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擲棋盤太子行凶退奏折相公嘔血(2 / 2)

說著,即用手指亞夫口邊道:“這裡有直紋入口,謂之餓死紋,法應餓死。但究竟驗否,人定勝天,能夠善人改相,也未可知。”亞夫還是半信半疑。

說也奇怪,到了三年之後,勝之忽坐殺人罪,竟致奪封。文帝因念周勃有功,亞夫得封條侯,至細柳成名,進任中尉,就職郎中,那個時候,差不多要入預政權了。又過年餘,文帝忽然得病,醫藥罔效,竟至彌留。皇太子啟,入侍榻旁。文帝囑咐太子道:“環顧盈廷諸臣,隻有周亞夫緩急可恃;將來若有變亂,儘可使他掌兵,毋須疑慮。”

皇太子啟,涕泣受命。

時為季夏六月,文帝駕崩,享年四十有六。文帝在位二十三年,總算是位守成之主,惟遺詔令天下短喪不循古禮,是他的缺點。其餘行為,似無可以指摘之處。文帝既崩,皇太子啟即位,是謂景帝。尊薄氏為太皇太後、竇氏為皇太後。又命群臣,恭擬先帝廟號。當下群臣複奏,上廟號為孝文皇帝。丞相申屠嘉等又言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大於孝文皇帝,應尊高皇帝為太祖,孝文皇帝為太宗,廟祀千秋,世世不絕。景帝依奏。又奏文帝遺命,令臣民短喪,匆匆奉葬霸陵。是年孟冬改元,稱為景帝元年。

廷尉張釋之,前因景帝為太子時,與梁王共車入朝,經過司馬門未曾下車,曾有劾奏情事。今見景帝即位,防他記恨,自然心中忐忑不安,便去向老隱士王生問計。王生善治黃老之術,名盛一時,滿朝公卿,多半折節與交,釋之平時,亦在其列。當時王生見釋之問計於他,他便高舉一足,笑向釋之說道:“我的襪線已破,爾先為我結好,再談此事。”釋之素欽其人,並不嫌他褻瀆自己,真的長跪屈身,替他結襪,良久結成。王生又笑道:“爾的來意尚誠,且平日極端敬我,不得不為汝想一解難之策。”釋之聽了大喜,問其何策。王生道:“汝既懼皇帝記起舊事,不如趁他沒有表示之先,自去謝罪。”釋之聽了,果然依他之話,入朝麵向景帝請罪。景帝口頭雖是叫他勿憂,朕於公私二字,尚能分得清楚;其實心裡不能無嫌,不到半年,便將釋之外放為淮南相,另以張歐為廷尉。

張歐曾為東宮侍臣,治刑名學,甚有根蒂,素性又來得誠樸,不尚苛刻,群吏倒也悅服。一天,景帝問張歐道:

“汝作廷尉,雖然為日無多,每日平均計算,可有幾件案子?”張歐奏答道:“十件八件,未能一定。若是太多,也隻好慢慢兒鞫問,急則恐防有冤屈的事情。”景帝又問道:“男女犯法,都是一律治罪的麼?”張歐道:“是一律的。”景帝道:“朕思婦女以廉恥為重,裸體受笞,似乎不雅,朕想免去笞刑。”張歐道:“從前丞相蕭何逝世,曹參繼職,不改舊法,因此有蕭規曹隨的美譽。我朝刑律,幾費經營,方有如此成績,似乎未可輕率更改。至於陛下恐怕婦女裸責貽羞,乃是帝懷仁厚,惟有罪者方受刑責,清白婦女,何至來到公庭?凡到公庭受責的婦女,都是親自招供的,即使貽羞也不能怪人。”景帝聽了,雖不廢去笞刑,卻也將應笞五百的減為三百,應笞三百的,減為二百。張歐斷獄,又能持平,於是風聞四海,歌頌不息。

次年夏天,薄太皇太後無疾而終,葬於南陵。先是薄太後有一位侄孫女,曾經選入東宮,為景帝妃子,景帝並不鐘愛。隻因太後麵上,不好交代,敷衍而已。及景帝即位,不得不立他為皇後,更立皇子劉德為河間王,劉閼為臨江王,劉餘為淮陽王,劉非為汝南王,劉彭祖為廣州王,劉發為長沙王。長沙舊為吳氏封地。文帝末年,長沙王吳羌病歿,無子可傳,撤除國籍,因將其地改封少子。這且不提。

單說那位晁錯,他本是景帝為太子時的家令,因在文帝十五年獻策稱旨,授為中大夫之職。景帝即位,自然因為舊屬的情感,升為內史,屢參官議,景帝事事采納。因此之故,朝廷法令,漸漸更變,盈廷諸臣,無不側目。丞相申屠嘉,更是嫉視,隻因景帝寵眷方隆,無可如何。一天,可巧拿著晁錯一樣錯處,正欲借此問罪,於是連夜秘密辦好奏折,以便次日上朝麵參。誰知晁錯,還要比申屠嘉占先,一聽這個消息,馬上夜叩宮門,入見景帝,伏地口稱死罪,臣不能事奉陛下了。景帝聽了,也吃一驚,問他:“何故如此?”晁錯方才奏道:“內史署緊靠太上皇廟,臣因出入不便,私將太上皇廟的一道短垣拆除,築成直路。本待工程完竣,即來奏知。頃間有人密報,說道丞相申屠嘉,業已辦好參折,明日上朝便要將臣問斬,是以臣連夜來見陛下,未知陛下能夠赦臣之罪否?”景帝聽了微笑道:“朕道甚麼大事,汝放心回去,朕知道就是。”晁錯自然大喜,謝恩回署。

次日,景帝視朝,申屠嘉果然遞上一折,諸景帝立斬晁錯,以為大不敬者戒。景帝略略一看,便把那本折子,退還申屠嘉道:“此是朕命晁錯如此辦的,相國不要怪他擅專!”申屠嘉碰了一個暗釘子,於是滿麵含羞地回至相府,不到三天,嘔血而死。

後人批評是:晁錯擅拆太廟,自然有罪;景帝偏袒蠦臣,也非明主;申屠嘉身為相國,一奏不準,何妨再奏,若非謀亂等事,也隻好順君之意,以便慢慢勸諫,引君為善。今竟一怒嘔血而死,他的度量,未免太窄了。這番說話,卻也講得公平。

那時景帝一見申屠嘉已死,賜諡曰“節”。便升禦史大夫陶青為丞相,升晁錯為禦史大夫,當時就引動一個已黜之臣,上書辯冤。正是:

拍馬不知侵太子,吹牛反去怪廷臣。

不知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