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中式宗主觀!(1 / 2)

李善長現在很慌。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當然,李善長肯定沒有勾結張方餘孽,他也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開國初期李善長還是丞相的時候,就收受了江南士紳大量賄賂,從而促成了朝廷禁海一事。

當時老朱陛下考慮到張方餘孽還盤踞在沿海一帶,派遣水師去剿滅吧又要耗費錢糧軍力,所以老朱直接就同意了李善長的法子,索性全麵禁海,等將北元這個前朝正統覆滅了再說。

然而老朱陛下那是萬萬沒有想到,這裡麵還有如此齷齪的勾當!

在老朱的冷冽目光之下,李善長“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主動開口請罪,將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老朱惡狠狠地瞪了李善長一眼,也不開口讓他起身,就這麼跪著吧!

李祺見狀暗自歎了口氣,李善長的貪,還真是夠了,什麼錢都敢拿,什麼錢都敢貪,混賬至極!

劉伯溫見氣氛凝重,主動看向李祺出言道。

“文和,但是你想過沒有,一旦解開海禁,人人都出海謀利,那地誰來耕呢?糧食誰來種呢?”

“自古當權者首重農桑,這也是我華夏能夠延續千年的根本原因,就算大明的絲綢織得再多,就算大明的瓷器燒得再多,就算大明通過這些暢銷品賺了再多的金銀,那也不能當飯吃啊!”

劉伯溫苦口婆心地提醒道:“如果我大明百姓人人爭利,為了利益改稻為桑,江南糧秣重地早晚會無糧可用,大明遲早會衰亡下去!”

事實上,劉伯溫當年選擇作壁上觀,自然不是因為他也收了江南士紳的賄賂,而是因為朝廷推行海禁,這有利於百姓子民安安心心地耕田種地,有利於維持大明王朝的統治。

不得不說,劉伯溫這個天下名士還是很有眼光和見識的,其政治眼光在大明這個時代都是出類拔萃的,最頂尖的那一批。

對於劉伯溫的預測,李祺這個能夠透視未來者,非常清楚的知道再往後百年江南原本的產糧重地所需糧食還要從湖廣進口,大明的諺語也從“蘇湖熟天下足”,改為了“湖廣熟天下足”。

相比於此,李祺更加看重劉伯溫提到的這個問題。

那就是大明全麵禁海,除了是因為倭寇和張方餘孽外,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穩固統治!

要是人人都知道將瓷器、絲綢等中原特產運出去,就可以謀取暴利賺到不計其數的銀兩,那誰還願意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種地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

老朱陛下也看向了李祺。

“文和,重視農桑,這是帝王的第一要務!”

李祺笑著解釋道:“那麼,動用各種政策把老百姓禁錮在田地裡麵,錢糧財政儘皆掌控在文臣縉紳手中,朝廷收不上賦稅,百姓窮困不堪,天下民窮財儘,這難道就是對的嗎?”

“先前我也說過了,士紳縉紳憑借自身功名特權,可以無限製地兼並田地,注意“無限製”這三個字,大明田地總共就那麼多,他們每多兼並一分,留給老百姓的可耕地就會減少一分,最終結果會是什麼,不用我說明了吧?”

嘶……

在場眾人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