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王莽加緊奪權,竟然遭到了大兒子的反對?(1 / 2)

金幕之中,王莽正襟危坐,就在小皇帝下方。

文武百官齊聚,人人表情都是極為嚴肅。

“青州大旱,九成百姓流離失所。”

“當地官員告急,還請朝廷速速調撥力量賑災,以免生亂!”

聽著宦官誦讀奏章,群臣的視線紛紛落在了王莽這位安漢公的身上。

王莽沉吟片刻,看向眾人。

“大旱非同小可,諸位可有什麼建議?”

太保王舜起身道:

“陛下,臣以為應當立刻派人賑災,再調撥各地糧食速速前往青州。”

小皇帝劉衎聞言,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身後的珠簾。

珠簾之後傳來王政君的聲音。

“準奏。”

孔光也起身道:

“陛下,臣以為必須要防備有人召集流民趁機作亂,當以將軍王邑領兵入駐青州,維持當地治安!”

小皇帝劉衎又看了一眼珠簾。

珠簾中,再度傳出王政君的聲音。

“準奏。”

如此這般,整個賑災事宜很快就被安排完畢。

大漢這套體製,畢竟已經持續了近兩百年,應對各項災荒早就有了成熟措施。

王莽在此期間,一言不發,就是非常安靜地聽著。

等眾人商議完畢之後,王莽才起身,對著小皇帝劉衎行禮道:

“陛下,臣以為當今天下大災,乃是上天對您的警示。”

“作為天子,陛下應當身體力行,節約用度,以作為天下臣民的榜樣!”

小皇帝劉衎第三次看向珠簾,但這一次珠簾卻沒有傳出聲音。

劉衎額頭汗珠滴出,想了想之後顫聲道:

“安漢公覺得,朕應該怎麼做?”

王莽非常誠懇地開口:

“首先,陛下應當下罪己詔,使上天得知陛下已然願意承擔罪責。”

“其次,皇家在青州的園林土地,應當全部捐出來賑濟災民。”

“最後,陛下可從國庫之上調撥金錢,為災民們建造房屋。”

“如此,上天必然滿意,臣民們也會對陛下稱讚有加。”

這一次,不等劉衎再轉頭,珠簾之中的王政君已經主動開口。

“準奏!”

王莽立刻躬身。

“陛下聖明,太皇太後聖明!”

畫麵一轉,大批糧食被運到了青州,熬製成粥,發放給排成長隊的災民們。

飽受饑餓折磨的災民們領到了粥,無不感激得淚流滿麵。

“陛下聖明,朝廷心裡還是有我們青州百姓的!”

一名正在監督施粥的儒家士人聞言一聲冷笑,道:

“爾等黔首,實在無知!”

“陛下隻不過才十歲出頭,還剛剛下了罪己詔,能有什麼聖明可言?”

“這一次的青州大災,就是上天對陛下的警示!”

“啊?”災民們聞言,不由愣住。

“我們受災,竟然是因為上天在懲罰陛下?”

這名儒家士人哼了一聲,道:

“那可不是?若非安漢公力勸陛下,采取各種方式賑濟爾等災民,爾等早就餓死了!”

“對了,安漢公還讓朝廷給爾等建了一千間房屋呢,爾等的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

災民們聞言,不由感動無比。

“安漢公,真是我等的救星,大漢的救星啊!”

儒家士人嗬嗬一笑,道:

“那可不?爾等將來若是僥幸逃過這一劫,記得給安漢公立個生祠。”

“隻要生祠香火不絕,安漢公一定會庇護爾等,不再有任何災難!”

災民們紛紛稱是,一時間,對王莽的稱讚聲不絕於耳。

片刻後,這名儒家士人來到了城頭,畢恭畢敬行禮。

“王邑將軍。”

王邑微微點頭,露出讚賞表情。

“本將軍剛剛都看到了,你做得很不錯。”

“隻不過此處災民頗多……”

士人忙道:

“不瞞將軍,我已經發動了上百同窗好友,與我一同宣揚安漢公的美名。”

“其他城池也都按照將軍的安排,給當地的大族們打好了招呼。”

“想來,經過這一次之後,安漢公的美名定然天下皆知!”

王邑越發滿意了,拍了拍士人的肩膀。

“很好。好好乾,將來……嘿嘿,少不了你的一份封賞!”

士人眉開眼笑,心滿意足地離去。

畫麵一轉,回到長安城,王莽的安漢公府邸之中。

甄豐表情嚴肅,輕聲對著王莽開口。

“主公,眼下大漢的國庫已經徹底空了,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來賑濟了。”

“各地土地兼並實在是過於嚴峻,收上來的糧食稅賦一年比一年少。”

“今年青州恐怕要至少餓死四成人,若是明後年再來一兩次大災,那朝廷真的就無計可施了!”

