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大人,封某隻求你最後一件事情。”
邊令誠冷冷道:
“何事?”
封常清道:
“我懷中有一份奏章,乃是這段時間在中原和叛賊作戰,得出的所有心得體會。”
“還請大人將這份奏章呈送陛下,封某也就死而無憾了。”
邊令誠麵無表情地聽完,開口道:
“行刑,留個全屍即可。”
一把利劍從後方貫穿了封常清的胸膛,這位大唐名將的眼睛驀然瞪大,隨後雙目中閃過一絲釋然表情。
砰一聲,封常清的屍體倒在地上,一份奏章隨之從他袖中掉了出來。
邊令誠拿起奏章,見上麵寫著《封常清謝死表聞》。
隨意翻閱了一下,邊令誠又哼了一聲。
“死到臨頭,還在這裡攀誣楊相公,指責陛下?”
“真是死有餘辜!”
邊令誠將奏章收起,對著身邊部下道:
“走,去找高仙芝!”
畫麵一轉,已經是潼關官署。
高仙芝剛剛結束了對軍營的巡查,回到官署之中,就看到了邊令誠。
“高大人,陛下有旨,隨我到後院去接旨吧。”
高仙芝跟隨邊令誠來到後院,看到了封常清的屍體擺放在這裡,不由臉色大變。
“邊大人,這……”
邊令誠一揮手,上百名部下湧上來,包圍了高仙芝。
邊令誠又拿出一份聖旨。
“高仙芝,年老畏戰,和叛軍私自勾結,貪汙軍餉糧秣,罪無可赦!”
高仙芝瞪圓了眼睛,怒聲反駁。
“賊軍勢大,說老夫畏戰,老夫也就認了。”
“這貪汙糧秣,和叛軍勾結,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邊令誠怒視高仙芝。
“怎麼,你是在質疑聖上?”
“來人,給我拿下!”
邊令誠一聲令下,高仙芝就被團團包圍,直接按住。
就在此時,後院之中突然衝進了一大群士兵。
“爾等這是在做什麼?”
“放開高大帥!”
高仙芝見狀,不失時機大喊。
“諸位,他們都說老夫貪汙糧秣,畏戰怕死。”
“但老夫從洛陽和長安招募你們過來,從未少發給你們一分一毫的糧餉吧?”
“老夫每日在軍營之中訓練你們,最常說的話難道不是等到時機一來就反攻洛陽,滅了安祿山那賊子?”
士兵們齊聲應是。
“高大帥說得對!”
“高大帥是好人!”
“高大帥是冤枉的!”
此刻後院之中湧進來的士兵人數過千,遠超邊令誠麾下人手,讓他也不禁有些頭皮發麻。
邊令誠一咬牙,怒吼道:
“爾等是乾什麼,想要造反嗎?”
“我乃監軍,手持陛下聖旨,誰再聒噪一句,誅他三族!”
說著,邊令誠將手中聖旨高高舉起。
看到聖旨之後,大唐士兵們情不自禁地安靜下來,後退幾步。
邊令誠見狀,心中頓時大定。
這些士兵們雖然感激高仙芝,但終究還是忠於大唐,是聽從陛下旨意的!
邊令誠重新直起身子,看著高仙芝冷笑道:
“還有什麼遺言,現在就說吧。”
高仙芝見狀,心中黯然,沒有再去看邊令誠,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封常清的屍體,一聲長歎。
“封二郎,當年是老夫將你提拔起來,後來又是你接替了老夫的節度使之位。”
“你我並肩作戰數十年,為大唐誅滅無數敵人,不想今日卻一起死於此地!”
“或許,這便是命中注定吧。”
說完,高仙芝緩緩閉上了眼睛。
邊令誠見狀,立刻喝道:
“動手!”
一道刀光閃過,屏幕頓時歸於黑暗。
【在楊國忠指使邊令誠的誣告之下,高仙芝和封常清兩位大唐名將,同日死於潼關之中。】
畫麵再度亮起,已經是叛軍大營。
安祿山高居上首,懷中還摟著兩名瑟瑟發抖的絕色女子。
在安祿山的下首,數十名叛軍將領分兩行而坐,懷中都有一到兩名女子,供他們任意褻玩。
安祿山皺眉道:
“娘的,這高仙芝和封常清兩隻老烏龜,就死守在潼關不出來,這該怎麼辦?”
