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威力在迅電快遞和捷音快遞這兩個主要競爭對手之間發揮了巨大的效力,而迅電快遞更勝一籌。
在兩家公司競爭最激烈的況下,不僅o2o公司倒戈,而且連其它的快遞公司也投向了未來的霸主迅電快遞一方。共配業務在其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所謂共配業務就是打破快遞公司的界線,與競爭對手共享轉運中心、共享車輛、共享網點和快遞員。這與齊年在尺縣搞的快遞同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一次齊年取得了迅電快遞總部的支持,按齊年的建議將仞市變為試點區域,把迅電快遞的資源開放出來給同行使用,同時也可以共用同行的相關資源。
齊年先是和體量比較小的快遞公司合作。因為這些快遞公司的優勢資源有限,一直在迅電快遞與捷音快遞這些巨頭的夾縫中生存。齊年把自己的資源開放給他們,相當於給了他們一條活路,由苦苦支撐的艱難局麵變成了盈利的狀態。在這樣的激勵下,其它的快遞公司也加入進來,結成了同盟。
在迅電快遞與o2o公司合作之後,齊年又把o2o公司的資源共享出來給這個新的快遞同盟使用,使得同盟發揮出1+1大於2的效果。在這個自然形成的同盟體的作用下,捷音快遞不堪一擊。這與尺縣的快遞同盟其實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同盟體有成本的優勢,使價格戰趨向同盟體傾斜。隻花了三個月,捷音快遞就由盈利轉為虧損。
這是個危險狀態。市場占有率每天被同盟侵蝕著,最差的況下捷音快遞的市場占有率掉到了第三位,隻占15%左右。
正當捷音快遞陷入焦灼之時,卻意外地接到了齊年伸出的橄欖枝,讓捷音也加入他們的同盟體。
最開始捷音快遞內部還有不同的意見,有些人想做最後一搏,但是顯然這個局麵就像是霸王項羽被困在垓下一樣,十麵埋伏、四麵楚歌,況完全沒有任何轉機,最後隻好放棄抵抗,同意加入同盟。
自加入同盟之後,捷音快遞原本的優勢就全然發揮出來了。本來捷音快遞的網點覆蓋率就比較高,所以相對除迅電以外的其它快遞公司而言天生擁有成本優勢。在同盟內公平競爭如魚得水,市場占有率很快就恢複到了第二位的水平。
在行業內的競爭問題解決之後,齊年又想解決行業外的競爭問題。迫於電商與o2o對快遞公司的雙重壓力,快遞公司在成本逐年上升的況下收入卻在逐年減少。從總部到加盟商紛紛感覺子過得不如以前愜意。
儘管總部看出來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個利潤率相對較高的新興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麵臨利潤率降低以及重新洗牌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商業模式創新與行業自我改善兩方麵著手。
但是迅電快遞現在已然是國內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每年有幾十億業務量、幾百億業務收入。想做革命的變更一是沒意願,二是擔心牽一發而動全,影響到根本。
“但是這樣下去不是相當於……”齊年並沒有把話說話。
“相當於等死對吧?”戰略部的事事笑著替齊年補充道。
齊年點點頭。
“改變有可能是找死,不變有可能是等死。兩種都是死,但是前者死得快,後者死得慢。如果你處在我們這個角色,你會給公司提什麼樣的建議?”
“我理解你們的難處。兩者都難。公司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按道理來講應該率先在行業內做出變革,但是做變革又沒有變革的意願,還擔心萬一變錯了就連行業地位都丟掉了。所以,寧可慢一步,讓彆的公司去試錯。等變革的方向和效果清晰之後再將所有的資源全部押上。這樣最安全。”
戰略部的同事點點頭:“齊年有想法,這很好。就像您在尺縣、仞市做的快遞同盟和共配一樣。您可以用您的資源來做嘗試,但是總部層麵不會那麼快就有明確的建議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