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人,是不是腦子都進水了?”
原本劉邦對儒家就沒有好感,如今看到王莽這篇盤點視頻,越發的沒好感。
蕭何摸了一下鼻子,也是哭笑不得,道:
“如此之多的官職爵位一夕之間全部公布並實施,地方上怎麼可能一下子理順?”
“除了給天下臣民製造混亂之外,根本就是毫無益處。”
作為大漢開國丞相,蕭何幾乎是從無到有,一點點把大漢的行政班子給搭建起來的。
他太明白這種花架子功夫所造成的繁瑣和危害了。
曹參哼了一聲,道:
“也不知道搞這麼麻煩做什麼,直接照搬大漢的製度官名不就行了?一個個改名,麻煩死了!”
劉邦聽著眾臣的吐槽,心情變得越發好了,甚至把雙腳翹了起來,架在禦案上。
“嗯,很好。朕就希望這王莽這麼搞。”
“話說,劉秀那個臭小子不是什麼光武帝嗎?”
“既然王莽的盤點視頻之中已經出現了劉秀,那麼想必劉秀應該很快就能弄死這個王莽了吧?”
“嘖嘖,朕已經開始迫不及待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看著金幕,緩緩搖頭。
“簡直是胡鬨!”
朱棣立刻接口。
“父皇所言極是,這王莽根本就是胡鬨!”
朱棣現在是吸取教訓了。
每次朱元璋一開口,接下來朱棣就要挨罵。
這一次朱棣直接就順著朱元璋的話說,想來朱元璋也沒有借口來罵人了吧?
朱元璋看了朱棣一眼,突然開口道:
“你可知道,朕為何要說王莽是胡鬨?”
朱棣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
“因為王莽隨意瞎改這些官職名字,根本對大漢,哦不,是這個新朝毫無益處?”
王莽之後的東漢是不承認新朝的。
畢竟劉秀是西漢皇族後裔,情有可原。
但東漢之後的其他王朝,對王莽的新朝就沒有這種仇恨。
隻不過後世也沒有姓王的建立朝代,其他朝代的皇帝也犯不著為了王莽而去和曆史書上威名赫赫的華夏大漢王朝做對。
故而在後世,新朝屬於一個比較微妙的地位。
在討論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王朝,也可以稱為一個偽朝。
全憑自心。
朱元璋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點頭道:
“正是如此。大漢兩百年,各種官職爵位早就已經被天下人給習慣了。”
“隨意進行全盤改動,隻會讓天下人無所適從。”
“都像他這麼搞,所有王朝都要亂了套了。”
朱棣一想,也是這個道理。
朱元璋雖然推翻了元朝,但大明的大部分官職、製度,基本上還是繼承了元朝。
也就是廢掉了四等人、中書省,再改了一下三司使的名字。
朱元璋看著朱棣,加重了語氣。
“製度,不可輕易改動。”
“尤其是京師,天子所在,聚攏了一國的氣運,更不可胡亂更改!”
朱棣這才如夢初醒。
合著父皇說了這麼一大堆,就是拐著彎告訴俺——
不許遷都北平?
朱棣想到這裡,心中不免有些尷尬,訕訕道:
“父皇,如今的情況和盤點視頻裡不一樣,兒臣是不會隨意遷都的,還請父皇放心吧。”
盤點視頻裡,朱棣是作為造反藩王進入南京登基,肯定要把京師遷到自己的大本營北平城才放心。
但現在的朱棣可是正兒八經的大明皇太子,麾下燕王府的心腹也大部分都調到南京城這邊進入朝廷中樞任職。
壓根就沒有遷都的必要嘛。
朱元璋哼了一聲,道:
“你知道就好。不過朕還要考考你,你可知道南京對今後大明的發展還有一樣好處,是什麼?”
“啊?”朱棣聞言,又愣住了。
眼看朱元璋的眉頭漸漸聚攏起來,又有了發火的趨勢。
朱棣搜腸刮肚,突然心中一動,脫口而出。
“大航海!”
朱元璋臉色立刻變得和緩,道:
“說下去。”
朱棣見朱元璋的表情,知道自己說對了,頓時鬆了一口氣,道:
“父皇,咱們大明的海外擴張,眼下還是以南洋、西洋為主。”
“南京城比起北平,距離南洋、西洋更近,更方便朝廷時刻掌控海外諸多領地的動向,做出及時的反應!”
“至於北邊,也就是那乾隆篇盤點視頻裡被俄羅斯帝國占據的西伯利亞,都是常年冰凍的苦寒之地,並沒有什麼值得海外擴張的價值。”
朱元璋聽著朱棣頭頭是道的分析,臉上難得露出了笑容。
“這一次,算你小子過關了。”
朱棣長出一口氣,心中暗自得意。
父皇啊父皇,彆以為你是當爹的,便可想罵就罵。
隻要俺動起腦子來,你就連一個罵我的借口都找不到!
