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裡,病人對看病的流程不滿意,可是醫生滿意嗎?護士滿意嗎?他們也不滿意。aisuren既然大家都不滿意,為什麼不去改變醫院的流程呢?”
“醫院的投資人滿意呀。”田雙雙馬上說。
“也未必。”齊年搖搖頭,“當醫院的流程改變了,帶來的是行業的變革。就像豐田和特斯拉一樣,也許會度過幾年艱難的調整期。但是調整期過後,投資人就會獲得遠遠超過預期的回報。這就像一個心理學實驗一樣,你是願意現在就吃一顆糖,還是願意等十五分鐘之後吃到兩顆糖。你的耐心等待可以為你帶來更大的回報。”
“聽起來倒是很有道理。”
“當然有道理。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研究過這個現象,而且他們還跟蹤了研究對象幾十年。其實延後獎勵、延後快樂,換一個角度理解不就是自律嘛。生活自律的人一定能把生活過好,事業自律的人事業也不會太差,除非是運氣不好。精益管理也是一種自律行為,它是把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作為日常的行為。像吾日三省乎己”一般踐行。”
“你這幾句話說得很好。以後去做管理培訓班,請你來當講師倒是不錯。”
“我就不當講師了。如果真需要講師,我倒是可以請幾個老師來坐鎮。他們對企業管理還是很有研究的。”
“嗯嗯。精益思想聽起來確實有意思。還有彆的嗎?”
“那就多了去了。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費、提高效率。消除浪費的結果也必然會提高效率,對吧?這是一脈相承的。所以精益思想就專注於浪費這個問題上,研究相同的條件下如何產生更多價值,或者相同價值的情況下如何減少資源。這個資源也包括時間。拿我們快遞來說明就更明顯了。一件快遞上如果產生一毛錢的浪費,一年如果送一億件快遞,那麼就浪費了一千萬。”
“是的。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死摳單件成本,就是因為合並起來看就太嚇人了。”
“精益思想的另一個核心是以終端消費者為中心。我們常常說以客戶為中心,到底誰是客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精益思想的定義很明確,客戶就是終端消費者。比如對我們快遞公司來說,加盟商是我們的客戶。但是精益思想不這麼認為,它還要將產業鏈延伸下去,一直到找到最終的客戶為止。比如一支筆,是母親買給小孩用的。母親是客戶還是小孩是客戶?”
“這麼說的話,就應該是小孩。因為筆是小孩在用嘛。他是終端消費者。”
齊年笑道:“再猜。”
“二選一還猜的話,那就是母親羅。”
“為什麼呢?”
“因為母親下的單?”
齊年點點頭:“這隻是一個方麵。對於快遞公司而言,我們會關心商品是什麼、會關心商品給誰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