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就有一個女編輯質疑道:“張潮同學,你這是坐地起價!我們出版圖書也是有風險的,誰能保證《少年如你》一定能暢銷?”
女編輯的話引來一片附和,有個男編輯也大聲道:“張潮同學,你這樣可就把路走窄了!”
張潮並不著急,而是掏出一個文件袋,又從文件袋裡掏出十七份厚厚的A4紙打印稿,分發給在座的編輯,並且說道:“這是我已經寫好的部分。我計劃在我博客上的連載,也止於這裡。後麵的內容,隻會在正式出版的書中呈現。”
眾編輯聞言立刻開始翻看,很快就沉浸入小說緊張、壓抑、殘酷,卻又帶著熹微的溫暖與希望的氛圍中去。
篇幅雖然不短,但是各位編輯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閱讀速度那叫一個風馳電掣,很快就把一疊稿紙翻完了。
最後的情節恰好就卡在程念與衛萊發生爭執,程念在情緒激動下,一把將衛萊推下樓梯處……
“下麵呢?衛萊怎麼樣了?”一個編輯顯然沉浸太深,不禁發問。
張潮神秘一笑,道:“那隻有拿下版權的才能先看到了。抱歉,這些內容還有一些沒有公布在博客上,因此我要回收大家手上的打印稿。”
斷章狗!
眾編輯心裡暗罵,但還是戀戀不舍地把打印稿交還給張潮,內心對《少年如你》的評價又上了一個台階。隻要後麵的水準能維持住,那幾乎可以百分百認定這會是一部現象級的青春小說了。
即使崩了,憑借前麵營造的熱度和口碑,賣個大幾十萬冊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下大家都麵麵相覷,明白話語權完全落入了張潮的手裡。
這時候,21世紀社的王喬山高聲說了一句:“諸位,想必大家準備的條件都達不到張潮同學的心理預期,也都彆獻醜了。張潮同學,你究竟要什麼樣的條件,快說吧!彆吊著我們啦!”
張潮點點頭,先解釋了一句:“不是我吊著大家,而是不說明白,怕大家誤會。好了,我也不藏著掖著,我的條件是——
至少15%的版稅,30萬冊的首印,同時小說定價不低於29元。”
“嘶……”所有編輯都倒吸一口涼氣,就連坐邊上的校長吳興雨都覺得自己聽錯了。
張潮道:“大家先彆急,我話沒說完。我也很感謝出版社對我的厚愛,不想讓大家承擔所有風險,所以這是一份對賭協議!”
“對賭協議?”眾編輯都不是玩金融的,對這個概念都很陌生。
張潮進一步解釋道:“是的。15%的版稅,是有條件的。如果《少年的你》在發行後18個月內的總銷量低於100萬冊,那麼版稅就按10%計算。如果高於100萬冊,那就按15%計算。
銷量在100萬冊以內的時候,可以先按10%結算;超過100萬冊以後,再把前100萬冊剩下的5%結算給我。後麵,就都按照15%結算。
而如果銷量低於30萬冊……我可以放棄我的全部版稅。”
會議室裡頓時像一鍋燒開的水,每個編輯嘴巴都動了起來,鬨哄哄的,完全聽不清在講什麼。最後還是一個老編輯的聲音高亢,如洪鐘大呂,震徹了會議室的天花板:
“張潮同學,你這可是開了中國圖書出版曆史的先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