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弟,你這是什麼意思?”
“大清幅員萬裡,國土遼闊,豈是這小小的英國能夠戰勝的?”
胤禎嗤笑一聲,道:
“四哥,你要不要看看你兒子的軍隊,被英國人幾十年前的燧發槍打成了什麼樣子!”
“那是緬甸人,隻不過是英國人支持的傀儡罷了,英國之軍隊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比緬軍更為精銳!”
“連弘曆的領班軍機大臣傅恒都因為緬甸戰事而死,你就那麼篤定你的兒子將來真的能打敗英國人?”
“要我說啊,能勉強維持個平局,都算是弘曆有本事了!”
聽著胤禎的冷嘲熱諷,胤禛、弘曆父子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如果這兩父子現在坐在皇位上,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這個口出狂言的十四阿哥拉出去斬首。
但很可惜,如今大清帝國的話事人是康熙皇帝,是十四阿哥的親爹!
康熙敲了敲桌子,讓眾人的注意力重新回來。
“老十四說得沒有錯,清緬戰爭的時候大清的武器就已經落後,更何況是幾十年之後!”
“哼,弘曆之前的諸多政策,朕看得一清二楚,也知曉他的意圖。”
“若是像他這種政策之下大清的兵器技術還能發展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咄咄怪事呢。”
說著,康熙表情突然變得有些複雜,自嘲一笑。
“即便是現在,大清的火槍難道就不落後了?”
在這條世界線,如今這個時間點上,準噶爾汗國可還沒有滅亡呢!
烏蘭布通之戰,準噶爾汗國之所以能在決戰中全身而退,靠的不就是俄羅斯人支援的先進火槍火炮?
一想到這裡,康熙皇帝就不由有些心塞,喃喃自語。
“羅刹國,那還是日耳曼人之中最低劣的血脈呢……”
這聲自語傳入眾人耳中,頓時滿殿皆靜。
若日耳曼人之中最差勁的俄羅斯武器都已經比大清先進,那其他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國家,他們的武器又該比大清厲害多少?
這個問題,隻要稍微想一下,都讓人心驚肉跳!
康熙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緩緩開口:
“禮部也要想想辦法,不管怎麼樣,都給朕聯係一下歐羅巴諸國,弄到一些歐羅巴最先進的火槍。”
“若是有圖紙者,重賞!”
說完,康熙皇帝身體往後,緩緩靠在了龍椅背上,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興趣。
金幕之中,馬嘎爾尼與和珅正對而坐,侃侃而談。
“尊敬的軍機大臣,我們聯合王國的要求如下:”
“第一,請貴國在廣州之外開放更多的港口城市,與我國進行通商貿易,我們可以出售大量的工業產品和機器給你們,增加貴國的工業生產力。”
“第二,我們希望能在靠近貴國茶葉和絲綢產地的地區獲得一塊租界或者是島嶼,由我國商人長期居住,並由我國在當地行使司法權力。”
“第三,廢除廣州城中諸多影響你我兩國擴大商業貿易的措施,懲治那些惡意盤剝為難我國商人的貴國官員。”
“第四,希望貴我兩國能互派常駐使節,並允許我國商人進入貴國京師開設商鋪進行貿易。”
“第五,希望貴我兩國能簽訂通商條約,貴國以宗主國的身份命令諸藩屬國對我國開放貿易市場。”
“第六,希望貴國取消對我國商人的流動限製,讓我國商人可以在貴國境內自由遷徙行商,並對我國商隊進行法律上的保護。”
……
和珅不緊不慢地喝著茶,聽著翻譯一條條說著,臉上的表情沒有什麼波動。
過了好一會之後,和珅才咳嗽一聲,道:
“此事事關重大,本官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接著還要稟報陛下,由陛下聖裁。”
馬嘎爾尼沉吟片刻,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小盒子,放在了和珅的麵前。
“這是鄙人的小小禮物,希望能借此增加跟大人之間的友誼。”
和珅哈哈一笑,漫不經心地打開了盒子。
裡麵是一塊純金製成的懷表,指針正在滴答滴答地走著。
和珅饒有興致地拿著懷表把玩了一會,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哈欠。
“好了,今日的商談就到這裡為止吧。”
馬嘎爾尼微微皺眉,心中顯然有些不滿,但很快就露出笑容。
“希望能在不久之後聽到大人的好消息。”
畫麵一轉,已經是禦書房之中。
乾隆皇帝表情平靜地聽著和珅的彙報,偶爾推一推鼻子上的眼鏡。
和珅說完之後,乾隆皇帝淡淡道:
“英吉利要朕答應這麼多條件,他們能付出什麼?”
