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吾妻親啟(2 / 2)

燕熙離開一日,府裡便積了許多事,案上滿滿的文書,他沒有費口舌繼續寒暄,開門見山地說:“知晦,你對任職有何想法?”

董正甫雖沒入過仕,在靖都呆久了,習慣了文人見麵先要文縐縐地來往幾句,他聽說過燕熙實乾,沒料到這般直截了當,又緊張地站了起來說:“卑下做什麼都成,聽督台大人的安排。”

燕熙手指點在厚厚地文書上說:“眼下西境最危的還是戰事,這兩天玉關正在打戰,到現在還沒消息。戰火一旦燒起來,三郡各種處也安生不了。西境大舉招兵,這事捂不住,漠狄必定會搶先為難我們。”

董正甫坐得筆直,聽這話不像是隻對他說的,便聰明沒有接話,側著耳朵恭敬地聽著。

周敘如今代執西洲巡撫,任命雖然還沒下來,擔子已經挑起來了。

他對玉關的事情有主官之責,從玉關打戰的消息傳來起便寢食難安,他沒打過戰,且西洲也沒兵能救,燕熙比他更早的聽到消息,宋北溟已經去救了。

他在這場戰事裡像是個隱形人,自知無能,連忙起身請罪。

燕熙抬手示意周敘坐下,說:“思禮不必自責,此番戰事意料之外,你給玉關存了足夠的糧,刀箭和戰馬也都添了,不然玉關也支撐不到夢澤去救。你剛接手西洲幾日,能做成這樣已經很好。”

周敘如坐針氈地擦著汗。

旁邊的賈宗儒愁眉不展。

他如今升了嶽西布政使,再往後升巡撫隻是等日子的事,燕熙給他如此恩寵,他很想做出點成績。

西洲的事,他前思後想,幫不上什麼忙。加上他不懂軍事,也不敢輕易出對策。

他今日來,原還想要訴苦,嶽西供養著蒼龍軍主力,吃力得很。方才聽了局勢,見燕熙和宋北溟先行做了許多事,好多安排都沒有來找他,他驚覺自己履職有愧,又在燕熙對周敘的寬容中更加羞慚。

他握緊了拳頭,不給燕熙訴苦,說:“嶽西與西洲相鄰,嶽西已著手修檢官道,確保往來交通通暢,相鄰的城鄉也都專為西洲留了安置的地方,大夫名錄也收上來了隨時能到西洲支援。眼下西洲要什麼,隻管開口。”

燕熙點頭:“季璋於民生上想的充分,就照著你的安排來。”

-

平川是西境的糧倉,近來梅筠雷厲風行地打倒了一批當地官紳,又整頓了糧行,手頭存了一些糧。

梅筠隻在進書齋時飛快地瞧了一眼燕熙,見燕熙麵有愁容,心中格外不是滋味。

梅筠精通官場,聽著旁人的話,便知自己該說什麼。他在各有心事間開口:“西境三郡唇齒相依,必當守望相助。嶽西和西洲有什麼難處,平川便是勒緊自己的褲腰帶,也要幫襯的。”

“平川是糧倉,淩寒這麼說,本台就放心了。”燕熙目光從梅筠身上輕輕轉過,向董正甫說,“西境三郡正逢戰時,當以戰時來管。我觀西境衛所之所以毫無戰力,根子還在軍需供應上。各地衛所,由當地衙門供養,郡、府、縣各級攤派,各自運送,亂成一團;且時間不保,若哪個衙門欠了,衛所當年的糧餉就不夠,一年一年的賒下去就成了壞賬。當兵的在衛所裡肚子都吃不飽,回家去軍戶的田又被占了,自然要跑。眼下最重要的是,統一軍需。”

這是要改西境的製度,而西境的供軍製度是照著大靖的祖製來的,燕熙這一改,就是要翻了大靖的衛所製。

燕熙前頭改編蒼龍軍,已經叫許多老臣心中忌憚了,現在又要改製,怕是靖都裡會有彆的聲音。

這事太大了,賈宗儒和周敘對視一眼,不敢回話。

梅筠想的更深,他看燕熙端起茶杯抿水,又看周敘和賈宗儒額頭冒汗,便知道燕熙在等什麼,他接過了話鋒:“下官鬥膽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燕熙這才抬眼,正視梅筠。

他從梅筠沉著的目光中知道對方已經上道,藹了聲說:“淩寒請說。”

梅筠難得獲得燕熙的注視,他心中直跳,好在要說的內容他這幾日都在想,當下隻要照著燕熙的意思定個方向即可。於是流暢地說:“督台大人說的問題,各地衛所也有此患,不僅是西境之難,也是大靖之弊。急事從權,西境試著改成例,是另辟蹊徑,也是不得已自救。行軍打戰,糧草先行,必得管好糧草軍餉,將士才能打得勝仗,我建議三郡的軍需統一調配,統一運輸,由三郡共建軍需處來辦。”

-

梅筠說的正切燕熙所想。

燕熙讀過不少明史,對明朝衛所製和軍戶製敗落略知一二。這本書裡大靖的製度是照著明製來的,軍事從鼎盛到荒廢,可以參照一些明史專家給出的研究來理解,對策也有現成的。

燕熙親自經曆了,有了更深的體會,加上自己的琢磨,抓住了最關鍵的軍事組織混亂無力這一要害,便有了當下的改製之法。

打仗是典型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後備組織不行,前方打仗必定畏首畏尾。

燕熙對自己的對策很有信心,因為已經有人先行給出了答案——宋北溟就做的很好。

踏雪軍戰無不勝,是因為後麵有北原王府在供應,宋北溟的暗中籌備,是踏雪軍的底氣。

-

燕熙滿意地點頭說:“淩寒說的甚好,思禮和季璋怎麼看?”

