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攻守之道(1)(2 / 2)

北唐 蠶室廢人 5835 字 2個月前

“懂得開倉放糧收買人心的小卒,你們誰見過?”

“折掘家最然厲害,卻畢竟是遠來的客軍,中原的皇帝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吞並延州的,府州的力量已經太強了,強得令汴梁的皇帝都有些害怕。折從阮再厲害,也不敢公然頂著延州士族百姓和汴梁朝廷方麵兩重壓力公然奪高家以自為,而這個李某便不同了……”

“兵變不是被平息了麼?”

拓跋彝林插話道。

“可是我們誰也沒看見,誰也不知道這場兵變究竟是如何開始如何結束的,這個李某竟然能夠打開府庫放糧,這可不是一個赳赳武夫能夠想到的事情啊,他背後有沒有人暗中支持?延州軍民對此人究竟怎麼看?他有沒有取代高家出鎮延州的可能?這些,都是我們要擔心的……”

“即便此人取代了高家,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吧?”

拓跋彝林遲疑著問道。

拓跋光琇搖了搖頭:“阿叔,我害怕的是延州方麵再出一個強敵……高家暗弱,高允權又不知兵,隻要此人掌握延州,彰武軍便對我族沒有任何威脅。為了自己的利益,他甚至可能拖折從阮的後腿,暗中幫我們的忙。隻要高家還是延州的藩鎮,我們便永遠不必太擔心來自於南線的威脅。但是若高家倒了,新的延州藩鎮是否還能夠仍然這麼好想與?漢人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萬事都要想在前頭,未雨綢繆,這才是我族興旺達之道……”

他喘了口氣,道:“關於這個李某,還有彆的甚麼確切消息麼?”

褚微言想了想:“還有一些都是未經證實的傳聞,據說此人曾經當街殺人,延州有些老百姓用他的畫像糊了代替門神;還有人說此人因為殺了一個隊頭,自己才做了隊頭,因為殺了一個指揮,自己才做了指揮……”

“不懂……不懂……”

拓跋光琇連連搖頭,“關於這個人的消息太少,沒法判斷,沒法琢磨,但是我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延州方麵隻怕要出事。”

他抬起頭對拓跋彝殷道:“家主,我們得加緊提防,既要提防關中的折掘家兵,也要提防延州再出一個大敵……”

拓跋彝殷兩隻眼睛注視著他,溫和地問道:“以光琇看,我們秋季的出兵,還要不要繼續呢?”

拓跋光琇深吸了一口氣:“還是是要打的,但是有一個前提,我們得先摸清楚蘆子關和魏平關的虛實。那個姓李的既然被任命為蘆子關巡檢使,為何沒有率軍前往蘆子關?”

褚微言尷尬地一笑,卻沒有回答、??拓跋光琇歎息著道:“為了秋季出兵能夠安心,家主,即便損失些馬匹,我們也要在近期摸一下兩關的防衛虛實,不能留下這個後患。即便暫時不理會那個姓李的,我們也得摸一下折掘家的底!”

拓跋彝殷點了點頭:“我方才一直在想,折家的主力究竟應該在哪邊?按照延州方麵的情報,既然那個李某受命為蘆子關巡檢使,那麼折家兵自然就應該是在魏平關了,隻是為何兩關都打著折家的旗號,難道那個李某隻是接受了委任,卻並未真正赴任?以至於折德源必須要分兵駐守兩關麼?”

拓跋光琇道:“家主,高允權任命那個李某為蘆子關巡檢使,以高氏的為人,這個任命頗為詭異。他已經棄守蘆子關許多年了,如今怎麼突然間又想起來要守了?再想想年前那場模模糊糊的兵變,我以為高家是最終和這個李某達成了某種妥協,高家明顯是拿這位兵變主謀沒有辦法,這才任命其出守蘆子關,一方麵將其調離州城,另一方麵則是要置其於險地。想讓此人和我們拚個兩敗俱傷,而蘆子關乃是戰略要衝,比魏平關離延州近得多,按道理說,折家的主力應該駐守在這裡。因為蘆子關一旦失守,我族幾個時辰之內便能夠兵臨延州城下。”

拓跋彝殷點了點頭:“若是從用兵而論,折家主力應該部署在蘆子關,隻是這個姓李的被任命為蘆子關巡檢使,難道他能指揮折家的人?”

“不可能——”

拓跋光琇搖著頭否定道,“借折家的兵和自己一起守關,這倒還有些可能!”

拓跋彝殷沉吟道:“折家的主力究竟在哪邊,不試探著打上一下終歸不知道……”

“不能坐視他們將關防修好……家主……得毀掉這兩座關城……”

拓跋彝殷將目光轉向了阿羅王:“阿公,您老人家以為呢?”

阿羅王乾脆利索地道道:“打——!”

拓跋彝殷點了點頭:“那便這麼定下來,我明日便與野利容賴和房當扈特商議,撥給他們五百頭羊,讓他們各出兵馬一溜,野利家攻蘆子關,房當家攻魏平關,光遠率夏州本部五百騎兵進駐青嶺門監戰,以為後援……”

拓跋光遠當即笑容滿麵地起身領命道:“領命!”

拓跋彝殷轉過頭對褚微言道:“春秋,你立即安排人手,打探那個李某的來曆。此人的出身、年紀、武藝、履曆都要弄清楚,一個月內,我要知道此人的一切……”

“在下領命,請家主放心!”

褚微言離座領命道。

——————————————————————————————————————————??謝謝編輯們的強推,二更了,呼喚推薦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