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真北道(1 / 2)

何希言站在應德書院的講堂中央,目光緩緩掃過台下的學生們。

這些年過去,應德書院的規模確實擴大了許多。

書院的占地麵積更大了,新建了幾座講堂與亭閣,藏書也比當年豐富了不少,連學生們的待遇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何希言的目光在學堂中停留片刻,心中不禁感慨:書院雖然發展迅速,可學生的數量卻沒有因此暴漲。

“畢竟,瑤河縣就這麼大。”他心中暗歎。

讀書人就大多集中在慕賢堂之中,現在兩家書院合並,也不能變出更多的生源出來,除非能夠把天霞縣的書院也兼並進來。

講堂內,學生們正襟危坐,目光或帶期待,或顯拘謹,靜靜等待何希言的開口。

身為瑤河的實際掌控者,這些學生從小便耳聞何希言的大名。

他的作為與威望,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記憶中。

雖然這些年何希言事務繁忙,來書院的時間少了許多,但他仍會抽空前來講授玄學。

畢竟他是正經的大派出身,無論是龐景還是彭離封,在玄門理念的深度與係統性上都遠遠不及他。

今天,他要講授的是一個重要概念——九天。

何希言站在講堂中央,背後的黑板上畫個巨大的宇宙星圖,一顆藍色的球體上,最外層被標注為“宗動天”。

講堂內的學生們坐得筆直,目光緊緊盯著他,唯恐錯過任何一句話。

他輕輕抬手,指向球體最外層的圓環,聲音平穩而清晰:

“九天,是靈氣的源頭,也是這個世界所有修士賴以修行的根基。我們常說靈氣充盈於天地之間,但它從何而來。九重天便是答案。”

“此為是宗動天。這一層並沒有星辰,隻有一層罡風包裹著大地。它是邊界,是星空的無儘延展。”

學生們的目光順著他的手指望向九重天圖示,何希言稍稍頓了頓,轉身在宗動天的邊界處畫了一個小箭頭,示意它的旋轉規律。

“從凡間仰望,宗動天每日自東向西左旋一周,其下的八重天與二十八宿仿佛隨之同向旋轉。表麵上看,是宗動天帶動了它們的運轉,其實是是諸天規律的映射。”

講堂中響起了窸窣的筆尖劃動聲,學生們紛紛低頭記錄。

他繼續說道,語氣裡多了一絲深意:

“我等腳下的大地,稱為‘坤輿’——坤為地,輿為車。大地如同車輪般不斷自轉,推動著這一切的運行。你們以為是天動,實則是地轉。這一點,要牢牢記住。”

話音未落,前排幾名學生已經抬頭,帶著若有所思的神情。

窗外傳來一陣風吹過大槐樹的沙沙聲,顯得格外安靜。

何希言在宗動天之上的位置圈出了出了第二圈,包裹了諸多星辰,並在旁邊寫下列宿天三個字。

他用力一劃,接著說道:…。。

“第八層,是列宿天,即星宿所在之地。仰望夜空所見的繁星,便是列宿天的體現。所謂歲差,正是列宿天右旋的體現。列宿天位置緩慢變化,而黃道卻相對固定。這種細微的移動,使得每年的節氣節點發生輕微偏移。”

講堂中彌漫著一股凝重的思考氣氛,前排一名學生舉手問道:

“先生,列宿天的右旋與宗動天的左旋之間,有何聯係?它們如何共同作用?”

何希言點點頭,顯然對這個問題很滿意。

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巨大的箭頭表示宗動天的左旋,又在列宿天處畫了一個方向相反的箭頭。他的聲音不自覺的升高了:

“若將宗動天比作一片浩瀚的江河,那麼星體就像漂浮在河麵上的小舟,因為地轉,他們的映射在我們眼中是西向東緩緩前行,而這些船本身隨著江河整體自東向西流動。正是這種雙重運動的交錯,使得九重天運轉不息。”

他放下粉筆,背負雙手,目光深邃地望著黑板上的示意圖:

“而這交錯的運轉,產生了炁的流動與碰撞。九天層層之間不斷摩蕩,炁在這種複雜的運動中生成、積蓄、傳遞,這便是我們常說的靈氣。”

除了宗動天和列宿天外,剩下的七重天代表了五行和陰陽,也就是七個最重要的天體。

對於這些學生來說,他們目前還不需要了解剩下的七重天,但何希言卻必須直麵它們。

他修行火德,所對應的是熒惑天。此星熒熒似火,其軌跡多變,映射在宗動天時常逆行,古人因此稱之為“熒惑”,寓意惑亂。

熒惑天的靈氣熾熱而狂暴,蘊含著難以馴服的躁動與力量。凡間的火焰、乾旱、戰亂之象,無不因熒惑天的波動而起。

對於修行火德的何希言而言,如今已至煉氣九層,肉體借助玄珠,修煉到了煉氣境的極限。

接下來若要築基,便需托舉神魂飛入熒惑天,在那片熾熱狂暴的靈氣之海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大道象征。

這一象征,或許是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象征著永恒的意誌與無儘的生命力;

或許是一隻浴火重生的神獸,如鳳凰涅槃於烈焰之中,化儘一切腐朽;

甚至可能是一抹幽幽鬼火,雖微弱卻孕育著不滅的執念。

無論象征為何,隻有將其帶回體內,與靈竅交融,才能凝結出真正穩固的道基。

道基既成,便如同在靈魂深處種下一顆不滅的火種,支撐著他未來的修行之路。

不過修行並非毫無依托。玄冥宗傳承悠久,早已為門下弟子準備了種種登天法。

這些方法由前人無數次試探總結而來,形成了清晰的指引,隻需沿著前輩的道路,便能在熒惑天中找到契合自身的大道象征,凝結出合適的道基。

對於何希言而言,這一路並不陌生。他修煉的正是丙火一路,無論是玄珠還是功法,皆以強化火德法術為主。…。。

其靈氣運轉剛猛熾烈,純粹而強悍,充滿了一往無前的威勢。

這樣的修行路數,注定了他的道基很可能會落在丙火的剛猛純粹之道上。

丙火之力,如烈日當空,焚儘虛妄,無堅不摧,是最為直接的選擇,象征著毀滅的力量,也代表著不容動搖的意誌。

丙火的特性並不止於此,修行者仍可從其多重本質中探尋屬於自己的道基。

比如丙火之光明,蘊含著破邪驅穢的力量,能夠照亮一切黑暗,驅散陰翳與邪穢。

又或者是丙火的熱力特質,催化變化。

每一種選擇,都是修行者對自身理解的體現,既關乎靈氣的本質,也關乎修行者的心性與未來的道途。

無論選擇哪一種特質,最終凝結的道基,都是何希言的神魂與熒惑天靈氣交感後所顯化的結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