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卒放牛牧馬,還能保護河南之地。
除開必要的核武威懾外,還有就是控製他們的經濟命脈。比如說,以後他們收割羊毛,秦國用糧食交換。隻要每年割羊毛,他們就能活的很好。
如此過個兩三代,燕趙降卒便會徹底歸心。反正白稷活的時間長,他有自信能看到這幕到來。
捫心自問,樂季這麼做真的僅僅隻是為了仇恨?
並不全是,他還想著權利。
黃庭堅聽得是臉色漲紅,秦國真的願意如此?
“本君如今為秦國國師,執掌秦劍。戎狄屢次踐踏中原,搶奪糧草,殘殺諸夏!本君焉能放過他們?本君隻要在一日,便不允許任何人破壞大一統格局。”
白稷為秦國鑄造了鋒銳的利劍,他便是執劍人。
王翦臨走前,將這把秦劍交予白稷。希望他能為秦國鑄造一把鋒銳的利劍,可震懾天下的神兵。現在,白稷做到了。
黃庭堅隻覺得有些口感舌燥,想去端水,右手卻因為顫抖無力導致水碗打翻。
“那其餘四國呢?”
“一步步慢慢來,屆時汝等自會看到。”
黃天瓊沉默了。
自下邳而來,沿途他們路過彭城。尋問過當地黔首,皆稱親眼目睹白稷施法取九鼎。甚至,在泗水河畔處還立了石碑。
最讓他們詫異的莫過於彭城發展。
彭城距離下邳並不遠,黃天瓊曾多次路過。
幾個月前,彭城算不上富裕。可在白稷的施展下,彭城發生了變化。草帽,鐵鍋,爐灶,豆腐……這四樣東西已風靡彭城。
有黔首甚至組了個灶台班子,專門幫城內豪商修葺爐灶。對方自備材料,包吃不說,還得給個幾十錢當工錢。
不論是秦人,還是韓人齊人……皆都可以。白稷通過這種方式,正在一步步消除六國宿怨隔閡。
至於六國勳貴,他們若是願意歸順秦國,未來興許還能拜相封侯。因為,秦國的版圖會變得很大……很大!沒有人治理,顯然不現實。
比如說項羽,他可以跑孔雀王朝作威作福去。隻要尊秦為上,納貢聽命,隨他怎麼折騰。甚至,秦國還可以出兵幫他。
也不用擔心會叛亂什麼的,屆時胖子按個按鈕,東方飛劍升空,一切也就都安靜了。
白稷清了清嗓子,他已經快編不下去了。
“汝為墨家巨子,可曾想過令墨重回顯學?”
“想!”
黃庭堅眼睛都紅了,用力的點著頭。他今年已有六十,須發皆白,卻時時刻刻想著墨家大義。他看的出天下大勢,卻無力阻止,為了避免戰火才想著出海東渡。
而現在白稷出山,注定秦國不會覆滅。
自然,墨家也不用走了。
“本君與墨翟為知己,也不忍見墨家沒落。這樣,本君正好要建造所私塾,爾可留下傳授墨經,還可傳授他們劍術強身健體。”
黃庭堅:……
隻看他苦笑著道:“多謝君上一番好意。隻是,老夫好歹也是墨家巨子,教稚生……”
“咄!此謬論也!正所謂有教無類,弟子越多未來墨家方能更壯大。”
看看人孔子,人家有七十二聖賢,三千弟子,都快趕得上一支軍隊了!出去混,報自己名號,誰敢對其不敬?
再看看墨家,之前也是顯學,弟子不少。現在倒好,自上至下三百來號人。
“本君要建造個比稷下學宮更壯觀的學府,百家並存,有能者皆可執教。”
“君上所言極是!”
黃天瓊也是用力的點著頭。
教稚生怎麼了?
從小栽培,才方便灌輸墨家思想不是?
白稷這擺明了是看關係,所以才讓墨家享受好處,彆人想要還沒有呢!
想想齊國的稷下學宮何等輝煌?百家爭鳴,著作不斷。就說陰陽學說創世人鄒衍,便曾留在稷下學宮。齊國也憑借稷下學宮招賢納士,成為中原霸主。
黃庭堅認真頷首,“也罷!英房和玉房,汝二人便留涇陽,傳授稚生墨家學說。”
樂季眼睛瞬間瞪直了,他隻是來打醬油跑龍套的,怎麼突然把他拉上來了?黃天瓊也就罷了,畢竟是外放靈子。他可是內傳靈子,還得好好學習呢。
“也行吧,勉強湊活。”
白稷不挑,沒忽悠來黃石公,忽悠來兩弟子也行。教導稚生也不用多高學問,識字就好。
黃天瓊要多尷尬就多尷尬,搞半天他是湊活的……
旁邊的淳於越對白稷更加佩服。前腳白稷才說了要開私塾,後腳就令兩位賢才留下執教。
嘶……
那以後會如何?
以白稷的名氣與能力,建造個超越稷下學宮的學府還真不算什麼問題。屆時若百家儘歸秦用,該是何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