叛軍將領聞言,麵麵相覷。
安慶緒遲疑片刻,鬆開手,道:
“父皇,要不咱們先撤回洛陽吧?”
在攻克洛陽之後,安祿山正式登基,建立“大燕”國,自稱大燕皇帝。
這句話一說出來,立刻就得到了在場叛軍眾將的認同。
“是啊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極是。”
“據說太原那邊,史思明戰事不利,咱們撤回洛陽,萬一有事也好及時回援範陽老家。”
“對啊,反正長安也打不進去,在潼關這裡天天呆著也沒什麼意思。”
安祿山聞言,不由心煩意亂,忍不住一拍桌子。
“娘的,這李隆基明明都足夠昏庸了,怎麼朕還是滅不了他?”
就在此時,一名安祿山的臣子猛衝進來,滿臉都是喜悅,上氣不接下氣的彙報了一個消息。
“陛下,剛剛得到的消息,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李隆基殺了!”
“什麼?”安祿山霍然起身,滿臉都是不敢置信,“你說真的?”
在得到證實之後,安祿山忍不住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沒想到李隆基居然愚蠢到了這種地步,自毀長城!”
安祿山大手一揮,斬釘截鐵地開口。
“高仙芝和封常清既然都死了,那咱們的希望就來了。”
“都彆走了,就留在潼關這裡,等待機會,一舉殺入關中,滅了這個鳥大唐!”
眾將齊聲道:
“喏!”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這裡,不由無語扶額。
“自毀長城啊,這李隆基,簡直讓朕想起了趙王遷!”
扶蘇聞言,心中頓時一動。
趙王遷,乃是趙國的末代君王。
當時,秦始皇命王翦率大軍進攻邯鄲,意圖一舉滅亡趙國。
然而,趙國也有一個不世出的名將——李牧!
李牧率軍阻攔秦軍,多次交戰之下,秦軍依舊難以突破趙國的防禦。
於是秦始皇便派遣間諜,以重金收買趙王遷的寵臣郭開,讓郭開在趙王遷麵前告發李牧有謀反之意。
趙王遷聽信郭開的話,便派人殺死了李牧和副將司馬尚。
沒有了李牧之後,趙國再也無法阻擋秦軍的進攻,很快秦軍卷土重來,一舉滅亡趙國。
扶蘇想到這裡,不由感慨道:
“高仙芝和封常清,簡直就是李牧與司馬尚。這李隆基和楊國忠,便是趙王遷和郭開啊!”
秦始皇微微點頭,淡然道:
“正所謂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大唐連續出了李林甫和楊國忠這兩個妖孽,若是就此敗亡,朕也不會奇怪便是了。”
扶蘇有些好奇道:
“那楊貴妃難道不算妖孽?”
秦始皇瞪了一眼扶蘇。
“愚蠢!區區一個女子,能有個屁用,她有什麼資格算得上妖孽?”
“國家大事,那是皇帝和宰相決定的,若是將責任推到女子身上,還算什麼男人!”
扶蘇唯唯諾諾。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又咦了一聲。
“嘖嘖,看來這楊國忠水平是真不行啊。”
“都這種時候了,竟然還不忘記搞內鬥,他怕是瘋了吧?”
“老蕭啊,你和楊國忠是一個位置的,你來談點心得體會?”
蕭何頭皮發麻,正色道:
“陛下可彆說笑,若是臣因此落了個‘大漢楊國忠’的外號,那明天臣就隻能告老回家了。”
官職沒了都無所謂,這名聲臭了,是萬萬不行的!
劉邦哈哈大笑,揮手道:
“行了,朕逗你玩的,趕緊說說,彆以為朕不知道你心眼子多!”
蕭何無奈,咱們這位陛下什麼都好,就是說話總虛虛實實。
你永遠也搞不清劉邦說的話究竟是發自內心,還是僅僅開句玩笑而已。
蕭何定下心來,認真思考了一會,道:
“回陛下的話,臣覺得,楊國忠還是小看了安祿山。”
“之前他就說了,十天之內能平定安祿山。”
“如今他明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能力,卻依舊敢殺掉這兩人,隻能說明他心中篤定,就算殺掉了這兩人,大唐之中還是一樣有人能平定安祿山的叛亂。”
劉邦嘖了一聲,一臉的不信。
“高仙芝和封常清,單單是視頻之中的戰績,朕感覺大漢之中也就韓信能穩壓這兩人了。”
“你說這李隆基之下的大唐,竟然還有彆人能取代這兩人,朕是萬萬不信的。”
就在此時,金幕之中,出現了一個新的人物。
這同樣是一位殺意凜然的宿將,走路之時呼呼帶風,猶如猛虎下山。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雙眼睛。
紫瞳!
