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劉邦的質問,漢武帝道破罷黜百家本質,董仲舒的野望!(2 / 2)

群臣麵麵相覷,不知道是該說這王莽到底是野心太盛,還是對這些心腹盟友們仁至義儘!

又過片刻,珠簾中再度傳出了王政君的聲音。

“既如此,以新都侯王莽為太傅,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甄邯為少保。”

“王莽、孔光、王舜、甄豐為四大輔政之臣,以王莽為四輔之首,位在三公九卿之上。”

“除封爵之事由老婦代陛下審閱之外,其餘政事,由四輔召集群臣商議而決。”

王莽長出一口氣,恭恭敬敬地跪下。

“陛下英明,太皇太後英明。”

“臣必為大漢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通過這一次朝會上的推辭戲碼,王莽成功地建立了以“四輔”為首的班底,掌控了整個大漢的朝政,將小皇帝劉衎從法理上徹底架空。】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嗬嗬一聲冷笑。

“這個王莽,現在算是不掩飾了啊。”

“又是什麼安漢公,又是什麼四輔,還要位在三公九卿之上。”

“哼,篡位應該也是近在眼前了!”

作為大漢開國皇帝,劉邦的智慧足以讓他一眼看穿王莽的心思。

蕭何皺起眉頭,道:

“先前金幕之中也提到了一個叫做霍光的權臣,莫非也如同王莽這般過分?”

這個問題自然是得不到答案的。

曹參頗為不滿地開口:

“大漢製度,皇帝陛下垂拱而治,已然給了臣子們許多權力。”

“王莽竟然這樣還不滿足,還要得寸進尺,真真是不當礽子!”

陳平咳嗽一聲,提醒道:

“老曹啊,陛下用的是黃老,但王莽這個時候可是儒家當道呢。”

曹參皺眉片刻,對著劉邦正色道:

“陛下,臣覺得這儒家理論還是過於荒誕了一些。”

“可用之以治國,但不可全然聽信!”

劉邦哼了一聲,道:

“你和朕說也沒用啊,你該和後世那些沒腦子的小子們說!”

“又不是朕把儒家扶持起來的,朕還在儒冠裡撒過尿呢!”

不過曹參的話確實也提醒了劉邦,他沉吟片刻,在金幕上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你小子怎麼搞的啊,大漢之前不都好好的,你這儒家一用,接連跑出兩個權臣來了,能不能行?】

另外一個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看著這條彈幕,臉頰肌肉抽動了一下。

若是其他人的質疑,以漢武帝的心高氣傲,必然是要當場噴回去的。

但現在說話的這個可是大漢開國皇帝劉邦,是漢武帝的老祖宗!

漢武帝長出一口氣,耐心地發了一條彈幕。

【漢武帝劉徹:@漢高祖劉邦,高祖皇帝,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主要還是因為董仲舒這個理論,適合皇帝集權!】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和“大一統”理論,給皇帝身上套了一層非常神聖的光環。

這層光環,在周公旦定製華夏禮儀的時候,曾經也給周朝曆代周王套上過。

天子!

曆代周王作為上天之子,乃是奉天命統治華夏,神聖性毋庸置疑。

即便是到了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雖然衰落,但這種神聖性依舊傳承下來,得到華夏所有人的承認。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甚至還對此不滿意,更進一步地拔高了自己的神聖性。

“皇帝”之號應運而生。

但這種神聖性,卻被一次小小的偶然事件給打破了。

那是在秦朝末年,在一個叫做大澤鄉的小小地方。

一個叫做陳勝的人,帶著另外一個叫做吳廣的人,站在了數百名因為服徭役失期即將遭受懲罰,心情忐忑的大秦黔首麵前,高聲喊出的一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句話,擊碎了秦朝皇帝們身上的神聖光環。

天下群雄隨之並起。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西楚霸王項羽,原本有希望接過這份被打得粉碎的神聖。

但他失敗了。

一個籍籍無名的大秦亭長,奇跡般地崛起,還定三秦,鴻溝對峙,最終垓下四麵楚歌!

