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餘桑自己進菌房去看,為了怕香菇和平菇兩者相互影響到,平菇在菌房最裡側的位置種著,相關的罐子也擺在中間側,外側靠門口,就是擺香菇罐子的地方。
有平菇保證第一桶金,餘桑沒什麼心理壓力地把香菇的母種罐子全看了。
最終也成功了兩個!
雖然成功率不高,但餘桑覺得很不錯了。
母種成功,那麼接下來就是接種培養香菇原種了。
家裡麥子不夠了,又用錢去隔壁周家買了三鬥。
還有用平菇直接培養母種的陶罐沒看。
這種方式,她好像在現代的時候隨便刷到過視頻,那視頻中的成功率也不高。
她不過也是試試,廣撒網總能捕到魚。
這種罐子做了幾個,而且培植周期要比用培養基的久很多。
餘桑打開幾個罐子一看,大部分都被汙染了,隻有一個罐子還是乾淨的,且菌絲長得也還可以。
家裡好像生石灰沒用完,當初她爹雖說去買三斤,實則怕不夠,多買了兩斤,乾脆再用稻草種半坑,反正這一罐子她不打算用來做栽培種之類的了。
再一次用石灰水泡了稻草。
第二天,又種了半坑平菇。
十月份的天,前麵院壩邊桔子樹上的桔子已經變成青黃,快要成熟的季節了。
餘家的陽畦已經挖好種上了菜,餘滿山隻種了一畝田,其餘的田地仍然種麥子,即使是晚秋季節,餘家一家也很忙,隻有餘滿山一個主要勞動力,阿李和魏老太自然也要跟著下地乾活,13歲的餘大郎同樣如此。
餘桑除了在家種菇和平時維護管理外,其他時候都跟餘滿山在地裡,尤其是挖陽畦和種菜的時候。
對於這畝“陽畦”田的分配,餘桑和餘滿山做了商量,小白菜、菠菜、大蒜、冬蘿卜、芹菜、香菜等,合理分配了每種菜的種植麵積,餘滿山甚至還去認識的那裡挖了韭菜根來移植。
要是她穿過來再早點,還可以種植黃瓜的,現在天氣冷了,已經趕不上陽畦秋延遲栽培黃瓜,明年應該就可以了,到時候如果有了自家的田,就更好操作了。
路邊坡上長滿了野菊花,餘桑采了烘乾,預備著泡茶喝。
天氣越來越冷了,餘滿山每次趕場都編了簸箕籮筐之類的去賣,賣了錢,又買了一些麥子,餘桑又繼續做了香菇的栽培種出來。
本來也可以不用麥子,但是其他的基本材料很多都沒有,又怕換了差的材料種不好,一年也就這時節比較合適先把菌種做出來了,到時候剛好接種,等到明年年末左右,就能出香菇了。
經跟餘滿山商量,才決定依然花錢買麥子。
同時,平菇的栽培種也長好了,20罐栽培種,居然得了5罐好的,直接又買了一些生石灰,又種了兩坑平菇,比第一批平菇晚了一個月,到時候出菇應該也會晚一個月左右。
冬天這個時候,最適合砍樹準備進行做椴木香菇的準備了。
然而餘家並沒有什麼適合的樹,農曆十月初一那天暖爐會,餘桑大舅一家特意喊了餘家一起去他家過暖爐會,餘桑提了一嘴這個事,她現在當大舅家特彆親,李老大說起分家的時候,他分的田地裡剛好有五棵合適的樺樹。
趁著農活閒下來了,餘滿山帶著餘大郎和餘二郎去大舅家砍樺樹。
剛砍完的樺樹不能立刻用於種植香菇,而是拖到大舅家先曬著,過了段時間,餘桑覺得差不多了,才去李老大家將這些樺樹剔了枝葉,砍成一米多長,然後往餘家背回來。
在每截椴木截口用濃石灰水消毒,然後呈“井”字型架曬在簷下。
原本簷下冬天是要堆放些柴草之類的,但今年柴房和大門簷下都被餘桑占了,柴草之類的隻能堆在院壩邊,怕淋濕的隻能放在屋裡或者廚房,能塞哪裡就是哪裡。
陽畦中種植的菠菜、蒜苗、冬蘿卜、小白菜、蔥、香菜等都可以采摘去售賣了,隻韭菜芹菜還不到采摘的時候。
餘家一家坐在堂屋吃晚飯,因冬天天黑得早,晚飯自然也吃得早些。
“爹爹,明天我們摘些菜去鎮裡賣吧,趁著冬至前,先去鎮裡探探路,看看能賣到什麼價,也能先賣些錢過冬至。”
這時代的冬至據說比現代的冬至過得濃重得多,其重要程度僅次於過年。
好像這一天大家即使是很窮,也要拿出積蓄添換新衣、置辦飲食、祭祀先祖。
餘桑想,冬至前,肯定能將家裡的菜賣出好價錢。
但那之前,他家並沒怎麼去鎮裡擺過攤,賣菜也沒經驗,必須得先探探路。
餘滿山道:“後天吧,得先去借杆秤,不然沒法稱重,田裡的菜也可以再長長。”
“隔壁楊家好像有秤,可以去借下。”魏老太建議。
餘滿山接話:“那我等下去問問。”
“還是我和二哥去吧。”餘桑放下碗道。,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