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適得其反?(2 / 2)

心中一陣感動,都說族兄為人薄情寡義,殺人如麻,沒想到,他為了自己,不惜渡河進攻洛口,生有兄長如此,夫複何求?

陡然間,內心不禁驚恐萬狀,兄長為了營救自己,不惜與洛口匪軍撕破了臉,匪軍會不會斬了自己祭旗?

腦袋貼近牢門,想要看清外麵景致,卻見獄卒站得筆直,望著洛口東方,靜默無言。

王子信不解,遂叫來獄卒,想要賄賂對方偷偷釋放自己,卻見對方雙目通紅,對自己似有深仇大恨一般。

“想屁吃呢!朝廷軍隊若是敢來洛口,將軍定會殺的你們片甲不留。”

隨後,獄卒便將洛口今早發生的事,簡單講述給對方聽,王子信登時警鈴大作,暗道不好。

對方明顯是在收買人心,自己麾下兵卒若是看到,能有幾人能夠抗拒?想到這裡,雙腿發軟,再也站不起來。

長孫輔機立於人群,情緒猶如驚濤駭浪,這段時間,看似融入了李紹恭的圈子,實則隻有他知道,李世民是他永遠無法繞過的一座大山。

他認可李紹恭的才能,欽羨對方的謀略,今日之前,他百思不得其解,少年在洛口就算作出一些政績,偷襲襲擾勝過幾場小仗,也不至於讓洛口數萬軍民奉若神明。

直到此刻,他才徹底明白,原來,少年之所以被人推崇,根源並非因為才華和謀略,而是來自於他的個人魅力,來自於他對人性的透徹刨析。

一個能給所有人帶來希望,又能放低姿態,痛百姓之痛,樂百姓之樂,設身處地為旁人考慮,如何不被人所擁戴?

一直以來,總感覺自己與洛口軍民之間,有層似有若無的鴻溝,此刻豁然開朗,原來,這道阻隔是推心置腹,是坦誠相待。

想到老友的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紹恭或許不知道這句話,但是卻將這句話執行的非常徹底。

人群之中,還有兩人並肩而立,一人來自於薛德音軍中新卒,他名叫王仙芝,家中行商,算是小有家資,母親去世後,父親續弦另娶,此後,他在家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身旁的少年,正是數日前落風坳運送糧草輜重的少年兵卒,他叫朱四郎。

兩人被擄之後,就被李紹恭深度洗腦,隨即改換門庭,特招進入大雪龍騎,成為李紹恭的親兵。…。。

兩人對視一眼,內心翻江倒海,就算族中長老或官老爺長逝,也無法比與眼前場景相提並論,所謂風光大葬,也不過如此。

兩人心中奮激,豔羨不已,有朝一日,自己若能如此,也不枉來人世間走這一趟。

洛口東城!

丘坡之上!

“兄弟們呀麼...”

“呼嘿!”

“加把勁兒呀麼...”

“呼嘿!”

李紹恭挽著袖子,站在隊伍前方喊著號子,他喊一聲,眾人便跟應答一聲‘呼嘿!’

坡下,眾人抬著碩大的石碑,正在艱難爬坡。

山坡上修建了一座不算很大的茅草廟宇,他們運送的正是李紹恭命人篆刻的忠烈碑。

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有一群無名英雄,曾在這裡拋頭顱灑熱血,為守護一方平安,獻出生命和青春。

記事碑銘被立在廟宇中央,洛口的真正大戰尚未到來,接下來的大戰還會死人,需要被記錄的內容和勇士的名字會有很多,必須留出足夠的位置。

之所以先行樹碑,也是想提振士氣,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隻有瓦崗軍士氣鼎盛,接下來的大戰才能少死人。

能夠樹碑立傳,所有人都該夢寐以求,李紹恭卻發現兵卒的興致並不甚高,普遍有些心不在焉,心下不禁好奇。

今早送彆戰友感同身受?以至於情緒不高?

還是因為彆的什麼?

軍中的消極情緒一旦蔓延,很容易影響士氣,今日拂曉起床,忙活半天總不能落得如此結果吧?

白四黑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