賈宗儒和周敘都是一點就通之人,他們如今對燕熙是五體投地、言聽計從,當下聽明白了各中利害,立即表態。

賈宗儒說:“嶽西駐兵多,又有著連接三郡的交通,可在軍需中作為中轉,一切聽憑督台大人號令。”

周敘說:“西洲的戰馬多,幾處馬場供應了西境一半的戰馬,可以在西洲建戰馬司,也納入軍需處管理。”

燕熙麵色越來越溫和:“齊心協力,必成大事。溫演,你就軍需處的運作擬個章程,兩日後三郡主官再來議定。”

溫演立即行禮應了,在紙上寫下方才議到的要緊之處。

-

董正甫豎著耳朵聽了半晌,這些事都與他無關,可燕熙偏偏讓他聽了個全,便知燕熙有深意。

他不由往某個方向想,可又覺得那職位牽扯重多,做好了極是出彩,燕熙未必會把這種要緊的職位給他這麼一個未經事的監生。

董正甫心中七上八下,忽覺得齋內一下安靜下來,幾雙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他緩緩抬頭,正對上燕熙柔和的目光。

燕熙說:“見晦,軍需處草創,連個編製沒有。往吏部去報,能否批下來,或是多久批下來皆沒個準數。可眼下事情千頭萬緒,事事緊急,立刻就得做。我在總督府裡安排個從六品經曆,辦的是軍需處的事,你可願意?”

董正甫眼中升起光來,他一身壯誌,竟然這般奇跡地有了用武之地。激動之情翻湧,眼眶肉眼可見地紅了,他跪到中央,磕頭誠摯地道:“謝督台大人抬舉。”

燕熙說:“往後往各群、府、縣去要糧必有各種扯皮,送糧到軍營又要事事周全,馬場的事涉利不小,每一樣都不好辦,又都要事無俱細地辦好,難為你了。不夠人,你隻管問我要。”

董正甫聽燕熙句句都切在利害上,又句句都在照顧下官,聞名不如見麵,他總算知道為何執燈者會選中這樣的儲君。

優秀的儲君,是執燈者的希望,更是大靖的新生。

董正甫心中澎湃,強忍熱淚再拜。

-

書齋的議事一開,連著兩個時辰都沒散。

紫鳶是得了宋北溟死令的,要盯著燕熙吃飯和休息。

眼看午時都過去了,她硬著頭皮在書齋外說:“主子,北原王府送了要緊的東西來。”

靖都的北原王府?

燕熙一時摸不著頭腦,再一看日頭,便猜到是宋北溟叫人催他吃飯,他嘴角不由含了笑,在沉悶的屋子裡說:“今日暫議到此,還有要我定奪之事,下午再議。不急的,大家都累了,便各自回去,後日再議。”

他率先起身出去,紫鳶便跟著他往內院走。

穿過了內門,紫鳶在他耳邊小聲說:“三爺著人從靖都把賬本和鑰匙都搬來了,今日上午剛到。共有賬本二百四十冊,各地商號鋪子的鑰匙一百二十把。各堂口主事人這些日子分批來認主子,今日有幾位在客院住下了,主子有空時隨時能傳。”

紫鳶現在貼身跟著燕熙,改口叫燕熙主子,為了分辨宋北溟,便改口叫宋北溟三爺。

燕熙沒料到北原王府當真送了東西來,而且送來的還是宋北溟最要緊的身家。

頸上戴的那枚金鑰匙升起熱意,貼著胸.口燙得燕熙心中千回百轉。宋北溟就是有這種本事,人不在跟前,也能把他心裡攪得天翻地覆。

燕熙停步在自個的房門前,看到裡麵整齊排開的檀木匣子,貼著紅紙,綁著紅綢。

中間躺著一枚描了紅色吉紋信封,上頭燙金的字跡剛勁有力——吾妻親啟。

是宋北溟的字。

要命,宋北溟給他下聘了。

作者有話要說:哇,100章了!這章很長吧~雖然無法保證日更,但我真的有在努力寫。

已經淩晨了,今天是10.16,熱烈慶祝二十大勝利召開!

感謝在-1417:43:-1601:13:1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凱.安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胭脂淚、34瓶;作業使人頭禿25瓶;瓶;吃餅乾的番茄、更新更新更新更新更新、平蕪春山2瓶;惜。、秦家小九吖、落瀟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