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 秦時風韻(90)三更(2 / 2)

趙高看了毛遂一眼:“臣以為……大王所慮,未嘗沒有道理。智者總有千慮,小心提防,總無大錯。”

趙偃指了指邊上:“來坐!”

趙高跪坐過去:“秦趙總有一戰,不管秦軍是否來犯,做好應戰之備總好過臨陣磨槍。”

“善!”趙偃親自遞了酒觴過去:“此言正合寡人心意。備戰,有備方能無患。”

毛遂便道:“百姓休養生息,實不該征收賦稅……”

趙高回頭看他:“自是不該征本國賦稅,然,韓國呢?”

“嗯?此話怎講?”郭開也湊了過去,坐在趙高對麵。

趙高笑道:“韓國不敵趙國,它懼怕秦國,未嘗不懼怕趙國。若從韓征討糧草,會如何?他敢戰麼?”

郭開撫掌:“妙!韓不敢開戰!其一,他怕戰而不勝;其二,他怕秦國趁機駐兵奪權。此時,我趙國不要城池,隻要糧草,他焉能不給?給糧草,保住的是韓國;不給,韓國歸秦。此,與我趙國有利無害。他給,咱有所得;他不給,不外是使臣去了一遭而已,有何損失?”

趙偃連稱:“妙妙妙!”他看向毛遂:“毛大人乃邦交名臣!與六國君臣中頗有名聲,不若,此次出使韓國,毛大人為親使。”

毛遂看了趙高一眼,應了一聲諾,慢慢的退了出去。

接了桐桐的四爺還在馬車上聽桐桐絮叨:“……我認為,韓國治理好,其他五國將士、百姓反抗或是不會有多強烈。因此,韓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真是好意。攻略人心當先,攻城掠地在後。有城池無人心,所奪為虛;有人心看似無城池,可處處不城池。”

四爺:“……”她還覺得她挺高明!

嗯!她確實挺高明。可她卻不算算彆國人心!

四爺就問:“你讓我把雍城的兵化整為零,叫他們假扮流民,分批入韓,為的是製造輿論,引導輿論,使得韓國百姓心向秦國。”

“正是!此乃潤物細無聲之策!”桐桐說著,就洋洋得意:“一旦開戰,我要百姓臨陣倒戈!此方為上。隻有如此,秦國一統之後,才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反叛。”

為了杜絕此現象,我以為,每一步踩踏實,更有意義。

“隻要韓國百姓認可秦仁義,那其餘五國人心便有向背,此意義不可估量。”

四爺:“…………”行吧!你願意這麼想,就先這麼想吧。

桐桐又歎氣:“我也是擔心,擔心韓國君臣散布謠言,詆毀秦國,使其百姓對秦起惡念。因此,這些人必須滲透下去,控製輿論。”

四爺:“……”自以為考慮的很周祥!

桐桐枕在他腿上叨咕半天,他反應平平!於是,她睜眼看他,抬手捏著他的下巴把他的臉掰過來:“我又做錯了?”

“錯是沒錯!”

那你乾嘛這個表情?

四爺:“……”他就問:“與韓國比鄰的趙國會如何?魏國會如何?楚國又會如何?”

桐桐一下子就坐起來了,“趁火打劫?”

四爺看她:“為什麼不呢?”不過,你這也算是無招勝有招!

你沒估算到,你真的心懷悲憫而低估了他國的貪婪,於是,他國的貪婪就成了秦國的助力。

他就說:“已然如此了,速報鹹陽。王翦將軍怕是不用回了,靜待變故吧!多則一年,少則半載,韓國必生變。彼時,便是韓國國滅之時。”

韓王看著趙國使臣:“趙王借糧草?”

“正是!”毛遂應道:“不知韓王可願借?”

張平就接話道:“如此大事,還請貴使在新鄭多駐留幾日。我王需得稟奏秦王,秦王若準許,那自當一借!若是不夠,還可跟鹹陽求助。貴使可願跟韓使一起往征調糧草?”

以秦威嚇?

毛遂站直,自傲一笑:“往鹹陽那就大可不必了!我趙國陳兵於邊境……韓使可請秦軍來助威嘛!”

說著,便似笑非笑看向韓國君臣,一副等著答複的樣子。

韓王看向對方,收斂了怒氣:“貴使請先回使館暫歇,此等大事,需得商議。”

“那外臣便靜候韓王佳音。”毛遂說完,甩袖而去。

這一走,韓宮上下哄然做聲:“豈有此理!”

此事該如何?

若不征糧草賦稅,趙國興兵,秦國介入,韓國休矣。

而今隻當是打仗了,將糧草借給趙國便罷了。

於是,前腳秦王詔書才說:不征調糧草,不用韓國供奉。

轉臉:糧草征調比往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才有韓人罵,說秦人性狼,凶狠狡詐,怎會生了善心。

可隨即就有人在傳:此事與秦國無關,此乃趙國逼迫,我王亦無可奈何!,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