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五福晉117(1 / 2)

《清穿之種地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此次山東救災之事,讓康熙和滿朝文武清晰認識到了墾荒開發和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性,尤其是北方地區。

南方在曆朝曆代都是天下聞名糧倉的存在,那裡土地相對肥沃,水源充沛,氣候條件也適宜種地,但有一個問題是,南方雖然耕地相對較多,但人口密集度也高,人均糧食產量也堪堪夠百姓們糊口而已,彆說出現像山東這種大災,小災都根本無法自顧。

康熙看著戶部最新提交上來的新增人口與耕地統計的數據,眉頭緊皺,人地矛盾如今又嚴重了不少,若是再任其發展下去,定會成為朝廷的隱患。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看著下首的一眾大臣,問道:“你們對此都有什麼想法?”

眾大臣麵麵相覷,顯然一時之間誰也沒有好的法子。

康熙看向下首的張廷玉,直接點名道:“張廷玉,你在農事學堂也待了好幾年了,你先來說說吧。”

張廷玉聞言,忙拱手回道:“回稟皇上,微臣慚愧,學藝不精,隻算是有些拙見,不知能否可行。

康熙擺了擺手,說道:“無妨,說來聽聽便是。”

張廷玉組織了下語言,開口道:“南方的土地既然開發的差不多了,那也隻有在土地利用率上下功夫了,但南方地區和北方不同,南方因氣候溫暖和生長季節長的原因,多熟製複種模式也早已經發展很成熟了,這一點想必戶部和農政司的同僚都很清楚。”

朝堂上不少大臣都下意識跟著點了點頭,這裡不止是戶部和農政司的人,還有一些去南方外放任職過的官員,都曾身為一方父母官,對這些自然也都有所了解的。

在南方雙稻一年兩熟的種植模式在前朝就已經很普遍了,部分地區比如像廣東、福建等地還形成了麥、稻、稻,或油菜、稻、麥的三熟製,複種指數可謂是大為提高。

這也是南方地區向來富碩的原因。

隻是,旁邊一位大臣不解地問道:“張大人這話是何意,南方土地利用率既然已如此之高,哪裡還有提高的餘地,又談何在這方麵下功夫呢?”

眾人也紛紛點頭附和,康熙也不由看了過來。

張廷玉在滿朝文武質疑的目光中,不慌不忙地講道:“方才咱們說的這些都是指南方的傳統農業區,但據微臣所知,南方還有不

少的山區、半山區或丘陵地區土地貧瘠的地區,這些地方也是可以利用起來的,微臣記得之前五福晉在課堂曾提過一個理念,叫‘雜糧南傳’。”

“像玉米和番薯這種雜糧,種植時對土地要求沒這麼高,而且產量又不低,倒是可以暫時緩解民食的問題。”

這話一落,眾人不由也思考了起來,特彆經曆過此次山東災情,大家對玉米和番薯能活命之事算是有了深刻的認知,南方那些山區土地本來就不適合種水稻和小麥,若是用來種植這對土地沒這麼高的‘雜糧’,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法子。

張廷玉見眾人理解了,也沒再多說什麼,而是話鋒一轉道:“至於北方的土地,據微臣所知,黑龍江軍屯田的產量並不是很可觀,微臣覺得倒是可以從這一塊好好發發力。”

康熙聽到這話,下意識抬頭看了張廷玉一眼。

黑龍江寒地黑土,滋養天成,目前是以八旗官兵為主的官莊旗地、官田為主要形式進行屯田開墾。

但由於當地地寒霜早,霜凍災害等情況較為常見,再加之當地的農耕技術比較落後,官兵也不諳耕種之事,所以,屯田開墾根本滿足不了基本需求,大部分軍糧仍需由盛京、吉林遠道運送而來。

但那裡土地如此廣闊,若是能充分地利用起來,前景確實很是樂觀,旁的先不說,若是能實現自給自足,至少盛京、吉林等地就不用再給其供應軍糧了。

可現下最重要的問題是,當地情況比較複雜棘手,像‘地寒霜早,霜凍災害’這些情況,現下根本就沒有很好的應對之策,那談何提高當地的農作物產量。

康熙沉思片刻,問道:“你既已提出,可是有什麼法子?”

張廷玉搖了搖頭:“回稟皇上,微臣有愧,這些前朝並沒有先例,微臣在種地一事上也隻是學了些皮毛,像這種需深度探索鑽研之事,更是做不來,也沒這方麵天賦。”

至於誰有這方麵天賦,那則不言而喻了,滿朝文武腦子裡都同時閃過了一個人,五福晉!

像這種需開辟農業先河之事,若說真有人能做成,想必也隻有她了吧。

這點旁人都能想到,康熙自是也不例外,他不由又想到胤祺昨個遞上來的折子,心裡越發不確定了起來。

朝會結束後,康熙單獨留

下了李光地、張英和馬齊幾位大臣,商議政事。

他也沒兜圈子,直接把從蒙古那邊遞來的折子拿出來,讓他們輪番傳閱著看。

這折子是安清的二哥色布騰多爾濟遞上來的,近幾年來,他們在蒙古各部之間穿梭,在蒙古各地傳授農耕之事基本完成了,他這次上折子是想請命,去嘗試治理前些年因蒙古各部墾荒不當造成的草場生態退化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草原鹽漬化。

農是國之根本,若說之前人多地少,對劣質土地的開發和改良沒有緊迫感,但隨著這幾年人口越來越多,荒地也多已被複墾,那改善劣質土地確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要知道這鹽漬化可不止漠南蒙古那邊有,漠北和漠西也存在這種情況,另外,像河南豫東地區、黃河中下遊地區以及東北多地,也有因鹽漬化、鹽堿化等劣質土地。

若是真能有法子改善,這對大清而言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

但色布騰多爾濟折子中也提到了,他們目前對這種情況毫無頭緒,需要朝廷派適合的農耕專業人員給予幫助。

至於這個適合的農耕專業人員是誰,心裡也有了譜。

康熙見三人看完折子後,他也沒著急開口,而是讓梁九功把另一份折子遞了過去。

而這個折子就是胤祺昨個遞上來的,提出想去奉天府籌建農事試驗場一事,另外還附帶了一份關於農事試驗場的規劃書。

這份規劃書條理清晰,幾人看完便基本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你們看完這兩份折子,有什麼看法嗎?”康熙問。

李光地、張英和馬齊三人對視了一眼,一時之間,誰也沒先開口。

幾人都不傻,自是看出了五貝勒這是要出京啊,隻是還不知道康熙是什麼態度,貿然開口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但康熙卻似是和三人杠上了,就這麼靜靜地看著他們。

李光地沉吟片刻,率先上前一步,拱手回道:“回稟皇上,微臣覺得此事可行,五貝勒和五福晉心懷百姓,乃是大清和百姓之福。”

康熙愣了下,他以為最先開口的是張英或馬齊,但卻怎麼也沒想到是一向滑不溜手的李光地。

再者,李光地剛調回京城不久,他和老五應該也沒什麼交集才是,怎的突然幫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