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一轉眼,便到了冬月底。
《史記封禪書》載:“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複始。”黃帝時便以冬至為元旦(朔旦),農曆十一月也因此被稱為冬月。
今年因為有聯合會的原故,衙門裡的膏粱之資比起往年也多了起來。聯合會除去應給衙門的乾股之外,又另給衙役們新做了皂衣,美其名曰‘慰勞’。
衙役們收了聯合會的錢和衣,對於聯合會的事情更加上心。
而那些在聯合會的工廠裡做工的婦人們更是歡喜。
因考慮到這時的交通水平不如後世,過年不可能隻放幾天。像是那些進貨的商賈,早在冬月中就已經與聯合會打了招呼,將今年的貨款給結了。臘月這個月,一般是他們返鄉探親的時間。而這股探親潮,要一直到來年的二月。
荷花決定臘八就開始放假,一直放到明年的正月十八,這樣等到客商們二月來進貨時,可以保證倉庫裡有存貨。
所以還未到臘月,聯合會就將過年的福利待遇安排好。
每人都分得一丈布,夠給家中的孩子們做身新衣,又另有麵粉和大米,還有新榨的新油。看到工人們將福利送回家,鄰居們豔羨不已。人人都在打聽聯合會幾時招工,他們也好送兒女們進來。
隻可惜,聯合會自從招了一次工之後到現在還沒有招工的打算。
倒是叫他們望穿了眼。
冬月的最後一天,聯合會在陳州城最好的酒樓裡舉行了謝股東宴,感謝股東一年來的支持和厚愛,順便結了今年一年的賬。
原本這賬,是應該過完年再結的。
然而荷花認為任何美好的東西一定要在它最美好的時候展現於人間,否則的話,就失去了美麗的意義。
那些股東看著自己今年能拿的紅利,一個個沉默不語。
範觀摩笑吟吟地瞅了一眼,就將屬於自己的信封揣到了懷裡,然後有滋有味地品著美酒。
鄭士曹的眉頭挑了一挑,而後就若無其事的將信封扔入袖中。
蔡沛南則是有些驚訝地看了荷花一眼,而後才若有所思地接下信封,一臉的沉思。
隻有顧成與顧老大一杯接著一杯飲酒,紅光滿麵。
鄭士曹笑著看向荷花,“今年一年聯合會交稅不少,稅款略有剩餘,計有五百六十貫。哪天娘子有空,去把稅款領了。”
這是宋朝很獨特的稅務政策,與後世的退稅有異曲同工之處。
歐陽修曾一篇很有名的《通政司上書》中說過這種政策,他說:“商賈坐而權國利其故非他由興利廣也。夫興利廣則上難專,必與下而共進之,然後通流而不滯……今為大國,有無窮不竭之貨,反妒大商之分其利,寧使無用而積為朽壤,何哉?故大商之善為術,不惜其利而誘販夫,大國之善為術,不惜其利而誘大商,此與商賈共利取少致之術也。”
意思就是,商人向國家交稅令國家富有,國家也應該把錢拿出來與百姓與商人同用,而不能將這些錢在倉庫之中‘積為朽壤’。
這樣的話,會鼓勵商人納稅。
這筆錢,是沒人敢貪的。這也是宋朝鼓勵行商的一種措施,一旦發現這筆錢被貪了,是會有大麻煩的。
其實,聯合會還有兩份股東,一份是陳州府府衙的,一份是河間郡王趙從道的。
隻不過,這兩份股東的分紅是在座的眾人不能過問的。
所以,鄭士曹便借著剛才的話提醒荷花要儘快往府衙送分紅。
荷花知他好意,便微微點頭,“多謝士曹提醒,明日我就去領。”
到第二日,荷花與顧成先去將今年的分紅送到葛鳴的手中。
荷花不是個蠢人,在給葛鳴分紅時,就將他應得的那一份給遞了過去。
葛鳴收下,覺得荷花這個小娘子很有意思。
待荷花走後,打開看了看今年的分紅,隻覺得咂舌,“分紅竟這麼多?”聯合會他也去過幾次,事關錢袋子衙門上上下下都很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