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1 / 2)

第一百一十二章

攻城之戰如火如荼。

聶延璋與恪王分彆坐鎮各自營內,隨時聽稟戰況。

到底是聶延璋這邊好消息多,探子幾度來報,九門全部守得是固若金湯,恪王的軍隊一點都攻不上來。

不久後,來了一道預料之中的壞消息。

探子說:“太子,逆王以火箭燒城了。”

幸而這件事早就預備了應對之策,雖是壞事,倒也不至於於事無補。

聶延璋道:“吩咐城內所有兵士幫忙滅火。”

有人領命而去。

城中兵士提水滅火,城中百姓早已提前備好了水,燒著的屋舍很快被澆滅,火勢短時間內就被控製住了。

恪王焦急地在營帳裡等消息。

探子一來,他就追上前去問:“燒到他們後方了沒有!攻破城門了嗎!”

探子惶恐道:“回、回王爺,沒有。後方的火很快就滅了,反倒我們遭到了火攻,不得不退後。”

恪王越發惶恐,這一戰,比他想象中的艱難多了,完全沒有出其不意,也沒有半點其他的優勢。

他閉著眼給自己順了口氣,揮手說:“去,再探,再報!”

另外幾道門的探子也一一趕過來,沒有一道門討到了好處。

戰事足足持續了一天一夜,兩軍皆疲。

照這樣下去,援軍和補給都是問題。

恪王已經在擔心補給的問題,他跟眾幕僚商議過後,擬定隨後撤退去通州,免得先等來了聶延璋的援軍,將他們正好一網打儘了。

幕僚退下後,他仍舊心中沒有把握,聶延璋布防太過詭譎,如果通州也早已被聶延璋控製了,此去通州彈儘糧絕,豈不是自投羅網?

去或者不去?

元若嫻端了一杯酒給恪王,溫柔地說:“王爺,為今之計,攻正陽門已是沒有指望了,需得找出九門之中最薄弱一門,集中力量衝破那道門,才有一線生機。”

恪王覺得這個主意可行,他接了元若嫻手中的酒杯,一飲而儘,著人去打聽各個城門的布防情況。

最後得知,應該是德勝門最薄弱,由金吾衛看守,且鎮守之人隻是區區狀元郎王右渠,隻是個初入茅廬的文臣罷了。

元若嫻說:“看來太子在城中是無人可用了,否則也不至於用王右渠這種沒有資曆的人。”

恪王點了點頭,吩咐下去:“再撥三千人馬去德勝門。告訴承平侯,攻不下德勝門,提頭來見!”

元若嫻愣了一下,守德勝門的竟然是魏鋒程?

她微微低頭,想起了偷偷離開承平侯府那日的情景……當時侯府裡誰也不知道她要隨恪王一起離開,魏鋒程跟他母親、妹妹依舊對她冷臉相待。

現在他們的境地不可同日而語了,魏家人都不知道死哪裡去了,魏鋒程還在前線賣命博從龍之功,而她卻陪著恪王在這營帳之中飲酒。

元若嫻笑了笑,等這一仗打贏了,便是她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

皇城內軍機處。

聶延璋聽大臣彙報各處守城情況,傷亡與彈|藥的損耗比預計之中還要更多。

杜行淵出銀錢製造的那一批火|器彈丸已經消耗殆儘,京城庫房裡的紅夷大炮不能用在這種時候,畢竟城外還有無辜的百姓。炸毀了屋舍,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大臣們都不同意這麼做。

更漏滴滴答答,時間一點點流逝。

這座孤城顯得越發孤單沉寂,短暫的勝利後,大家都開始擔憂,究竟哪邊的援軍會先到?

再拖延下去,破城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聶延璋一天一夜沒合眼,眼下正閉目休息,但他氣息並不輕淺,眾人知道,他並未睡著。

王侍郎有些沉不住氣,在靜謐的衙署裡輕聲問道:“殿下,穆國公與劉襄,可與殿下有約定過歸城時間?”

聶延璋緩緩睜開眼,眉宇之色凝重。

陳福端了一杯茶過來給他潤嗓子。

聶延璋喝下一口茶,又撫摸起拇指上的玉扳指,淡淡地說:“先等到明天天亮。吩咐下去,讓各門儘量拖延時間。”

“是。”

太子口諭傳到各大門樓。

德勝門樓上,王右渠與金吾衛共同鎮守,迎戰一天一夜了,絲毫沒有出錯。

雖然他們這一處兵力的確最為薄弱,可仍然十分安定。

隻不過大家都很疲倦了,聽傳令的人說,還要一直拖延下去,心中都覺得很苦。

要知道,他們這道門太過薄弱,如果遭遇勁敵,比彆處艱難得多。

金吾衛指揮使狠狠地撕咬了一口饢餅,他望著天,隻期盼著天快點黑,再快點亮起來。

王右渠則慢條斯理地吃著饅頭。

金吾衛指揮使嚼饢餅的時候,不忘窺探遠處魏鋒程兵馬的動向,他遙遙看見魏鋒程手底下逐漸增加的兵馬,大驚失色地喊道:“郎中,不好!魏王八手底下似乎多了很多人馬!”

他們這道門本身就是勉力固守,敵軍陡然新增幾千兵力,他們恐怕固守不住了。

金吾衛指揮使忍不住又啐了一口:“他媽的,好的不靈壞的靈,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

王右渠接了遠觀鏡觀看,的確有新增人馬,人數還不在少數,少說也有兩千多人。

副指揮使湊過去看了幾眼,著急地問:“王郎中,現在怎麼辦?要不要去稟了太子請求支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