無,不是沒有,沒有告訴你絕對是有。

佛說一切法,世界一切萬有現象,乃至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皆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中國大乘所講的緣生性空。這裡用的因緣二字,不是十二因緣的因緣,非常難了解。

因緣在中國文字上來講,“因”是動因,緣是攀緣。“緣”是與動因一動所連帶的連續關係。譬如我們講話,前一句是因,後一句接續前一句的意義是緣。

因緣像是一個圓圈,無始無終,永遠連續不斷。譬如手中這個茶杯,由瓷泥作原料,加上熱能、人工,放入模子中煆燒出來,是因緣所生,無物質自性,因緣聚了,就構成這個東西;打破了,因緣散了,也就不成這個東西了。

如果當初不叫它作茶杯,現在就叫了彆的名字了,名詞也無自性。我們大家相聚在這裡,也是一樣。所以,因緣的兩個道理,就是緣起和空;一切皆是因緣所生;一切皆無自性,沒有單獨自動存在的可能和性質。

換言之,一切事物的開動,那強有力的是因;由之發展出來連續的作用是緣。

第二因素是增上緣,如泥土之於植物種子。又如父母的身心遺傳特質,家庭、社會的環境,都是種子的增上緣。

如果這個種子是善的,所有的外緣不管是善惡都會培養他向善路上走;如果這個種子是惡緣所感,所有的遭遇,都是惡緣。

再用剛才講的比方,我意念一動:給他們講《維摩詰經》吧!這是“親因緣”。有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動念,發出通知,大家有緣的湊在一起,就在這裡了。

這個地方要有光、場地等,促成這次講經說法,就是“增上緣”。

在座聽經說法可能有的是道友們,有人因為聽了經,自己明心見性,悟了道,這個環境,就是他的增上緣。他悟了道不是佛給他,也不是老師給他,是他自己的自性種性爆發,碰到善知識,碰到佛菩薩,這麼一個增上因緣促成他明心見性。譬如我們由親因緣出生,其後有父母遺傳、家庭、社會、國家,等等,增上緣影響,這個人由此因緣出發,或者去弘法,或者去造惡業,像一個個連續不斷的圈子滾下去。

前緣變成後因,後因又變成了前緣,所緣之緣連鎖不斷,就是“所緣緣”。

由這個關係,有三世因果,像轉圓圈一樣永遠不斷地滾下去,前生如有善根智慧,這一生碰到增上緣變得更好,因此繼續下去所緣之緣,他又去弘揚佛法布施功德。這個所緣之緣又經三緣和合,帶到他生來世的善根增長,是“等無間緣”,等是平等的輪轉,無間是因緣無間隙。

凡夫眾生的善惡因緣累積了很多,成佛之後這因緣還不會斷,甚至過去結的冤家仇人都成了這一世的眷屬善緣。

有句話說:“未曾成佛,先結人緣。”你得了道要度眾生,如果功德、法緣不夠,還是無法度人。

我們要學佛的人也一樣,如果法緣不夠,功德不到,就碰不到善知識。就算碰到了,自然也會離開,或是有阻礙。所以,因緣要自己去培養。

解釋了因緣的道理,了解一切法皆從因緣而生,無主宰,沒有一個上帝或命運來主宰,事實上就是因緣法。宗教都講生命有個主宰,有人管你的。

菩薩無論有緣無緣都要度,對壞人更要教化,怎麼會因為不拜他就罰你?這哪算是菩薩?

不要說是超人的主宰了,即使是個年紀大的人,或有道德修養的人,都會包容彆人,難道菩薩連這樣的胸襟都比不上嗎?

一切法無主宰,那麼是自然來的嗎?如果說是自然來的,就成了唯物思想。所以一切法無主宰,也非自然,是因緣所生。因緣道理是全部佛法的基礎。

一切法中無我,宇宙萬有皆是因緣所生,無造者,也無受者。無我、無造、無受是佛法講性空的最重要的三個要點。

讓我們用自己的生命來參究,現在大家坐在這兒,如果講無我,大概隻是說說的,明明覺得有我坐在這兒,怎麼說無我?大家所學各種五花八門的功夫,你打坐時能做得到無我嗎?功夫做得愈好,恐怕這個我反而愈牢固了,都認為“我”最了不起。

為什麼做不到無我呢?因為犯了三個錯誤:有我者、有造者、有受者。一打起坐或一念起佛,你下意識就有“我”在做功夫的念頭。

做功夫的時候,不論你觀想、持咒、練氣、念佛,都是自己在那裡造作。最大的錯誤是有受者,把自己的感受狀態放大,自以為是在做功夫。

所以,大家席地而坐也好,不席地而坐也好,要隨時參究無我者,我者究竟是什麼?

是這肉體嗎?肉體不過是個殼子,是暫時借用的,“我”不在這裡麵,要真正參究我在哪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