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遙雪垂死,原著中是月餘後的事,現在的時間點唐遙雪隻是受了輕傷,不至於如此大驚小怪的。
燕熙驟然一陣強烈的心絞痛。某種來自原主的哀痛直襲心頭,燕熙憂思更劇,身形一晃,險些站不住。
燕熙強自鎮定,抬腿便往承乾宮跑,一眾內宦竟是跟不上他的速度。
剩下的人麵麵相覷地望著燕熙一行勿勿離去的身影。
-
宋北溟站起身,走向要打板子的板凳,路過燕熙站過的地方,蹲身撿起了燕熙那縷斷發。
他以指撚著發絲,那光滑絲軟的觸感叫他微頓了片刻,他目光裡冷波浮動,望著燕熙離去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說:“要變天了。”
-
這副身體體質不行,燕熙不過是穿過一個院子,便氣喘眼花。
出文華門時,他被門檻絆了一跤,伸過一雙手來扶他,他在焦急中仍是一眼認出了那人慣穿的雨過天青色,皺眉側身避過了。
梅筠略尷尬地收回手,避過身,行了一禮。
燕熙一眼都不分給對方,急步走了。
不原諒,所有人他都不會原諒。燕熙重生以來,沒有放過任何人、任何對他有虧的細節。他既為原主重活,占了人家身體,總得替人家做點事。
絕不原諒,討回公道。
-
梅筠見他燕熙對他視而不見。他一句“殿下”含在口中,愣在文華殿的玉石階下。
守門的侍衛認得他,對他說:“梅公子回來了?上午便見英珠公公去傳令叫您,怎跪到這時辰才罷?太傅說您在上書房跪了大半日,許你先家去休養。”
梅筠怔怔說:“無妨。”
侍衛往下看,驚道:“梅公子,你袍上有血!”
“無礙。”梅筠不顧腿傷,他蹙眉問道,“秦王殿下行色匆匆,發生何事?”
“梅公子不知道?”侍衛說,“貴妃娘娘在郊縣遇刺,身受重傷,秦王殿下被急召去侍疾了。”
梅筠聽此,臉色驟變,轉身一瘸一拐急步往承乾宮追去。
-
燕熙趕到承乾宮時,正見天璽帝牽著個小姑娘從主殿中出來,掌事姑姑蓮馨焦急中見到燕熙,抹著淚過來引他,低聲交代道:“娘娘說有話要單與殿下說。”
燕熙低聲應了,心中百感交集。他走到天璽帝跟前,行了一禮,抬頭時先對上小姑娘的眼睛。
他驟然僵在原地。
燕靈兒與他現世中的妹妹的容貌竟有五分相像!他一看到燕靈兒,就想到他那失散的妹妹,心中抽抽得直疼,眼眶不禁紅了。
燕靈兒見著他,朝他伸出手,哇的一下大哭起來,她難過地撞進燕熙懷裡,連著喊著:“哥哥,母妃會好起來的對不對?”
燕熙經此一抱,鼻頭一酸,刹時盈滿了淚。
他從前時常哄妹妹,此時習慣地撫摸著燕靈兒的發頂,小聲地哄道:“母妃會好起來的。”
可這句話說完,某種強烈不安蔓藤般爬上心頭,他忽然不敢去瞧殿中那位傳說中的絕美女子。
-
天璽帝的聲音在此時響起,高居上位的聲音攝人心魂:“你母妃不肯讓我瞧,你去瞧瞧罷。”
燕熙他從這話中,竟聽出了不做偽的情意。
燕熙一直就原著中天璽帝對唐遙雪的愛半信半疑。在他看來,天璽帝對唐遙雪的愛護與約束,更像是主人對寵物的愛。
原主是極怕天璽帝的,此時燕熙也不敢去直視天璽帝的眼睛,他恭順地應道:“遵旨,父皇。”
天璽帝沉沉“嗯”了一聲。
燕熙這才抬眸,瞧見天璽帝轉過身抱起燕靈兒在哄,留給他的是一個偉岸又有些落寞的背影。
-
燕熙第一次見著唐遙雪。
原著中寫唐遙雪“皎如秋月,淨似初雪,燦如春華,柔似晨風”。便是生了孩子,到了三十多歲的年紀,純美仍勝少女含羞,舉手投足萬千嬌柔,讓人不由想要愛她、憐她、護她。
此時,書裡那個被罵禍國殃民的女子,已是麵色蒼白,唇無血色。唐遙雪一雙美目,此時眸光暗淡,瞧人時羸弱無助,她朝燕熙伸出手,輕喚道:“熙兒,來。”
燕熙跪在榻邊,隻望了一眼唐遙雪,眼淚便奪眶而出。
唐遙雪與他母親也有五分相像。
他母親年輕時也是極美的,婚後會化淡妝,走失了小女兒後,才疏於拾掇自己。燕熙見多了母親瘋的樣子,漸漸忘了母親容光煥發時的美麗。
此時,原主的情緒在痛哭。
生死大事,燕熙也是心中大慟,加之想到自己母親,一時竟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燕熙喊:“母妃。”
唐遙雪想伸手來替他拭淚,可卻無力抬手,她輕輕扯了嘴角,露出微弱的笑,她說話很輕,像尋常母親關心孩子學業那樣說:“熙兒今日去上學了?”
燕熙用力點頭。
唐遙雪輕柔地說:“聽說你與三皇子吵架了?”
燕熙垂下頭去,哽咽道:“是兒臣錯了,給母妃添麻煩了。”
“不。娘很欣慰。”唐遙雪咳了一聲,說得很慢,“我在宮中謹小慎微,累你做事敏感驚疑。今日聽到你放肆了一回,我欣喜得很。唯願我兒未來肆意自由。”
“母妃……莫要這樣說。”
唐遙遠溫柔地問:“熙兒,想過入主東宮嗎?”
妄議國本,是大逆不道之事,可一向溫順的唐遙雪就這樣輕飄飄地問出來了。
他被那雙盈水的美目平靜地瞧著,便知道唐遙遠是真有著能影響天璽帝立儲的自信。
母子間交換著沉默。
唐遙雪努力維持著笑容,以這種方式鼓勵燕熙去取那最高的獎勵。
燕熙輕輕在抓住了唐遙雪的手,說出了早已打定主意的話:“不想。”
“為何?”唐遙雪先是一愣,而後現出釋然神色,她甚至帶了些笑意地說,“你從前說過要誰都不能管束你,你父皇對你一再封賞,眾人對你眾星捧月,你甘之如飴,未有排斥之意,甚至時常憂懼這份恩寵哪日突然沒了。如今,又為何突然變了想法?”
燕熙誠懇地說:“那時兒子尚小,不知世事艱難。近日才懂高處不勝寒,兒臣孤身一人,不敢站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