和珅恭敬道:
“回陛下的話,英吉利人願意對大清出售蒸汽機、火車、槍支以及其他工業製品,但不包含生產技術。”
“此外,他們還願意幫助大清建造鐵路,開發礦產,建立工廠和更多的港口碼頭。”
“對了,他們還說,若是一切談判順利,可以出售二十艘‘獅子號’同級的戰艦給大清。”
“以及,大清若是願意對羅刹國開戰,英吉利人還願意出售十萬支最先進的火槍和一千萬發彈藥,再加上五百門速射火炮,不過需要分期交付。”
“兩國締結條約後,大清還可以通過駐英國公使,對英吉利提出更進一步的商貿需求。”
乾隆沉吟良久,沒有說話。
和珅也不著急,就這麼安靜地侍立著,等待著。
許久之後,乾隆皇帝開口道:
“和珅啊,爾覺得,英吉利進貢的東西,是好東西嗎?”
和珅看了一眼乾隆皇帝,輕聲道:
“是。奴才派工部官員和工匠仔細觀察過了,裡麵許多事物都極為先進,尤其是火槍、火炮,更是如今大清急需。”
“兵部那邊也派人去了,按照他們的意思,若是得到足夠的英吉利火槍火炮,滅亡緬甸應當不在話下!”
乾隆皇帝不置可否,道:
“那你的意思呢?”
和珅腦海中莫名閃過了馬嘎爾尼之前送給自己的那塊純金懷表,遲疑片刻之後開口道:
“奴才覺得,完全答應英吉利人的條件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什麼租界、司法權更是無稽之談。”
“但若是能購買英吉利的火槍、火炮、戰艦,也不是不能繼續商談下去。”
頓了頓,和珅輕聲道:
“工部和兵部那邊的反響極其劇烈,恨不得馬上就到手新式武器和機器。”
乾隆聞言,臉色突然變得陰沉了下來。
“愚蠢!”
“這些條件,朕一個也不會答應!”
這個回答完全出乎和珅的意料之外,讓這位服侍乾隆皇帝多年的領班軍機大臣臉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乾隆皇帝並沒有解釋,而是對著和珅道:
“爾就按照朕的意思去回複那個馬、馬……”
一旁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馬嘎爾尼。”
鏡頭隨之轉動,出現了一名同樣頭戴冠冕,身著龍袍的中年男子。
【大清皇太子,愛新覺羅·顒琰。】
顒琰就站在乾隆禦案前的右手側,跟和珅正對而立。
乾隆嗯了一聲,對著和珅揮了揮手。
“下去吧。”
和珅深深地看了一眼顒琰,隨後告退。
等和珅離開之後,顒琰遲疑片刻,忍不住開口道:
“皇阿瑪,其實兒臣也覺得和珅之言有些道理。”
乾隆看了一眼顒琰,似笑非笑地開口:
“朕怎麼記得,你跟和珅算不上和睦呢?”
顒琰聞言,額頭頓時滴下汗水。
太子和領班軍機大臣勾結,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無法容忍的事情。
顒琰忙道:
“兒臣並非支持和珅,而是覺得,大清若是能從英吉利那邊獲得一些先進的武器,就能徹底滅亡緬甸。”
“如此,也能震懾諸多藩屬國,揚大清國威!”
