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齊年認為這裡麵是有文章可以做的。首先,場地、車輛是可以複用的。有沒有空餘的場地?能不能把場地不夠的公司的分揀放到場地有空餘的公司去完成?車輛的使用時間、裝載率有沒有提升的空間?采購省錢還是租賃省錢?設備也是如此。
人員的工作是不是飽和?後台是不是充足的人力進行管理?
這些都是可以從精細化管理的角度去挖掘的。
隻要成本降下來,價格就可以降下來。這才具備競爭的實力。
其次就是增值服務與服務質量。齊年把之前他接管縣城網點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大家又樂又憂。
樂的是齊年祭出的“美女攻略”已經成了仞市儘人皆知的事件。能不能效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憂的是服務質量又是以提高成本為前提的。快遞員雖然是按件計工資,但是他們自己卻是按時間來算自己的人力成本的。你讓他做快遞的情況下去提供微笑服務。那得心態多好啊。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無論總部的要求也罷,還是自我意願也罷,各家公司其實都嘗試過。最後不了了之的原因還是因為成本。如果有一笑額外的“微笑”津貼,那什麼都不用說了,讓我笑多久就笑多久,讓我對誰笑就對誰笑。
半天的會開下來,齊年隻覺得很累。不是體力累,而是心累。
自己身體力行的這些舉措,大家都覺得難,試一試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淺嘗輒止。
對於困難,齊年一直都認為是件好事。困難就是瓶頸啊。如果被困難難住了,你就無法突破瓶頸;隻有戰勝了困難,你才可以屹立在勝利的高峰欣賞落敗者的百態。為什麼不試、不堅持呢?
現在齊年也能理解了,為什麼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執行者就推行不下去。後麵的會議,齊年基本上也不說話了,隻是看著眾人吵吵嚷嚷。
捷音快遞的進攻其實是有章法可循的。他們的策略放到一個大盤子裡來看,其實就是攪局。何謂攪局呢?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讓你首尾難顧。
具體的做法是,捷音快遞把所有的精銳、所有的資源集中起來,今天對付這個縣,明天對付另一個縣。四處點火,點完就走,絕不戀戰。就像田忌賽馬一樣,始終用上馬對下馬,絕不碰對方的上馬。
這讓齊年想起一個著名的案例來:曹操手下有一位名將叫於禁。《三國演義》把他列為曹操的五虎將之一。有一次夜間軍營中發生動亂。於禁不知道亂從何來,於是立在軍營正中下令:“不得喧嘩,亂動者斬。”很快,那些製造動亂的人就被找到了。
這就是以靜製動的實例。
齊年提的建議,都是長遠之計。而捷音的攪局式的打法隻是短期的戰術,並不會傷害市公司的元氣。所以齊年建議不必管捷音的打法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抓緊時間修練內功,把管理、成本的問題解決掉,讓自己真正成為競爭強手,不至於始終受製於人。
然而,卻沒有人聽這些。
無數次的會議、無數次的宴會之中,觥籌交錯之間,齊年卻品出一種“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味道。
從那時候起,齊年一直在反思如果由他來經營市公司,該做哪方麵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