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說話的不是演員本人啊!”
“原來這個海灘是個背景啊!”
“原來這個道具是做出來的啊!”
如果說視頻的原片是醜小鴨的話,那麼後期製作完成之後簡直就是美麗的白天鵝。
不過,在視頻製作工作室的體驗還起到了一些相反的效果。
因為吃晚飯的時候,一個學員就說:“這個工作室那麼厲害,其實也並不需要我們長得有多好看,演得有多好嘛。反正最後也會被他們修改得完全不一樣。”
田雙雙解釋說:“那可不一樣。後期處理還是挺花時間的,也很花精力。演員們演得順利的話,一分鐘的視頻內容可能隻要十分鐘就演完了,可以下班了。可是把原片交給視頻工作室,可能需要一個人花好幾個小時才能處理完。修改的地方越少,他們的工作量就越少,成片出得越快。所以,還是需要演員底子好。又要好看,又要有演技。”
“這倒也是。不過,我怎麼覺得有些好失望啊?”那個學員說。
樁子說:“你失望什麼?失望最後視頻裡出來的那個人不是你?”
那個學員點點頭:“是啊。我看剛才視頻工作室把我的視頻修得都不像我本人了。”
樁子說:“那些電影大片兒,裡麵的人哪一個像演員本人呢?不都是視頻處理出來的嘛。你想想啊,你自己發在朋友圈裡的照片,還不都是美顏出來的嘛。什麼磨皮、瘦臉、大眼睛之類的。”
“哈哈哈。這倒也是。”
這些剛剛從島走出來的青年男女們,雖然經常在島外看到形形色色的風景,然而他們大多隻是遠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這一次的體驗對他們而言是新奇的,也是具有衝擊的。
他們頭一次了解到外麵世界的那些光怪陸離,離自己原來是這麼近。
即便是那個有演出天分,似乎對外麵的世界了如指掌的樁子,其實對島外的世界也是全然無所知的。
對於寸島的年輕人而言,能走出去,想走出去的人,早就走出去了。他們是留在寸島的年輕遺民。
當初齊年開始做快遞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被這些年輕的遺民所觸動。他希望可以幫助他們,讓他們有所改變,繼而可以讓自己的家鄉得以改變。
推薦下,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一個地方的改變在於人的改變,一個人的改變在於他的思想的改變。
其實,這次實習並不需要一周的時間。但是齊年讓陶思婭給了這些年輕人足夠的時間,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外部的世界,從而改變他們的思想。
當然,一個人的思想不是那麼快就能改變的。齊年知道與其教授,不如讓其自我領悟。就像他當年高中、大學那樣。他的勤奮並不是因為老師的循循善誘,而完全是在於他的自悟。當一個人能夠看清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運行的規律的時候,接下來該做什麼、該怎麼做,就是自己的選擇與努力了。
當年,齊年深知自己對這個世界了解得還太少太少。他也知道自己一個人不可能了解得足夠多、足夠深。這就是他身邊的這些小夥伴存在的意義,這也是團隊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的力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