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依和淺音雖然不願意,隻是雲裳畢竟是自己的主子,便也不得不站起身來道,“王爺,你瞧……”
靖王微微一笑,輕飄飄地道,“既然裳兒這般不歡迎本王,那本王便還是先回去了,橫豎不過幾日後便要去寧國寺上香了,到時候本王還得護送錦妃娘娘去鳳來行宮呢,到時候便又能夠見到裳兒了。”
雲裳身子猛地一頓,方才因為靖王說自己要回去了才勾起的嘴角一下子便僵住了,這分明就是在威脅自己,奈何自己偏偏就還真沒轍,咬了咬牙,才冷冷地道,“皇叔說的就像是我趕你走一般,若是你願意留在這兒,便留著吧。”說著便不再理會他,轉身便進了內殿。
靖王見她的身影帶著幾分怒氣,心中忍不住好笑,這才對了,這才像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嘛,平日裡那般深沉的模樣,雖然好看,卻總少了幾分靈動。如今這樣生起氣來的樣子,瞧起來倒是順眼了幾分。
琴依和淺音見狀,也忍不住有幾分愕然,自己在公主身邊這麼些日子,什麼時候見到過公主這般樣子。
琴依心中想了片刻,想起之前自己方還小的時候,那時候錦妃娘娘與皇上還正是蜜裡調油的時候,錦妃娘娘也經常這般惱怒皇上,再瞧見雲裳方才這樣異於平日的表現,心中便暗自多了幾分計較。雖然瞧著公主對靖王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隻是恐怕,在公主的心中,靖王總歸還是與旁人不一樣的吧。
這般想著,琴依低著頭帶了幾分笑意地對著靖王道,“天冷,王爺不如到殿裡取取暖再走?奴婢去給您泡杯茶,王爺要喝什麼?”
靖王挑眉看了眼琴依,點了點頭,“如此也好,這天兒的確挺冷的,給本王泡一杯雀舌吧。”
琴依笑著應了,拉著淺音退了下去,淺音被琴依拉著險些絆了一跤,心中卻仍舊有些不明白,靖王的武功是拔尖兒的,怎麼會覺得冷呢?
雲裳入了內殿便隨意拿了本書躺在榻上看著,看了會兒,習慣地往一旁的凳子上伸去,卻沒有摸到茶杯,心中一愣,才想起自己方才進來之後,琴依和淺音似乎都不曾進來過?雲裳皺了皺眉,莫非是靖王那廝還賴著沒走?心中想著,便起了身,往殿外走去,剛一走出內殿,便瞧見椅子上坐著一個人,雲裳眯了眯眼,心中升起一陣惱意,怎麼他臉皮便這般厚?自己都表現得那般明顯了,他還不走?
雲裳卻又瞧見他手邊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聞著香味,竟還是前年父皇賞下的極品雀舌,心中便更是不悅了幾分,賭氣似得轉身走進了內殿,揚聲喊了聲,“琴依,淺音!”
不一會兒琴依與淺音便走了進來,琴依的手中還端著一杯茶,雲裳見狀冷冷地哼了一聲,“怎麼這般久了,還不送茶來?我都口渴了……”
琴依微微一笑道,“靖王爺說天兒太涼,方才在外麵走了好一會兒,有些凍著了。所以便到殿裡烤烤火,奴婢想著來著是客,若是沒有好好招待著,被殿裡的下人看到了,指不定得說公主的閒話兒呢,所以便先詢了靖王爺想要喝什麼,靖王爺想喝雀舌,公主向來不太喜歡那茶的味道的,奴婢便先給靖王爺煮了茶,才又給公主煮了你慣常喝的來,前些個奴婢瞧著梅花開的好,便弄了些梅花上的雪水來,今兒個煮了給公主嘗嘗,看看可好喝。”
雲裳點了點頭,伸手端過茶杯,吹了吹茶,才輕輕抿了一小口,一股甘甜便在舌尖蔓延開來,還帶著幾分梅花的清香,雲裳便覺得方才被靖王弄得不是很好的心情也瞬間緩和了幾分。
淺音笑著上前幫雲裳將發髻上的發飾給摘了,雲裳覺著輕鬆了許多,便又窩在榻上看起書來。
琴依掀開簾子往外殿一瞧,便瞧見外殿沒有了人,琴依便笑著回稟了雲裳道,“公主,靖王爺走了。”
雲裳哼了一聲,便沒有其他的反應了。琴依見狀,忍不住捂著嘴笑了笑,方才站在一旁侍候著。
