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汴京的客人(3)(1 / 2)

北唐 蠶室廢人 5276 字 2個月前

文質老弟,你將老夫這尊菩薩請到延州來,不是來說的吧?”折從阮撚著胡子,向騎著馬與自己並肩而行的李彬笑眯眯說道。

李彬頓時語塞,剛才說得極流利的客氣話此刻再也說不出來了。

其實李彬自己也沒有想過把折從阮從三水請到延州來具體能夠幫上什麼忙,隻是汴梁方麵的六宅尋訪使讓他心中感到有些不安。李文革現在雖說在延州境內基本上已經屬於無人敢於招惹的角色,但是放眼天下他這種級數的軍頭實在還有些拿不上台麵。高家數代人的苦心經營,基本上又統合了九縣之內的文武貴庶諸方勢力,這才換來了朝廷的認可和割據的局麵。李文革雖然在短時間內將文官和軍隊兩大係統或打或拉爭取了過來,但是畢竟崛起時間太短,這個劣勢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彌補的。

延州境內或許都已經對這位隻身平亂當街殺人的孤膽英雄知之甚詳,但是周圍的州縣對他的印象卻不過是個在年前曾經動過一場兵變的小兵痞罷了。汴梁方麵更是不了解此人的底細,兩府大臣和皇帝甚至可能一直都在納罕是從哪裡蹦出來了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頭。

此次張永德來延州,除卻高家父子上表的因素之外,恐怕皇帝想看看這個銅頭鐵臂的猢猻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角色才是真的。若是張永德等人將李文革定位為一個在彰武軍中頗掌實權地軍官倒還不錯。汴梁方麵會認真考慮未來是否有要和此人打交道的可能;然而若是張永德將李文革定位為一個殺人放火破壞社會和諧的恐怖分子,事情便麻煩了。

雖說這年頭處處都在起反八方均有人割據,但是作為代表四海正朔的中央政權而言,還是希望地方上能夠安定一些,不要鬨出太大的亂子。因此就算張永德沒有給李文革定性為恐怖分子,僅僅是把他說成是延州的不安定因素也是受不了地。

可是李文革做的那些事情……實在很難讓人認為他是個安分守己的人……

正因為自己想不出好辦法。李彬才不得不將折從阮這尊大神請到延州來,他的想法其實和高允權類同,既然局勢已經很亂,亂得脫出了自己的掌控,那就索性將局勢攪得更亂,讓對方同樣掌控不了局麵。相比之下,自從進關中以來便一直與自己保持著良好關係的折家無論怎麼看傾向自己一派的可能性也還要多一些。

話雖如此說,折從阮老頭子此刻直通通問出來。他還是覺得有些難於回答。

斟酌來斟酌去,李彬不覺一笑,與其遮遮掩掩欲語還羞,倒不如開門見山把話說清楚,折從阮縱橫捭闔了一輩子的人,其中地利害關係想必是早已了然於胸了,自己就是說得再委婉動聽,也並不影響實際問題。[?超多好看小說]

想到此處他哈哈一笑道:“侍中既然是菩薩,神通廣大,自然知道我等凡人肚腸裡這點些許小事。還用李彬明言麼?”

折從阮微笑道:“自家知自家事,老夫願意和你李文質打交道,實在是因為看不上高家那種小裡小氣的行事,痛快人說痛快話,文質若是有意延州藩鎮,老夫不吝助一臂之力!”

李彬連連擺手。帶著笑意道:“侍中明知李彬不是那塊材料,無須出言試探,彰武軍節度使的重擔,我這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可是挑不起來,還是罷了吧!”

