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家家雨(1)(1 / 2)

橙黃橘綠時 勖力 11330 字 3個月前

年初二這天,孫施惠拿著一遝新鮮連號的人民幣過來汪家。

給汪鹽封紅包壓歲錢的。

老輩的規矩,結婚意味著成家,昭示著,長大成人。

汪鹽這些年去舅舅那頭都還是被塞壓歲錢,就是因為還沒談婚論嫁。直到孫施惠把一遝錢塞到她手裡,她才真正意識到,好像玩得真的有點大了。

“媽,多少個孩子,包多少錢啊?”汪鹽哪裡曉得這些俗禮。

陳茵在房裡應聲,“你算算嘛,一家幾個孩子,有備無患。”

“那一個包幾百?五百?”

陳茵聞聲,頭梳一半就出來了,說話間門還不忘拾梳子上的頭發,“你口條大得很,一個五百,錢不是你賺的。人情出於往來,你包五百給他們,他們有沒有五百還給你?”

一個小孩兩百塊。陳茵再提醒鹽鹽,這封子錢本就是新人上門的彩頭,有去無回的。一個小孩兩百,十個就兩千了。

結婚辦事,過日子養小孩,你們現在還沒數呢。將來,且等著吧,多少個兩千也用得掉。

汪敏行在邊上用電動剃須刀刮胡子,嗡嗡的動靜裡,也親疏、裡外有彆地護犢子,知會施惠,“你和爺爺有多少那是你們孫家自己的事。與人交,我們不拜高踩低就行了。和親戚來往,還是聽你師母的,大家平等著來,他多少我還多少。”

汪敏行這番話其實和孫施惠的價值觀不謀而合。隻是他們是人情出於往還,而孫施惠的理念是:等價交換。

當然,學生對於老師,自然還是聽教受教的。

汪鹽拿出準備好的紅包,一個往裡塞兩百塊,拈錢的樣子很滑稽,生怕多了又生怕少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憂心,還要孫施惠幫她再檢查一下。

“不高興。哪有人家做事這麼不當心的,一件事要兩個勞動力。”

汪鹽在茶幾邊,抬頭看他,更像瞪。

孫施惠發現她塗了新的指甲油,血紅血紅的,然後紅包也是這樣的紅,一堆鮮紅裡,有忙碌的一雙手,十指纖纖,很點眼,也很……賞心悅目。

他想到什麼,“戒指……選好哪家了嗎?”

“還沒加。大過年的,加人家微信……”

“加啊。大過年的也不影響他們來業績啊。”

汪鹽沒理他,也包好手頭上的紅包。把紅包和剩下的錢一齊遞給他。

孫施惠不接,“你拿著,我又沒包,拿手上多驢啊。”

汪鹽想想,隻把剩下的錢還給他。

“你們早上吃的什麼,我還沒吃早飯。”孫施惠同她打岔。

昨天初一他說好的下午過來,沒來得成,因為家裡烏泱泱的應酬,一波又一波。老爺子養病不說,平地一聲雷,傳出孫施惠要結婚的消息,上門拜年、恭喜、送禮的,一天都沒消停。

這會兒陳茵才想起跟施惠打招呼,“倒是把你昨天過生日的事給忘了,再想起來,鹽鹽又說你沒得工夫過來了。”

孫施惠看一眼汪鹽,“不要緊,又不是什麼整生日,小孩爭個蛋糕吃的,我又不爭。況且,鹽鹽已經送禮物給我了。”

放煙花棒那會兒。

孫施惠聽到如願的,生日快樂。

餘煙未散,他俯身歪頭的一記吻,輕輕一貼,卻遲遲沒有離開。

汪鹽愣在那裡,沒有反抗,也本能地閉上了眼。

臨走前,孫施惠抱怨他嘴上被她咬的那塊,還生疼。

汪鹽罵他,也回頭上樓去,“你活該!”

眼下,媽媽才要問施惠,鹽鹽送什麼給你了。

汪鹽免得某人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同他打岔回去,“包子吃不吃?”

“什麼餡的?”

“肉的。”

“想吃三丁的。”

“沒有!”

