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熙最後一句話,戳在燕焦命門上。
燕焦平生最大的屈辱便是自己既是嫡皇子兼有薑家加持,偏生被一個庶出的皇子強壓了十幾年。尤其封王後,旁人每喊他一句琅琊王,在他聽來,都是在罵他。
往常燕熙雖驕縱,卻從未如此囂張,兩人勉強維護著表麵的和平。今日燕熙所言句句是衝著點火來的,燕焦若忍了,今日出了文華殿,明日在合宮麵前都抬不起頭。
是可忍,孰不可忍!
燕焦單腳踩在書案,直指燕熙道:“好啊你們兩個小的,平日裡裝模作樣的,今日獠牙都露出來了。這些年在背後沒少罵我吧?”
見到燕焦和燕熙竟正麵交鋒了,在場之人麵色皆是一變。
皇子間的吵鬨,旁人聽一個字都是要命的,翰林們早就識相地退出去了,沒有皇親身份的伴讀們也不作聲地退了。
大皇子燕照聽吵得厲害,想要勸一勸,卻又顧忌燕焦連他一起罵了,叫他下不來台。正猶豫間,聽兩位封了王的直接扛上了,他這沒地位的長兄是沒有半點說話資格的,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為難地退回案後。
他是皇子中處境最為艱難的,自知出身低微卻要命的掛了個“皇長子”的名,有這層關係在,很難被中宮所容;又因著年紀大了,也不方便往年輕貴妃處走動。他好似浮萍,無可依仗。
倒是四皇子燕然長年無世無爭,輩位排在中間不起眼,落得個自在,早在爭吵開始時便退到門外。
五皇子燕燾膽小怕事,原本想偷溜出去,見大吵起來,想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嚇得一屁股攤在地上,埋下頭瑟瑟發抖,竟是哭了。
皇子又如何?再金尊玉貴,失了依仗便性命堪憂,朝不保夕的日子甚至不如庶民。
他們中沒有一個人敢像宋北溟那樣甩臉就走。
沒有王位傍身的皇子,論起來,比要繼承北原王位的世子都要差得遠。
-
燕熙淡淡地瞧著各人,他掛著笑,喝著水。
燕煦得了他的首肯,話語間更有氣勢了:“我和秦王光明磊落,是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現在連燕烈也不敢說話了。
燕焦瞧了一眼縮頭的燕烈,氣不打一處來。再不顧其他,自己出頭罵道:“君子?哈哈哈,君子這詞哪是誰都能用的!彆臟了這個詞!秦王?現在叫的多好聽多威風,也掩不了他是娼門之後的事實!”
燕熙的笑意倏地凝住。
他扶著茶杯,盯住了燕焦說:“三哥說誰是娼?能入得了宮的,都是查過家世、驗過身的,即便不是達官貴人,也是清白出生,三哥想清楚你在說誰!”
燕焦這才覺得自己扳回一城,得意道:“也就你還在騙自己。你母親,尊貴的貴妃娘娘,本是邊塞歌妓,父皇禦駕親征時給撿回來的。入宮之後,改頭換麵掛了個清白人家的女兒,那些個好聽的場麵話,七弟是傻還是愣,也會信?”
這世上,之所在需要場麵話,是因為大家都要臉皮。話說到這份上,便是撕破臉麵了。
所有人都望住了燕熙。
燕熙冷下臉來,迎著燕焦咄咄逼人之勢,雙手扶在桌沿,幾不可察地哼笑一聲。
而後,一個轉腕,掀翻了書案。
嘩啦一串震天碎響,驚得大家愣住,亦驚來了侍衛。
燕熙緩緩站起身來。有些人不要臉皮,他和貴妃還要。
他年紀最小,聲音也是軟軟糯糯的,可說出來的話,卻叫人聽得心寒:“身為人子,在母親受人譏辱時,若不能挺身而出,那便是枉在人世了。今日是琅琊王欺人太甚、胡言亂語,父皇不在宮中,本王要做主,按宮規教訓琅琊王。”
燕焦大笑:“你憑什麼教訓我?我是嫡子,還是你兄長!你算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今日琅琊王所言,在場諸位都給本王記下了。來日,我告到父皇禦前,各位都是證人。”燕熙環視一圈,把幾位哥哥看得瑟瑟發抖,他目光最後鎖在燕焦身上,冷笑一聲道:“本王憑什麼?憑我比你品級高,上峰之令,下峰之命,我要治你,那是職權所在。琅琊王你給我聽好了,我議你今日有四罪:一是你信口雌黃、顛倒是非,亂議天子公告之事;二是你不敬母妃,言語混賬;三是你不睦兄弟,欺淩幼小;四是你以下犯上,目無綱紀!”