折從阮輕輕搖了搖頭:“你是目光長遠啊……以你李文質在延州經營的這許多年,如今又有了軍頭們地支持,做個節度使又有甚麼大不了的?不過你也就比老夫小幾歲,為了兒子和族人設想。你不做這個節度使也是情有可原的,你是個聰明人啊……”

折從阮這話正好說中了李彬的心事,他自己已經無所謂了。然則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兒子李經存未經世事。是個任事不懂的書生。自己活著地時候還不打緊,自己一旦死去,這個兒子是萬萬挑不起延州節度的擔子的。到時候李文革也好其他人也罷,強勢上位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雖說李彬覺得一李文革的行事風格,不會把事情做得太絕;然而世事難料,這年月節度更替大多殺戮連連血流成河。李彬已經是半截黃土埋腰的人了,實在是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當下他也不再說廢話,直通通地道:“不滿老侍中,延州文武如今已經一致議定,推舉蘆子關巡檢使宣節校尉李懷仁出任彰武軍節度使兼知延州事。若是侍中肯助我等一臂之力,便足敢盛情了!”

聽了這話,折從阮沉默了片刻,緩緩問道:“文質老弟,這一路走來,見了不少在路邊砸石頭地人,這些人都是流民麼?”

李彬點了點頭:“正是!”

“這些人在做甚麼?”

“哦,李懷仁將這些民夫組織了起來在修路……”

折從阮捋了捋胡須,微微笑道:“這位李軍頭還真是有意思……”

他斜睨了李彬一眼:“外間傳言,這位近幾個月來名震九縣的巡檢使,是出自文質老弟府中?”

李彬點了點頭:“不錯,李懷仁去年還不過是我府內的一個家奴,乃是前年年底我在大路邊救下的……當時他已經瀕臨喪命,我讓人救下了他,收了他在府中做奴才。原本也沒有看出他有甚麼過人之處,去年八月延州兵變,我受命上街平叛。其時府內的奴才們一個個膽怯之極,沒有一個敢跟著我出府……隻有此人站出來願意跟隨。初時我見他身材弱小,也沒指望他能有甚用處……”

折從阮點了點頭:“人不可貌相啊……”

李彬笑道:“侍中說得是。此人竟然是個將軍材料,這卻是我始料未及之事……”

“……將相本無種,王侯自取之……”折從阮輕聲吟道,隨即一笑:“這在當今也不算稀罕事吧,文質老弟府內可謂藏龍臥虎了……”

李彬連叫“慚愧”,折從阮又問道:“這位李巡檢既然打了打勝仗。為何不向節度府報捷啊?”

李彬失聲笑道:“去年年前那場兵變,他與高侍中父子結下了死仇,怎麼可能向高侍中報捷?”

折從阮搖了搖頭:“打了勝仗,總歸是要向上報捷地。更何況這是延州近些年來的第一場大捷,高侍中再糊塗,也不會平白錯過這麼一個向朝廷表功的大好機會地。再說,縱然不向節度府報捷,由你李文質直接向朝廷報捷。豈不便當?”

李彬哈哈大笑起來:“侍中,下官不是向你老人家報捷了麼?”

折從阮微笑道:“某不是朝廷……”

李彬揚起頭,十分瀟灑地道:“侍中比朝廷

…”

折從阮騎在馬上,愜意地伸展了一下四肢,笑眯眯地道:“承蒙文質看得起老夫。不過老夫醜話也要說在前麵,要老夫上表推薦這位李巡檢做節度使無妨,隻是老夫也還要先考量一下這位將種的斤兩。折家沒有覬延州的野心,但是折家還指望著延州方麵能夠拖住拓跋家一條腿呢……嘿嘿……文質老弟,雖說要看你地麵子,不過究竟如何。還要等老夫見過這位李巡檢才能下定論啊……”

……

第二次蘆子關之戰,拓跋家在關前扔下了七十一具屍體,若不是沈宸最後率隊突擊敵軍側翼那一家夥,這次落到延州軍手中地充其量也就是城上的六具屍體,其餘的便要被黨項人運回去了。其實這一次不比前次,丁隊和乙隊兩個隊陣亡戰歿的戰士加在一起是二十九人。有七人受傷,其中四個重傷,即使經過救治不死,也將落下終身殘廢。

這個交換比還是令李文革很滿意的,這種狀況意味著,隻要延州擁有一千強兵,定難軍將再難越過蘆子關一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