劉邦的一統天下,徹底讓從周公旦定禮開始,為天子、皇帝們身上附著的神聖性黯淡無光。

一個小小的亭長都能當上皇帝,這皇帝還有什麼神聖可言!

劉邦非常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分封諸侯國,采用黃老之道,垂拱而治。

但漢武帝劉徹,對這種情況很不滿意。

對於雄心勃勃的漢武帝而言,皇帝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皇帝,就該像周天子、像大秦皇帝一樣,是行走在地上的神靈!

神靈,就該言出法隨,就該一言九鼎。

而不是像之前的曆代大漢皇帝們一樣,還要受到群臣的製約,還要搞什麼垂拱而治。

連施展一項政策,都要和丞相、禦史大夫們好言相商!

董仲舒的出現,天人感應和大一統理論,給了漢武帝這樣的理由和借口。

當皇帝的地位被無限推高,那一直以來和皇權對抗的相權,也就理所當然地衰落了下去。

對此,劉邦或許並不理解,但正在觀看金幕的曆朝皇帝們,自然是心知肚明。

【唐太宗李世民:坦白說,朕覺得這種政策吧,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偏激了。你看朕就喜歡聽臣子的話,不也有貞觀盛世嘛!】

【明太祖朱元璋:朕倒是覺得,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太保守了!像朕這樣,直接廢了丞相,那才痛快!】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姓朱的,你差不多得了。你兒子朱棣搞出來的內閣,不就是丞相的改頭換麵?連你兒子都不認可你的想法,你吹什麼牛!】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麵黑如鐵,注視著朱棣。

朱棣一個哆嗦,趕忙解釋道:

“父皇,兒臣可沒說過不認可父皇,兒臣絕對認可,沒有任何問題!”

頓了頓,朱棣小心翼翼地開口。

“但兒臣若是和父皇您一樣,一天處理政務七八個時辰,兒臣是真的做不到啊!”

朱高熾趕忙道:

“孫臣也做不到,會累死人的!”

開什麼玩笑,一天也才十二個時辰。

個個都像朱元璋一樣一天辦公七個時辰起步,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五個時辰能乾嘛,吃飯睡覺都不夠!

而且,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不間斷。

這樣當皇帝,簡直比坐牢還要慘啊。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和朱高熾。

“不中用的東西!”

頓了頓,朱元璋麵無表情地開口。

“從今日起,大明也設立一個機構,就叫做軍機……不,叫政務堂!”

“選拔政務大臣,一如盤點視頻乾隆篇之中的滿清軍機處製度!”

朱棣聞言,激動得渾身顫抖。

終於。

父皇終於鬆口了!

有了軍機大臣,哦不,政務大臣們的幫助,將來朱棣成為大明皇帝之後,終於不用像朱元璋一樣,每天忙的好像一個陀螺般連軸轉了!

朱棣和朱高熾齊聲開口:

“父皇\/皇爺爺英明!”

在場的大明群臣,心中也頗為激動。

看完乾隆篇盤點視頻之後,所有人都很清楚。

丞相,是回不來了。

但隻要成為政務大臣,也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皇權,獲得丞相的一部分權力。

那也足夠了。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哼了一聲,又發了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你想要集權朕當然也不反對。但你的集權搞出了霍光和王莽這兩個權臣,王莽眼看著就要篡位,就是你的不對!】

【漢高祖劉邦:既然不對,就給朕改!朕可不想看到朕的後代子孫像這個小劉衎一樣,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和傀儡一般!還不如朕的垂拱而治呢。】

漢武帝看著劉邦這兩條彈幕,表情陣青陣白。

在場的大漢群臣齊齊噤聲,沒有一個敢開口說話的。

大漢老祖宗皇帝教訓當今陛下,誰敢插嘴?

