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2 / 2)

後半句元春沒有說出來,就像她不曾告訴任何人,她對於皇後的示好,並不熱絡。

前朝乾係著後宮,康泰帝還政之後,周高昱著手要做的第一件要是就是重編軍戶名冊。近些年各地天災頻發,朝廷賑了西邊就難免閃失了東邊,老百姓吃不飽肚子,各地匪盜猖獗。

再加上康泰朝後期,康泰帝行事頗為驕奢,又格外優容老臣,國家財政已經岌岌可危了。

自古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內政不安,外敵也蠢蠢欲動。有識之士已經預感到,不出三年,朝廷必要用兵!

周高昱早在做皇子的時候就知道,目前的皇家軍隊中,吃空餉,冒功領賞之風盛行,若再不加以節製,恐怕難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內憂外患。

偏康泰帝還做著海晏河清的春秋大夢,不僅對這一說法嗤之以鼻,還熱衷於給兒子添堵。內閣議過,即將發行的政令他說改也就改了,並要求涉及軍政大事的奏章,中書省要抄錄一份給他過目。

以他如今的精力,做不到每一份都看過,但看過的那幾份,他就非要提出自己的見解不可,內閣大臣不堪其擾,卻又無可奈何。

人越老越怕自己沒用,並且還會迷信自己的閱曆的無可匹敵。周高昱如今要做正事,自然不想康泰帝再出來添亂。康泰李帝放不下權利,周高昱就把世家推到了他麵前。

褚香薇侍寢一事,昭示著永正帝的後宮打開了缺口。眼看褚氏一族並繕國公一脈拔了個頭籌,四王八公之家聞風而動。最近養心殿可熱鬨得很呢!

每日早朝過後,排隊給太上皇請安的老臣海了去了,有這個香餑餑吊在前頭,以李博瞻為首的新派便緊鑼密鼓地推行起軍戶重編一事來。

周高昱前朝行事方便了,也願意給褚香薇一些體麵,初封便以蘭心蕙質、溫良敦厚加封為良貴人。

這一舉措不知動了多少人的心,下麵的想往上爬自然不說,高處的,也頗有些高處不勝寒的的傷感。

皇帝的後宮本如一潭死水般波瀾不驚,投入了褚香薇這顆棋子,立刻就驚起了駭浪。

大皇子生母早逝,如今養在惠妃膝下。惠妃莊齊雲娘家顯赫,她的弟弟莊齊泰還是周高昱的伴讀。養了大皇子之後,她就是後位最大的威脅。

大皇子生母姓李,如今新派的領頭人李博瞻就是他的親外公。所以即便此時大皇子才八歲,身後的擁躉也很不少。

二皇子的母妃娘家地位不顯,母憑子貴,被封了德妃。二皇子本人天資聰穎,機靈討喜。今年整五歲,是皇帝登基後降生的第一個孩子,也很有幾分寵愛在身上。

相比起來,皇後膝下就未免空虛。聽說曾經也養過兩個,但都沒養住,不過百天的孩子,如今也沒人提起。

後宮本來就這三尊大佛,如今還多了聖眷優渥的褚香薇。剩下幾個常在、答應,都是潛邸的老人,恩寵平平。

其實仔細說來,新帝後宮的女子一貫恩寵平平。除了依例去皇後那裡的日子,空閒的時間,周高昱大多分給了有子的兩位嬪妃,不偏不倚。零星的幾個晚上,才有那些答應、常在的份兒。

這麼個局麵持續了好些年,周高昱的後宮也太平了好些年。因為爭搶也沒用,皇帝的主要精力明顯在前朝。

當然,這一切的太平,都止步於褚香薇入後宮之前。褚香薇的恩寵,宛如刺目的太陽。不僅兩位有寵的嬪妃,連皇後娘娘都如坐針氈。

皇後的召見在元春意料之中,康泰四十八年入宮的“預備役”們,終於有了在後宮“冒泡”的機會。

皇後的父親隻是區區五品營繕司郎中,娘家也無出色的子侄。當年她入宮待選,被還是皇子的周高昱一眼看中,親口向已故的太後娘娘求來做了正室。

這破天的富貴就這麼降臨在了許詩筠頭上,讓她這麼多年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以前後宮三足鼎立,還能勉強保持平衡。

如今平衡被打破了,對於她來說,除了皇後這個名頭和皇帝似有若無的尊重,毫無倚仗。

惠妃步步緊逼,德妃隻是表麵恭順,皇後必定會有動作。所以,“預備役們”被推到台前,隻是時間問題。

重活一世,元春隻盼著能多隨心一些,無論是甄太妃還是皇後,她都不想過多沾染。

何況,如今所有人都去圍著太上皇才是周高昱心中所願,皇後非要插在其中分薄幾個戰鬥力,元春苦笑著搖了搖頭。

如今重新再看當年這些人事,真是——帝王薄幸。這場以天下為棋盤的博弈,眾生皆是棋子。

永正五年二月,良貴人有孕,皇帝大喜,封褚氏為良嬪。未生子就得以晉封,這頭一份的榮耀,讓湧動在後宮的暗流激蕩到了明處。

同年同月,理國公柳彪之孫現襲一等子柳芳,為太上皇獻上祥瑞。聽說那白鹿自東山而來,口銜桃枝,枝上墜著一個絨毛纖纖、白裡透紅的仙桃。

想到那壽星公就是手捧仙桃,腳踩神鹿。柳芳片刻不敢停歇,親自將那白鹿進獻給太上皇,說來也奇。那白鹿被人所擒也絲毫不怕,隻是口中的桃枝一刻也未曾放下,及至見了太上皇才鬆了口。

太上皇見之大喜,因此大宴群臣。邀請眾卿家入宮共賞祥瑞,席間提到太祖皇帝建國的種種往事,不禁感慨涕零,曉諭皇帝要優容老臣。

皇帝是至孝之人,見太上皇龍顏大悅,又憶及理國公祖上忠勇正直,特加封柳芳為一等伯,柳芳之女柳婉清為貴人。

宴席結束之後,皇後為皇嗣考慮,向皇帝進言提前選秀。皇帝以國庫不豐拒了。皇後再三哀哀婉求,皇帝遂點頭,著令內務府從在籍女官中選敬慎賢德者充入後宮。

皇後賢德垂範,一時傳為美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