燕焦陡地一怔,這才意識到燕熙是動真格的。
他一向視燕熙是個被驕縱的草包,今日這草包竟敢蹬鼻子上臉,他被徹底激怒了,狂笑幾聲說:“你這秦王怎麼來的?靠本事?靠天資?靠家氏?都不是!是靠你娘不知廉恥、不擇手段、媚惑聖上。沒了你娘,你這秦王還能當多久尚不可知,竟還敢拿喬到我這正經中宮嫡出的皇子身上來了!你敢!”
燕熙笑意轉冷,喝問:“你什麼意思?什麼叫沒了我娘?什麼叫能當多久?你對我娘做了什麼?”
“我——”燕焦方才口不擇言,被燕熙抓著話柄,這才慌了,支支吾吾地說,“我什麼也沒做。”
“我娘活的好好的,你竟惡毒到詛咒她死?”燕熙逼進兩步,直指著燕焦,“她雖不是嫡母,可她尊為四妃之首,論禮也能受你一聲母妃,你這樣說她,便是不孝不敬!再有,若我娘有個三長兩短,定是你在暗中使壞。倘我沒了娘,便是磕破了腦袋,也要告你的狀,問你的罪!”
局麵已失控到令在場之人個個心驚膽寒。
眼下劍拔弩張,在場的都是皇子每一個都如站在刀鋒之上。說錯一句話,表錯一個態,都是要問罪甚至要命的事。
文華殿中人心惶惶,針落可聞。
燕焦麵上五顏六色,還兀自強辯,不肯落了下風。可與他親近的二皇子燕烈已是嚇得汗如雨下。
燕熙神情激憤,心中卻是冷笑——今日目標已達成。
這一趟,沒白來。
今天激燕焦說出來的每一句話,未來都是懸在燕焦以及薑氏頭頂上的利劍。
因為燕熙知道,貴妃娘娘確實快要下線了。燕焦今日的“未卜先知”,明日便是永遠也洗不清的罪證。
燕熙望了一眼外麵沉沉的天色,冬至已至,風雪逼近。這時日啊,正是夜最長的時候呢。
-
自有人將文華殿之事與各處報信。
因所爭之事,涉及後妃名譽和兄弟關係,算是燕氏宗族紛爭,近在咫尺的翰林院沒人敢出麵,怕處理不好,幾邊都不討好。
隻有裴鴻敢站出來,他氣得胡子都要飛起來,捏著戒尺站到文華殿外大吼一聲:“都給本官閉嘴!聖賢書都白讀了!你們這是要氣死我這個老頭子!”
-
薑皇後那邊得了信,氣得摔了杯子,卻也不願來主理此事,隻差人來傳燕焦和燕烈回去。
燕然、燕燾的母親位份低,什麼都不敢說,隻尋了由頭,差人來叫兒子。
隻有一隊人急急行來。
來人擺了全副依仗,停在文華殿外威勢十足。
她下了輦,由大宮女扶著往裡走。
她豔光逼人,叫人不敢逼視;行走間肅然,更添莊重之感。
“鎮國公主駕到。”
燕楨兒邁過紅漆門檻,冷然瞧著眾皇子,甩袖坐到主座上。鳳凰步搖熠熠生輝,晃得所有人不由抿了聲,她在這各懷心思的安靜裡肅聲道:“拿本宮印來。”
兩塊金印被擺在案前。
她說:“本宮乃先帝欽封的鎮國公主,皇兄加封的大長公主,今日皇兄不在,燕氏長輩隻我一人,我便來管管你們這些混賬子孫!”
燕楨兒地位超然。
先帝去時,膝下無皇子,隻有她一個孤女。天璽帝從她父皇手中接過皇位,牽著她的小手走向寶座。
她是多朝以來,獨一個被山呼萬歲過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