乾隆表情變得柔和了一些,腦袋搖晃了一下。
顒琰會意,立刻走到乾隆皇帝身後,殷勤地按揉起了肩膀。
乾隆皇帝眯起眼睛,舒適地享受了一會,才緩緩道:
“朕當然知道和珅說的是對的,所以朕才不能同意。”
“啊?”顒琰愣了一下,手上的動作不由停頓。
但他馬上就回過神來,繼續給乾隆輕柔按摩,並問出心中疑惑:
“還請皇阿瑪賜教。”
乾隆稍微挪動了一下身體,換了一個更加舒服的姿勢,隨後才道:
“顒琰啊,爾可知道那英吉利的政體?”
顒琰道:
“皇阿瑪說過,那英吉利的國王不過是虛君,真正執掌國家治理權力的乃是議會。”
“其中,上議院以類似大清旗人的貴族為主,多年下來已無實際權力。”
“下議院,才是真正決定英吉利大政方針的地方。”
乾隆點了點頭,顯然對這個回答頗為滿意。
“這個什麼下議院,無非就是……嗬嗬,周朝時的國人共治罷了。”
“不,下議院的議員和國人還是有區彆的,那些個議員們,大多都是巨富商賈的代言人。”
“換言之,是巨富和商賈在掌控著英吉利,爾懂嗎?”
顒琰忙道:
“皇阿瑪教誨得是,兒臣茅塞頓開。”
乾隆示意顒琰換一個地方繼續按摩,隨後繼續道:
“朕觀英吉利所求,無非就是通商,通商,還是通商!”
“不得通商之便,你以為英吉利會那麼好心,把最先進的武器戰艦賣給大清?”
“但通商的後果你可想過?”
顒琰仔細地咂摸了一會,似乎隱隱約約抓住了什麼。
“皇阿瑪是在擔心大清的商賈在開放通商之後,可能會變得像英吉利商賈一樣,想要掌控大清?”
乾隆麵無表情地開口:
“不是可能,是一定會。”
“縱然大清商賈沒有這種想法,那些英吉利人也會想儘一切辦法,幫助大清的商賈們掌控權力。”
“爾再想想,大清商賈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顒琰不假思索地開口:
“若是國內商人,自然是以江南為最,內地晉商、徽商次之。”
“若和外國商貿而論,廣州則為第一。”
乾隆伸出手,敲了敲麵前的禦案。
“江南!爾可不要忘了,之前大清征服天下,殺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江南,反抗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江南!”
“哼,若是全麵開放通商,江南商賈必然一躍而起,成為大清舉足輕重的力量。”
說到這裡,乾隆皇帝的目光漸漸變得陰冷。
“爾真以為,那些江南漢人忘了百年前的血仇嗎?”
“朕這輩子下了六次江南,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難道朕不明白?”
“等江南商賈真的富裕起來,又得到了英吉利商賈的幫助,嗬嗬……”
“第二個朱元璋,怕是就要出現嘍!”
顒琰聞言,臉色不由大變。
明太祖朱元璋最有名的事跡是什麼?
當然是——
驅除胡虜,恢複中華!
禦書房中,陷入一片安靜。
良久,乾隆皇帝擺了擺身子,推開了顒琰的手,然後緩緩靠在了龍椅的靠背上。
“所以你明白了吧?”
“大清的根基,是滿蒙一體,是八旗!”
“若是朕答應了英吉利人的通商要求,哪怕隻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要求,都是在自掘根基!”
“大清,絕對不能和外國通商,絕對不能讓那群漢人商賈像英吉利商賈一樣成長起來!”
顒琰隻感覺心臟砰砰直跳,遲疑良久之後,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心中另外一個疑惑。
“皇阿瑪,若是不通商,兒臣唯一擔心的是,大清的武器落後……又該如何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