就連一直以來表情散漫的霍去病,也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一臉嚴肅。

漢武帝吐出一口氣,發了一條彈幕。

【漢武帝劉徹:老祖宗教訓得是,朕知道了,會改。】

收回目光,漢武帝環視一眼群臣。

所有人齊齊低頭,沒有一個人敢和漢武帝對視。

過了片刻,漢武帝緩緩開口。

“從今日起,大漢設立軍機處,如清朝軍機處一般。”

“爾等可有意見?”

群臣齊聲開口:

“陛下聖明,臣等無異議!”

丞相公孫賀忙站了起來,恭聲道:

“陛下,臣覺得丞相之職位已無必要,還請陛下準許臣辭職,回家養老!”

公孫賀心裡這叫一個慌啊。

原本漢武帝時代的丞相就是一個傀儡應聲蟲,純純的提線木偶。

現在連軍機處都搞出來了,那就徹底名存實亡。

還不趕緊辭職,難道等著陛下請自己腦袋搬家?

漢武帝看了一眼公孫賀,麵無表情地說道:

“準了。”

公孫賀長出一口氣,用前所未有的誠懇語氣開口:

“陛下聖明!”

群臣下首,董仲舒欲言又止。

董仲舒給漢武帝的天人感應大一統理論,的確幫助皇帝們集中了皇權。

但裡麵,其實是有後門的!

這個後門就在於——天道!

按照董仲舒的理論,皇帝,也就是天子,是天道的代言人。

代言人,並非天道本身!

既然皇帝不是天道本身,那就意味著皇帝也是可能會錯誤理解天道的意思,做出錯誤的決定。

什麼情況下,皇帝背離了天道呢?

那當然就是國家內亂,天災人禍的時候。

這種時候,皇帝就需要向上天認錯,下罪己詔!

罪己詔,是要向全天下公布的。

當一封罪己詔公布的時候,皇帝那種無所不能,絕對正確的姿態,自然而然就在全天下人的心中瓦解了。

既然皇帝不是絕對正確的,那麼作為輔佐皇帝的大臣們,就有理由、有權力來幫助皇帝改正這個錯誤。

換言之,大臣們可以趁著天災人禍的時候,對皇帝施加壓力,迫使皇帝做出大臣們希望的決定。

這個後門,在麵對強勢皇帝的時候,可以保證大臣們至少保有一定程度的權力,不會完全被皇帝操控。

而當一個弱勢皇帝出現時,大臣們就可以用天道的名義,強行限製和規定皇權,奪取皇帝的權力!

而這種奪權,按照董仲舒的理論,那叫“順天行事”!

這便是為什麼會在漢武帝之後,接連出現霍光以及王莽兩大權臣的原因。

這是一個集合了董仲舒和整個儒家智慧的精妙後門,看似對皇帝百般忍讓,但隻要順利發動,皇帝同樣也毫無還手之力,隻能淪為臣子們的傀儡。

隻是,這個後門,並非無懈可擊。

在看到乾隆篇盤點視頻的時候,董仲舒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軍機處!

這個小小的機構,由康熙啟發,雍正設立,乾隆推向高峰的製度,完全堵上了董仲舒精心設計的後門。

軍機處的設立,徹底讓臣子們成為了皇帝的傀儡,是華夏曆代王朝,不,是整個世界所有王朝皇帝集權的最高峰。

有了軍機處之後,臣子們再無從內部掌控皇帝,掌控皇權的機會。

想要掌控權力隻剩下唯一一條途徑,那就是起兵!

董仲舒心中湧起一陣無力感。

老夫,終究還是比不過兩千年後的華夏皇帝……

罷了,足足兩千年的時間,能讓皇帝們想出破解之法,也不足為奇!

或許還有機會。

董仲舒猛然抬頭,雙目熠熠地注視著半空中的巨大金幕。

沒錯,金幕之中既然有皇權的最高峰,也理當有相權的最高峰。

一定還有機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