王莽安靜地聽著,沒有什麼表情。

一旁的王舜聞言,卻露出了一個笑容。

“大災對陛下並非好事,但對主公卻又不然啊。”

甄豐皺眉道:

“這是什麼道理?”

“我們可是太皇太後認定,幫助陛下執掌朝政的四輔,天下大災不斷,臣民心中對我等必然也有怨言!”

王舜摸著胡須,淡然道:

“自武帝陛下確立天人感應以來,每一次的天災人禍,都是上天對大漢皇帝的警示。”

“我等作為臣子,儘可能地幫助皇帝陛下修修補補,已然儘到了本分,天下臣民又怎麼會怪罪我們呢?”

“要怪,也隻能怪大漢皇帝陛下不修德,觸怒了上天。”

“我等臣子,怎麼可能逆天而行!”

甄豐啞然片刻,道:

“那要是按照王兄的意思,此事何解?”

王舜微微一笑,從口中跳出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既然天災人禍不斷,那足以證明大漢國祚當亡。”

甄豐身體劇震,不敢置信地看著王舜。

“王兄,你、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王舜悠然注視著甄豐,笑吟吟地開口:

“甄兄,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甄豐倒吸一口涼氣,看了看王舜,又轉頭看了一眼上首的王莽,顫聲道:

“你的意思莫非是……”

甄豐怎麼也沒辦法把後麵那半句話說出口。

王舜也看了王莽一眼,隨後笑著開口。

“周天子無道,大秦取而代之。”

“如今大漢無道,自然也該有聖人出世,建立新的王朝,方是正道!”

“不知甄兄意下如何?”

王莽安靜地聽著兩人的對話,從始至終一言不發,猶如一個木偶。

甄豐身體不停顫抖,道:

“可是,大漢兩百年天命,早已經深入人心,安漢公雖聲名卓著於世,但……”

王舜皺眉,打斷了甄豐的話。

“甄兄,還要我再重複一次嗎?”

“上天對大漢的警示,接二連三。”

“陛下這幾年下了多少道罪己詔,有用嗎?”

“天災依舊,人禍依舊!”

“事實已經證明,大漢不得上天之心,大漢劉姓皇族已經觸怒了上天!”

“若甄兄當真想要逆天而行,恐怕下場就隻能和如今的大漢一般,遭受天譴了!”

說著,王舜身體微微前傾,以極具壓迫力的目光注視著這位四輔大臣。

“甄兄真的想要這樣的未來嗎?”

甄豐臉色慘白,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王莽。

王莽依舊老神在在,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兩人剛剛的對話。

甄豐陷入了劇烈的內心掙紮之中。

良久,他一咬牙,開口道:

“此事就算得到甄某的讚同,也得說服孔太師才行。”

“孔太師才是大漢之中能和安漢公齊名的士林領袖。”

“若想要讓天下士人認為上天已經背棄大漢,非孔太師出麵不可!”

王舜哈哈一笑,抬高了聲調。

“太師,請進吧!”

在甄豐震驚的目光中,太師孔光慢悠悠地走了進來,對著上首的王莽露出燦爛笑容。

“聽說安漢公這裡有上好的美酒,老夫今日特地前來叨擾,不知安漢公意下如何?”

王莽站了起來,同樣露出笑容。

“太師何必如此客氣?美酒早已備好,請太師就座!”

頓了頓,王莽又笑道:

“隻不過如今天下受災,我等若是飲酒取樂,傳出去便是壞了名聲。”

“隻能以素齋招待太師了。”

孔光哈哈大笑,白色胡須伴隨笑聲飄揚。

“以天道佐酒,便無菜肴,老夫亦醉矣!”

甄豐看著這一幕,表情一陣茫然。

王舜露出笑容,拍了拍甄豐的肩膀。

“甄兄,還等什麼?”

“這一次的酒席,自當有甄兄一席之地!”

甄豐如夢初醒,站了起來,恭恭敬敬地朝著王莽行禮。

“甄家,願為從龍之臣!”

王莽目光平靜地注視著甄豐,嘴角卻一點一滴地翹了起來。

越翹越高。

“得甄兄之助,大事成矣!”

【利用大漢朝不斷爆發的天災人禍,王莽命人悄然散播“劉氏觸怒天道,國祚將亡”的消息,同時又命黨羽向朝廷上奏章,稱讚王莽的德行。】

【孔光、王舜、甄豐三位四輔之臣對此不餘遺力,每次朝會開啟時必以王莽馬首是瞻。】

【大司徒陳崇更是公開宣稱王莽為“在世聖人”,可與儒家開創者孔子,周公旦等人相提並論。】

【在眾人的一片讚揚聲中,王莽依舊保持著多年以來的清苦樸素生活,更發動數百名官員捐出自身財產來賑濟災民。】

【王莽的名聲越發響亮,已經到了世人隻知道王莽,不知道皇帝劉衎的地步。】

【終於,王莽覺得時機已到,開始對皇帝劉衎下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