“臣哥舒翰,見過陛下!”
【哥舒翰,突厥突騎施人。曾在大唐名將王忠嗣麾下效力,王忠嗣被李林甫誣陷至死後,哥舒翰接替王忠嗣出任河西節度使。】
【曾在青海之戰中大破吐蕃主力,為大唐拓地千裡。】
有詩雲: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
李隆基看著哥舒翰,不由想起了王忠嗣,表情便有些黯然。
楊國忠在一旁忙道:
“陛下,潼關那邊還等著呢。”
李隆基這才回過神來,對著哥舒翰道:
“爾即刻前往潼關,執掌大軍,準備反擊洛陽城!”
哥舒翰聞言,趕忙應是,隨後又道:
“陛下,臣聽說賊兵勢大,恐需要至少兩個月的時間準備。”
李隆基聞言頓時大為不滿。
“你什麼意思,還要朕等兩個月?”
哥舒翰聞言,心中一沉。
兩個月都等不了?
哥舒翰想了想,道:
“那請陛下給臣一個月的時間,臣得熟悉軍隊,更換將領,才能如臂使指,為陛下擊破叛賊。”
李隆基聞言,臉色這才好了不少,揮了揮手,道:
“快去!”
哥舒翰轉身離開。
楊國忠也鬆了一口氣,對李隆基道:
“陛下,哥舒翰這些年因病在家養疾,想來是不會有不臣之心的。”
“讓他領兵,必然能擊破安祿山叛賊,還大唐一個安寧了。”
李隆基冷冷地看了一眼楊國忠。
“國忠啊,爾這個宰相上任以來,劍南屢次失利,現在安祿山也反了,高仙芝也被爾殺了。”
“若是哥舒翰還不行,爾好自為之!”
說完,李隆基拂袖而去。
楊國忠呆立原地,汗水滾滾自額頭落下。
【就在大唐與安祿山主力在潼關戰場上對峙的時候,北方的另外一處戰場,終於首次傳來了讓朝廷振奮的好消息。】
畫麵之中,一支大唐騎兵,自草原而來,滾滾向東。
在這支大軍的最前方,一麵“郭”字大旗迎風飄揚。
很快,大軍抵達一處堅城之下。
城池之上,大唐的旗幟早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燕”字大旗。
顯然,這裡已經被安祿山的叛軍所占領。
一名斥候疾馳而來,向唐軍的領兵大將彙報。
“郭大人,城中是安祿山心腹高秀岩,共計兩萬兵馬。”
這名領兵大將,長相頗為儒雅,身材頎長,眼睛略小,卻精光四射。
【大唐衛尉卿、單於安北副大都護、靈武郡太守、權攝禦史中丞、權充朔方節度副大使,郭子儀。】
郭子儀聞言,不由微微皺眉。
郭子儀的麾下,不過三萬朔方騎兵。
若是拿來攻堅,根本就不夠看的。
想了想,郭子儀道:
“李光弼人在何處?”
話音剛落,郭子儀忽有所感,猛然轉頭。
西南方向,一支大唐騎兵飛速而來。
很快,一名將軍來到郭子儀麵前,拱手行禮。
“末將李光弼,見過郭大人!”
【李光弼,契丹人。大唐魏郡太守、攝禦史大夫、充任河東節度副使、權知河東節度事。】
郭子儀嗬嗬一笑,親切扶起李光弼。
“李將軍何必如此?你我如今乃是同僚,姓名相稱便是。”
李光弼連稱不敢。
郭子儀正色道:
“當年老夫也是王忠嗣大人麾下之將,曾親耳聽王忠嗣大人所言:‘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若李將軍如此客氣,那郭某也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了。”
李光弼這才聽從郭子儀之言。
兩人一番商議,很快做出決定。
郭子儀率領主力部隊,馬不停蹄朝著東邊殺去。
李光弼則領本部騎兵駐紮雲中城外,做出監視之狀。
兩日後,城中叛軍將領高秀岩按捺不住,主動出城,想要殲滅李光弼所部。
不想高秀岩全軍才剛剛出城,一聲炮響,郭子儀領伏兵四出,瞬間將叛軍團團包圍。
大唐朔方精騎縱橫來去,箭雨不停落下。
更有重騎兵在前砍殺,輕騎兵隨後突進。
高秀岩見狀大驚,咬牙怒吼道:
“全力突擊!”