這廂靖王方走,勤政殿中卻已經收到了消息,鄭總管麵上也是滿滿的笑意,“奴才聽說,方才靖王爺回去的時候似乎與公主鬨了嘴,一回清心殿便讓侍女將王爺趕出去,隻是也不知道王爺說了什麼,公主雖然還是有些不高興的樣子,卻也放任宮女將靖王爺留了下來。奴才瞧著,靖王爺倒是個能夠管得住公主的,而且,公主這般鬨了半日,靖王爺卻是一點兒不耐都不曾有,一直笑眯眯的哄著,奴才瞧著來報信的內侍的模樣,恐怕也是驚著了,一直跟奴才說,第一次瞧見靖王笑呢。”
寧帝聞言,方落下了心來,點了點頭道,“那日朕一時心急便被境外那個說服了,賜婚給了他們二人,可是下來細細想了,卻覺得自己有些不應該,此事怎麼著也是裳兒的終身大事,也應當問問裳兒的意思,隻是這旨意已經下了,卻也不好收回,今兒個才故意讓靖王送裳兒回去,這番聽你這麼一說,朕倒是放心了許多,雖說裳兒與朕親近的時日不多,隻是她卻是朕一直覺著心中有些愧對的女兒,她過得好,朕便放心了。”
皇後還未來得及收回皇後印章,便又被軟禁了起來。宮中也漸漸地平靜了起來,去寧國寺上香的日子也定在了正月十一,雲裳便連忙讓人通知了鄭嬤嬤,讓她儘量備齊了東西,行宮中雖然東西也不少,隻是總歸沒有平日裡慣常用著的舒服。
因著皇後被軟禁了起來,明太妃便又開始執掌起後宮來。所以此次去祈福的嬪妃倒也不多,不過六七人。
隻是嬪妃出宮卻不是什麼小事,各色的行禮也裝了好幾大車,十一日一早,眾人便這般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車攆方出發,一道聖旨便下了下來,隻言錦妃娘娘因動了胎氣,身子不佳,顧移駕鳳來行宮休養身子,待產。宮中的妃嬪鮮少有在行宮中待產的先例,隻是皇帝下了旨,加上這人已經出發了,便也沒有人敢反對,隻是這道聖旨卻在後宮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之前探聽到的消息,分明便是錦妃落了胎,如今卻突然聽到聖旨說隻是動了胎氣,後宮中的女人都是聰明的,這稍稍一細想,便也知道了幾分原因,隻怕是皇上防著皇後,故意那般說的,為的便是保全錦妃肚子裡的孩子。
連皇上都這般懷疑皇後,隻怕皇後的好日子也不遠了。更有甚者,好些之前曾經懷過孕卻不小心小產了的嬪妃也忍不住開始細細思量起來,頓時都覺得自己小產得有些蹊蹺,指不定便是皇後從中動了手腳,便暗自在心裡恨起了皇後來。
皇後知曉錦妃肚子裡的孩子沒事兒的時候,卻已經是幾日之後了,隻是雲裳他們卻已經從寧國寺回了,錦妃也已經到了鳳來行宮。
“嗬嗬,好樣的……”皇後閉上眼,眼角有淚滑落了下來,“本宮這麼多年了,卻萬萬沒有想到,皇上竟然一直這樣防著本宮,他不就怕本宮弄死了他的孩子嗎?他有沒有想過,這麼些年,他可曾給過本宮一星點兒溫情。他娶本宮的時候,新婚之夜,卻連新房都沒有回過,讓本宮被嘲笑了那麼些年。本宮不就搶了他心愛女子的正妻之位嗎?本宮這麼多年,一直扮演著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饒是後宮每年都有新人進來,本宮可曾動過一份怒氣?這皇後之位,本宮不要也罷!”
一旁的嬤嬤連忙道,“皇後娘娘,這話可隨意說不得。”
皇後靠在床邊,披散著頭發,眼睛通紅,良久才道,“說不得,有什麼說不得,如今這宮中還有誰能夠將本宮這些話說給皇上聽,隻怕他連本宮的任何消息都不想聽到的吧。”
話音剛落,便急咳了好半晌,急的一旁的嬤嬤團團轉,連忙道,“這可怎麼得了,皇後娘娘你病得這般厲害,可是太醫每次來開的藥方子都一樣,吃了這麼些日子都不見效。”
皇後苦笑了一聲,“吃它乾嘛?隻怕死了才好,他應當是巴不得本宮趕緊死了吧。”
“呸呸呸。”那老嬤嬤連忙道,“娘娘胡說什麼,死不死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各路菩薩,方才娘娘隻是隨口胡說的,切莫信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