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勃輕輕敲了兩下木門,楊校長頭也沒抬,喊了一聲:“進來!”
“楊校長,楊老師,您可真忙啊,暑假也不能休息!”李勃上初三時,楊校長還是他們班的班主任。
“啊!李勃呀,你也算稀客,快,坐吧!”楊校長指了指辦公桌旁的一把破木椅子。
“楊老師,您還認得我呀?”李勃對楊校長的記憶力感到吃驚。
“我不僅認得你,還認得你二哥李保金,你倆都是我的學生。”楊校長嗬嗬一樂。
“是啊。我記得,您在我們小學當校長時,用最古老的夾木夯築法給我們打了一道土圍牆,爭取大隊支持給我們建了三個大教室,讓我們告彆了土台子。你1976年秋天調走時,是我二哥背著一個大鼓,同學們敲鑼打鼓給您送到了現在的初中。”李勃回憶道。
“嗬嗬,您的記憶真好!”楊校長得意地誇讚道。
“我上初三時,您是我們的班主任。有一次犯錯,你把我訓哭了!”李勃繼續回憶道。
“哈哈,我要不嚴格要求,你能考上高中?不上高中,你能考上大學?”楊校長笑著反問。
“是啊,楊老師的教育之恩,學生終生難忘。隻可惜,我辜負了您的希望,僅考上一個中專。”李勃謙虛地說。
“哎,不能這樣說,大中專不比大學差,畢業都是國家乾部。你哪個學校,什麼專業?”楊校長突然提升了興趣。
“楊老師,我上的是省統計學校,統計專業。”李勃如實回答。
“不錯。那今天你來,不僅僅是來看看我吧?”楊校長有了疑問。
“是,楊老師,我是縣廣播站的通訊員,趁暑假,想對您來個采訪。”李勃說出了真實意圖。
“很好,你說需要采訪哪方麵的內容吧?”楊校長依然興致很高。
“剛才,我碰見了鄉建築隊的喬隊長,他介紹了工程的有關情況,有關資金籌集情況,他讓我來采訪您。”李勃接著說。
“唉!一言難儘啊!求爺爺,告奶奶,我往鄉裡、縣裡跑了不知道多少趟,縣裡批了計劃,讓鄉裡自籌。鄉裡也沒錢,鄉政府就發文,全鄉集資建校辦學。鄉村乾部每人五元,農民每人三元,鄉辦企業、本校教師也紛紛自願捐資,共籌集資金35萬元。鄉磚瓦廠及時供應紅磚50萬塊、大片紅瓦3萬片,鄉供銷社提前購買了建築材料,鄉建築隊負責施工。現在主體工程已完工,我正盤算購買桌椅、黑板、勞動工具、教學用品的錢,這不,你就來了。”楊校長竹筒倒豆子,一下吐個痛快。
“楊校長,我記得4年前,咱們學校僅有6各班,學生300多人,現在發展狀況怎樣?”李勃想前後做一個對比。
“咱們這所學校建於60年代,已經20多年了,校舍簡陋,師資力量弱。現在國家重視教育,義務教育法今年實施,我作為一校之長,壓力很大啊。鄉政府要求整合幾個村辦初中,保證今年秋天開學時,學校規模達到12個班,學生總數達到700人,教師職工保證50人。你看這樣,我暑假還能休息嗎?”楊校長講起學校的事,如數家珍。
“楊老師,您真辛苦,為了學校,您付出太多了!”李勃讚許道。
“沒幾年了,我也該退休了,退休前,總得乾些正事吧!”楊校長感慨道。
“那好,楊老師,您忙,我就不打擾了,告辭!學生有機會再回來看您。”李勃看時近中午,連忙道彆。
“那好!我送送你。”楊校長說著站起來。
“不敢,不敢,老師留步,學生告辭。”李勃後退到門口,轉身往外走。
楊校長還是走出門,向李勃揮揮手。
李勃走遠,才回頭,再看楊校長,本來1米65的身高,突然顯得高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