此時此刻,唯有正麵相抗,才有一線生機!
好不容易,高秀岩率軍殺穿朔方騎兵陣,衝了出來。
他心中正自歡喜,突然表情一凝。
在叛軍騎兵的正前方,一支頂盔摜甲的大唐步兵,正在安靜等待。
銀色的盔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耀眼光芒,讓高秀岩一時間竟睜不開眼睛。
在這支銀甲重步兵的最前方,一名身形魁梧如熊的大唐將軍,緩緩舉起手中大刀。
“前進!”
踏、踏、踏。
上千名銀甲重步兵,同時向前。
叛軍騎兵來勢極快,隻不過短短幾秒鐘,就已經衝到了陌刀兵之前。
“殺!”
雪亮的刀鋒閃爍,從空中劃出一道完美軌跡。
衝在最前方的叛軍騎兵,竟被一刀連人帶馬,斬成四段!
“殺!”
陌刀兵收刀,舉刀,再揮刀。
又是大股鮮血濺射。
從天空中看去,叛軍騎兵就好像是一群小雞子,源源不斷地撞上陌刀兵這個利刃磨盤,然後被碾壓成無數血肉碎塊!
高秀岩魂飛魄散,發出一聲絕望無比的慘叫。
“陌刀兵!!!”
……
短短一個時辰,高秀岩所部就被屠戮殆儘,就連高秀岩的人頭,也掛到了雲中城的城頭。
郭子儀和李光弼兩騎並立,看著城頭依舊滴血的那顆高秀岩腦袋,突然異口同聲:
“不能拖延,必須立刻東進!”
兩人說完,不由對視,默契一笑。
畫麵又是一轉,來到了另外一座城池之中。
【平原城。】
一名大唐官員頭戴知府官帽,坐在大堂之上,看著麵前的三顆被石灰精心醃製的人頭,臉色極為凝重。
【大唐平原郡知府,顏真卿。】
一名來自安祿山麾下的使者用腳踩著這三顆人頭,傲然對著顏真卿開口。
“爾等都看到了?這便是爾等大唐的東京留守,還有大唐的皇子王爺!”
“史思明大人讓我來告訴爾等,若是平原郡不投降,爾等將來的腦袋,也要如同這三顆一般,傳閱天下!”
在場的平原郡官員聞言,不由臉色慘白。
顏真卿眯起眼睛,死死地盯著麵前的安祿山使者,突然拍案而起。
“好個賊子,竟然用三顆假人頭來糊弄本官,真當本官沒有見過這三位大人不成?”
“來人啊,把這叛賊給殺了!”
顏真卿一聲令下,一群郡兵蜂擁而入,瞬間將叛軍使者殺死,砍下腦袋。
顏真卿冷笑一聲,指著使者腦袋道:
“把它送回去給史思明,告訴那個混賬東西,縱然河北泰半淪陷,平原郡依然忠於大唐!”
等眾人離去之後,顏真卿再看向剛剛使者送來的三顆人頭,臉上的悲傷神情終於無法抑製,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三位大人為國而死,顏真卿,恨不能以身代之!”
【顏真卿誅殺安祿山使者後,又派人暗中和其他表麵臣服安祿山的郡守聯係。】
【當李光弼率軍東出井陘時,顏真卿的兄長,大唐常山太守顏杳卿發動突襲,一舉擊殺史思明麾下大將李欽湊,清除了常山郡之中所有叛軍勢力。】
【受此鼓舞,原本歸降安祿山的河北地十七郡同一日宣告天下,重返大唐!】
【河北局勢,至此大舉反轉。】
【安祿山的老家,在短短不到三個月之內,已經開始搖搖欲墜。】
【負責鎮守河北地的安祿山親信史思明,不得不派出八百裡加急前往潼關,請求安祿山的支援!】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看到這裡,頓時鬆了一口氣,擦了擦汗。
“還好還好,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死,總算是沒有影響大局。”
頓了一頓,李淵有些不太自信地看向李世民。
“朕說的,沒錯吧?”
李世民表情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放鬆,聞言一聲苦笑。
“父皇,兒臣反而覺得,河北地的勝利,恐怕不是一件好事,而是大大的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