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年笑笑說:“您還記不記得我最開始在寸島做快遞的時候,孫老板給我每一個快遞補貼了兩塊錢?看起來每一單送往寸島的快遞他都要損失一筆錢,可是孫老板更開心啊。”
“哈哈哈。這倒是。寸島的快遞量又少,把快遞送到寸島又麻煩。小孫是花錢買痛快。”
“是的。尺縣縣城雖然說人口比較密集,但是除縣城以外的其他區域其實是地廣人稀的,還有不少像寸島一樣的海島。我們花點兒小錢把快遞分包出去,然後集中精力來解決縣城的配送問題,其實還是劃算的。”
“你的意思我懂了。這我得好好的算計算計。”
齊年接著說:“初期呢,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做,但是我覺得如果要把這些快遞員的資源利用到最大化的話,一定需要一個信息係統。總部雖然也有快遞員搶單的係統,但是我覺得那個係統並不是很完善,而且對快遞員的吸引力並不大。我們要做快遞員的係統的話,一定要結合本地特色、做本地服務。”
“做信息係統就有點兒超出我們的能力了。”
齊年說:“趙總,剛開始並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功能。而且這個係統的延伸性是很強的,並不是一個快遞服務功能。您還記不記得當時我們在寸島做快遞的時候,那個‘最美快遞員’田雙雙的工作?她做的事情完全跟快遞沒有關係,她是在寸島上培育一些有網上購物習慣的消費者。也就是說幫助我們這個快遞業務打通了上遊業務。消費上來了,那麼快遞量自然就上來了。”
齊年繼續向趙老板解釋他所構想的信息係統。
按齊年的想法,快遞係統用於支撐快遞員的日常行為。隻要快遞員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隻要係統的支撐力度足夠,那麼就可以依托快遞員與客戶的大量接觸機會在係統上疊加增值服務的功能。
“這我得好好的算計算計。”趙老板聽了齊年關於信息係統的建議,不置可否。
齊年說:“有了這個同盟,有了這個係統,就可以削弱捷音快遞在尺縣的競爭力。咱們迅電快遞雖然是尺縣快遞界的老大,但是捷音快遞的體量也不小。這次捷音快遞吃了大苦頭,我們就應該乘勝追擊。如果這次不把捷音快遞乾倒,捷音一旦緩過來,又會以我們為敵。”
“那肯定的。”
“而且以梁朝雄的行事風格,他絕對不會是正兒八經地和您正麵競爭,這人什麼陰險手段都使得出來。您看這十幾天來對我這麼一個快遞菜鳥、對我們這麼一個小小的快遞網點,他使了多少陰招啊?他如果要對付您的話,您可以想象他使的招將會更猛烈更陰險。這樣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一定要儘快把它消滅掉。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趙老板一邊踱步一邊摸頭:“這我得好好的算計算計。”
齊年把自己想法向趙老板和盤托出。他也知道趙老板一時半會兒消化不了。因為要實施齊年的這個徹底擊垮捷音快遞的計劃,需要調動的資源很多,而且留給他們的時間十分有限。
“雙11”高峰期雖然結束了,但是接下來12月份還有“雙12”、1月份還有“年貨節”,還有傳統商家看重的聖誕節、元旦、春節,這些大大小小的節日都是對快遞公司的考驗。百忙之中能否騰出手來進行這種臨時的布局現在還不知道。而且就算是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完成布局,實際的成效有多大也不可知。
但齊年認為這是天賜良機。在控製好風險的前提下,完全值得一試。
萬一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