帶著這份自得,朱棣微微抬起下巴,注視著金幕中的王莽。
【王莽在正式建立了新朝之後,之前於他腦海之中計劃的諸多改革,也被一一向天下公布。】
金幕中的畫麵,又切換到了蔡陽縣。
但這一次不再是那段熟悉的牆壁,而是城外的一處農田。
少年劉秀拿著一把鋤頭,正在農田之中揮汗如雨地耕作著。
田埂上傳來一陣腳步聲,隨後他的大哥劉演和二哥劉仲出現。
劉演看著田裡的劉秀,忍不住好笑道:
“阿秀,你好歹也是堂堂的大漢皇族後裔,怎麼還天天泡在田裡不出來了?”
劉秀抬頭,用肩膀上的巾帕擦了擦汗水,笑道:
“兄長,如今可是新朝,咱們劉姓子弟都是前朝皇族了,今後自然隻能自食其力,有何不妥?”
說著,劉秀提著鋤頭,走上田埂。
隨意甩了甩雙腳,泥點亂飛。
“兄長,有什麼事情嗎?”
劉演神采奕奕,一把摟住劉秀肩膀,低聲開口。
“趕緊回去,你是不知道,今天縣城裡有大事要發生。”
“咱們給大漢複國的大業,說不定就有希望了!”
劉秀不動聲色地推開劉演的手,在田埂旁小溝裡用水洗乾淨雙腳,這才穿起放在一旁的草鞋,慢吞吞地開口。
“大哥啊,你天天想著什麼光複大漢,和我們這些弟弟說說就行。”
“這要是被朝廷的人聽到了,咱們全家都會被你害死的。”
劉演大怒,道:
“怎麼,堂堂大漢皇族後裔,想著光複大漢也有錯了?”
劉秀翻了一個白眼,道:
“大哥,那麼多的劉姓公卿都沒說話呢,你一個遊俠說這種話,真以為自己是當年的高祖皇帝啦?”
劉演嘿嘿一笑,一巴掌拍在劉秀身上,險些把劉秀拍進田裡去。
“你這臭小子,我將來若是成為第二個高祖皇帝,你肯定就是那高祖皇帝沒用的兄弟!”
劉秀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將鋤頭抗在了肩膀上。
“到時候還請兄長不要給我封一個什麼鍋底侯,封個種田侯倒是也無不可。”
幾兄弟說說笑笑,朝著城裡走去。
回到家中,三人便去見了叔父劉良。
此刻劉良表情極為難看,在屋裡不停打轉。
“完了完了,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三人愣了一下,劉演開口道:
“叔父,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良表情扭曲,對著劉演道:
“你們是不知道啊,剛剛城裡已經公布了當今陛下的改革詔令!”
劉演哦了一聲,不以為然地笑道:
“不就是改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官職和爵位麼,叔父您也沒有這種東西,何必擔心?”
劉良重重地哼了一聲,抬手就敲了劉演一個暴栗。
“你懂什麼,這一次的改革,是要了我們的命了!”
鏡頭一轉,隻見在那麵熟悉的牆壁下,一名蔡陽縣的縣吏正在高聲宣讀:
“……奉皇帝陛下之命,特昭告天下:”
“即日起,將天下田改曰王田,全部收歸國有,任何民眾不得擁有私田。”
“奴婢改稱私屬,不得買賣!”
“改幣製、官製如下……”
“鹽鐵官營,山川河流收歸國有,任何百姓不得私自捕獵、取水、開荒!”
……
一條條一件件,直聽得麵前的蔡陽縣民眾呆若木雞。
鏡頭轉回劉家。
劉良氣急敗壞地開口:
“我之所以能把你們這些子侄撫養大,全靠的是城外的那上百畝田地。”
劉演咳嗽一聲,提醒道:
“五百畝,叔父。”
劉良一抬手,劉演趕忙躲到門外去,不忘伸出一顆腦袋回來提醒:
“叔父,您繼續。”
劉良忍住將這個大侄子暴打一頓的衝動,繼續開口道:
“如今朝廷要將這五百畝土地全部收回去,按照人頭來分配。”
“這樣一來,咱們的田地就全沒了!”
“沒了田地,彆說是供你們讀書了,咱們連活下去都成問題!”
劉良說完,在場的劉家三兄弟心中都是一驚。
尤其是年紀最小的劉秀,更是如同遭了當頭一棒。
從小就沒了父親,好不容易在叔父的扶持下繼續讀書,成績也不錯。
過個幾年,說不定就有希望被推薦去太學,畢業之後混個一官半職,回報叔父的恩德,還能光耀門楣。
結果這一夜之間,彆說是將來接著讀書,竟然連活下去都成問題了?
劉秀滿心茫然。
這個世界,究竟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