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你的答案》引爆三中(2 / 2)

張潮戀戀不舍地閉上了嘴。來自2024年的他當然知道,在2004年,媒體資源有多難得。哪怕隻是一個縣電視台,也不會輕易把鏡頭對準你的。

他在原本的時空中,就有個不經常更新的視頻號,他時不時錄點教學視頻給自己宣傳招生。但是觀看量甚為寥落。

不過他沒忘張婷還在旁邊,對葉卓穎介紹道:“這位就是我說的張老師,她真的是位非常優秀的語文老師。你們也可以采訪采訪她。”

葉卓穎轉頭一看,是位麵容姣好、身材凹凸有致的美人,馬上發出了邀約:“張老師,您願意入鏡接受一下采訪嗎?”

張婷猶豫了一下,還是拒絕了葉卓穎的好意,道:“我覺得學生的成績就是老師最有力的言語。您采訪張潮就好,我就不喧賓奪主了。”

葉卓穎暗叫可惜,“學生的成績就是老師最有力的言語”,多出彩的一句話,這麼說怎麼不多說點呢?新聞不僅要有真實性、時效性,也要有傳播性——有這麼一位美女上鏡,無疑會增加一些曝光度。隻是不知道她為什麼不肯在鏡頭前露臉。

到這時候,采訪也正式結束了,恰好放學鈴聲也響起來了。葉卓穎和攝影師在收拾設備,在場陪同的一位副校長和教務處主任,則邀請他們到學校食堂的小包間吃個便飯。

這時學校廣播的聲音也傳了進來,清脆明快的女聲,一聽就是蘭婷:

“各位同學,中午好。今天我們廣播站要為大家帶來一個特彆節目,就是由我校高三(2)的張潮同學原創、高三(9)班的宋詩語同學演唱的歌曲《你的答案》,送給每個正在備戰高考的我們,也送給每個處於人生低穀又不甘平庸的我們。請聽……”

一陣低沉、似斷似連的吉他琴音從遍布學校操場、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的廣播喇叭裡傳來,一下就抓住了所有聽眾的心。張婷、葉卓穎和在場的老師、領導,不禁詫異地回頭看了一眼張潮。

短暫的前奏過後,宋詩語富有磁性的女中音開始演唱了:

也許世界就這樣

我也還在路上

沒有人能訴說

也許我隻能沉默

眼淚濕潤眼眶

低著頭期待白晝

聽到這裡,許多人都開始動容。尤其是一模成績不是很好,心情正壓抑的學生,更有共鳴。

但是很快,歌聲就從低沉中爬升,開始從穀底向上衝刺:

接受所有的嘲諷

向著風擁抱彩虹

勇敢的向前走

黎明的那道光

會越過黑暗

打破一切恐懼我能

找到答案

哪怕要逆著光

就驅散黑暗

丟棄所欲的負擔

不再孤單

不再孤單

……

宋詩語忘情地唱著,整個三中的校園都沉默地聽著,時間仿佛凝固了。

直到她彈出最後一個音符,師生們才從深深的沉浸和巨大的震驚中緩過神來。

這真的是我們三中學生自己創作的?

密密匝匝的討論聲讓整個學校像一鍋冒著細密的氣泡,將開未開的水,處處都在躁動,人人都想訴說著什麼,但是似乎又說不出什麼。

但很快,這種聲音就變成一陣又一陣年輕的歡呼聲。學生們終於沸騰起來了,他們用自己最樸實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激動——

拿著勺子,敲打手中的鋁製飯盒!

空空如也的鋁飯盒就像一麵麵小鼓,敲打聲彙聚成了一股巨大的波浪,席卷了整個校園。

這時不知道誰帶的頭,學生們互相對身邊的同學喊起了“加油”,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就連平時最矜持、最害羞的女生,也

鼓足勇氣,對身邊陌生的男同學喊出了“加油”。

一聲聲敲擊,一聲聲“加油”,在三中上空回蕩,仿佛是一個宣言,又仿佛為了即將到來的分彆。

葉卓穎震撼於這個場景,等聲音漸漸低下去了,才回過神來,連忙望向旁邊的攝影師,發現他早不見了。正尋找間,就看到攝影師氣喘籲籲地扛著攝影機一路小跑回來,一看到葉卓穎就說:“拍到了,2分多鐘,可能不夠用。”

葉卓穎道:“沒事,我們現在就補。”馬上把采訪話筒轉向張潮:“張潮同學,這首歌是你創作的?能談一談你為什麼寫這樣一首歌嗎?”

張潮隻好又嘚吧嘚地又說了幾分鐘,葉卓穎才滿意地放下話筒。又對身邊的副校長問道:“剛剛唱歌的那位女同學,介意‘借’給我們半天嗎?她唱得很好,可惜廣播喇叭的效果太差了。我想讓她到台裡的錄音室再錄一遍,作為這個專題片的背景歌曲。”

副校長自然求之不得,爽快地答應了。

葉卓穎隨後在校園裡又采訪了十幾位同學,問了他們聽歌的感受;接著又去了廣播站,見到了宋詩語,親自向她發出邀請。吃過午飯以後,直接帶著宋詩語回了台裡。

臨走前,葉卓穎特地又找到張潮,對他說道:“我想起你是誰了,三年前青雲山的宣傳片文案,就是你寫的作文吧?那次比賽賽後,我還采訪了你。”

張潮聽了一陣頭疼,望著眼前充滿知性美的記者,實在想不起來“二十三年前”的那次交集什麼情況了。不過人家釋放了善意,他當然不會拒絕,禮貌地回應了。

葉卓穎笑了笑,道:“你很不錯。希望後麵還有機會采訪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