又來了又來了,汪老師點評這兩個人,上輩子一定是死對頭裡的死對頭。

陳茵聽老汪口裡某個字眼,立馬不快,老汪自覺打嘴,呸呸呸,大吉大利,萬事順遂。他再問妻子,這領帶能不能不打啊,太正式了些。

陳茵總有辦法治他:其實煙酒也可以不碰的。太傷身了些。

得。老汪老老實實去和那條領帶作鬥爭了。實在係得少,手生得很。汪鹽看不下去了,過去幫爸爸。

孫施惠從廚房裡自己熱了個包子端出來,正巧看到汪鹽墊著腳細心地幫父親係領帶一幕。

直到收拾好,準備出門了,汪鹽才發現某人熱的一個包子還好端端地擱在那裡,她問他,“熱了又沒吃?”

“嗯。又不想吃了。”

汪鹽今天穿了套套裝,因為媽媽不肯她穿黑色、白色、灰色,甚至想讓她穿紅色。她實在沒轍,才找出一套春裝穿,為了禦寒,額外帶了條披肩。是那種傳統規矩的紅,蓋到頭上能當中式蓋頭的錯覺。

汪鹽薄薄披在肩頭禦寒,絲毫不俗氣,反襯得她新鮮亮麗。

她看一眼孫施惠,想問他什麼的,父母又催他們幫忙把帶給舅舅的禮往車上搬。

今天難得,是孫施惠自己開車。他工作原因,很少自己摸方向盤的,摸也是莽張飛。孫開祥就調侃過自己孫兒,開車隻顧自己,乘車人絲毫舒適度沒有。

汪鹽坐過幾次也是這個感受,今天她父母一起坐,她提醒他,“你慢點開。”

東西全搬到後備箱,孫施惠才上駕駛座,就聽到她嘮叨,他牽安全帶過來的時候,“你不放心,換你來?”

“我隻是叫你慢點。”汪鹽瞥他一眼,然後從包裡翻出一個梅乾菜肉酥餅,零食袋包裝,一個不大不小,勉強可以墊一下肚子的容量。丟給開車的人。

孫施惠隻覺腿上被她丟過來什麼東西,低頭一看,才看清是什麼。

“乾嘛?”

“到那裡吃中飯還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最好找點東西墊墊。萬一低血糖。”

“容易低血糖的是你。”汪鹽每一學習階段的入學軍訓都扛不住,高中那會兒,她甚至低血糖暈過去過。

軍訓結束,她明明還比他們少操練兩天,偏偏曬得黑黢黢的。

孫施惠笑話她,是不是這兩天沒來,去醬油廠打工了——掉醬缸裡了。

汪鹽那會兒氣得要跺腳,罵他,就你白,小白臉,滿意了吧!

眼下,孫施惠單手掌舵方向盤上路,另一隻手吃那梅乾菜的酥餅。看得出來,他是真餓了,兩三口下肚,吃的酥皮屑子掉的腿上都是,他也沒所謂地撣撣。

開車人的局限,他乾脆把塑料紙丟給汪鹽,她父母就在他們身後。孫施惠沒事人地告訴汪鹽,“我給你定了輛車。”就是他開得這個牌子的E級係列,不大不小,正好方便她通勤上路。

汪鹽驚訝看他。

孫施惠在後視鏡裡彙她,再捉弄她的口吻,“不是怪我沒給你買生日禮物嘛。”

父母在他們身後聽起來,像汪鹽使性子然後孫施惠補償她的假象。

汪鹽卻明白,孫施惠是先斬後奏。不巧,春節期間門,車子沒這麼快到位,他才提前告訴了她。

陳茵在後麵想說什麼,孫施惠一應全料到了,隻尋常口吻說是爺爺的意思。之前談的時候,汪家也沒提結婚禮金的事,他們知道汪家不稀罕拿女兒做文章提要多少錢,但該男方照應到的禮數,他們孫家也是市麵上需要走動的人。孫施惠總有話術說到師母心坎上,說爺爺也要麵子的,他們孫家娶孫媳婦,他老爺子沒個表示,那才是麵上無光的。

“就定好的車子,還是我料到汪鹽的脾氣,太高調的她又嫌紮眼。上下班用得到最重要。”

他再偏頭看汪鹽,“又比你們姚女士降一個級彆,也不算越過上司。是不是?”

汪家父母見施惠思量地這麼周全,也不再說什麼了。

倒是汪鹽,遲遲不語。

孫施惠問她,“不喜歡?不喜歡就趁早說啊。”

“……”

他第二遭開口,又換了個口吻,“其他東西或許要征詢你的意見,車子還是聽我的。你這種顏值主義者,看現象而不重本質。”

汪鹽這才偏頭過來,嘴巴微張,才要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