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這其中複雜的電力調度,每一座發電廠應該出力多少,是提升功率還是降低功率,李青鬆仍舊交給了電力AI去做。
電力行業的克隆體們仍舊隻是起到一個監督、維護、決策的職責。
此刻,造完了這20座彈射基地,李青鬆便完成了在敵神星上的所有建設任務。
未來,不需要自己在這裡付出多少精力,源源不斷的資源便會自動飛過來。
此刻僅僅才幾天時間而已,便有上千個貨箱,總計上百萬噸貨物踏上了前往洛神星的旅途。
“該回去了。”
一聲令下,原本帶到敵神星的330萬名克隆體直接撤離了一半,再度回到了龐大的貨運飛船之中。
來的時候,這些貨運飛船滿載著建設所需要的設備。
此刻返航,飛船裡麵便換成了敵神星上出產的各種資源。
耗費幾個月時間,龐大的艦隊終於回到了洛神星這裡,李青鬆與克隆體們之間終於沒有延遲了。
沒有延遲,便意味著一些時效性要求較高、較為複雜的工作終於可以開始進行了。
“休息了這麼久,休息夠了吧?都開始乾活吧!”
在李青鬆的命令之下,龐大的建設再度開始。
全新的研究基地、更先進的研究設備、對工廠的智能化升級,等等等等。
但現階段,李青鬆的建設工作總是有些束手束腳,無法全力施展,工程進度也有些緩慢。
還是洛神星這裡本土資源產出不足的緣故。
不過沒關係,來自敵神星的資源補給很快就要到了。
一邊進行前期籌備工作,李青鬆一邊熱切的等待著。
一年時間緩緩過去。終於,在李青鬆幾乎望穿秋水一般的期盼之中,第一個貨箱終於飛到了洛神星這裡,並且無需外部乾預,自行準確的進入到了洛神星的環繞軌道之中,開始圍繞著
洛神星運轉!
到了這時候,工作就簡單了,無非是派遣一些專用的減速推進器附著到貨箱上麵,令其減速,然後運輸到洛神星的港口之中而已。
於是第一個貨箱便緩緩降落到了港口之中。開箱之後,箱體拿去回收利用——它們本身便是貨物的一部分,貨箱之中的一千多噸經過了初步提煉的氧礦,也迅速裝在了火車上,跟隨著火車一同呼嘯著來到了工廠之中。
第一個貨箱之後,是第二個,第三個……
一箱一箱的氧礦、甲烷礦、鋼鐵、鋁錠、銅錠、稀土元素、鑄造件、初級芯片、潤滑油、澱粉……
這一個個貨箱如同一條浩瀚河流般流淌到了洛神星之上,讓原本因為河流乾涸而陷入乾渴的眾多工廠再度恢複了活力。
李青鬆麵臨的資源枯竭危機,在這一刻徹底解決。原本受到限製,無法全力運轉和全力研究,暫時放緩進度的各種項目,也終於解除了枷鎖。
“終於能再全力以赴的推進科技發展了。”
李青鬆默默的感歎著:“那麼……該開啟第二級彆戰艦,也即金星級戰艦的研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