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陛下要對我們動手了?”
“我們對大宋是有功勞的啊。”
抱怨了片刻之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趙普的身上。
“趙大人,你平時是最有主意的,這一次你怎麼也得給大家想想辦法啊。”
趙普也頗為無奈,道:
“各位,我也不是陛下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可能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呢?等等!”
趙普臉上突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對啊,我剛剛怎麼沒有想到呢?”
眾人聞言頓時來了希望,七嘴八舌地追問。
“趙大人,你有什麼辦法?”
“快說來聽聽。”
趙普嗬嗬一笑,正色道:
“咱們確實是不了解陛下的想法,但是太子殿下了解啊。”
眾人瞬間也恍然大悟。
“啊對對對,還有太子殿下呢。”
“看來,這件事情就要落在太子殿下身上了。”
趙普點了點頭,道:
“正好,明日老夫要前往東宮對太子殿下授課。”
“到時候,老夫打聽打聽,究竟是怎麼回事!”
……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擊敗了杜鬆率領的西路軍主力後,努爾哈赤馬不停蹄,率領麾下的後金主力北上,迎戰由馬林率領的北路明軍。】
三月初一夜裡,就在薩爾滸的激戰剛剛結束不久,正在連夜趕路,打算去支援杜鬆的北路軍提督馬林就得知了消息。
“什麼,全軍覆沒,杜鬆也死了?”
馬林整個人都呆若木雞。
在場的北路軍將領聞言,也是一個個六神無主。
“提督大人,現在怎麼辦?”
“要不咱們直接撤退吧。”
在眾人的催促聲中,馬林回過神來,斷然開口。
“不行,不能撤退。”
“我們距離薩爾滸太近了!”
此刻馬林位於薩爾滸東北的尚間崖。
如果是在白天,最多也就一兩個時辰,就能從尚間崖趕到薩爾滸。
騎兵的話,速度還要更快。
這麼近的距離,如果撤退,疊加杜鬆戰敗的消息,立刻就會演變成一場毫無秩序的大潰敗。
那樣的話,後金軍一旦追上來,一個也彆想逃!
馬林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快,全軍立刻就地布陣,準備迎敵!”
隨後,在馬林的命令下,明軍於尚間崖紮營,並爭分奪秒地進行防線的修建。
三月初二,也就是薩爾滸決戰剛剛結束的第二天。
努爾哈赤就率領獲勝之後的清軍主力,出現在了馬林所部的麵前。
“進攻!”努爾哈赤信心滿滿,大手一揮。
隨即,女真先鋒部隊立刻衝了上來。
馬林站在大營中看著這一幕,手心中不知何時已經遍布汗水。
杜鬆率領的可是明軍最強的兵馬。
連杜鬆都全軍覆沒了,自己能逃過一劫嗎?
但此時此刻,馬林知道自己已經彆無選擇。
隻能死中求活!
“開火!”
明軍昨日經過一夜的挖掘,成功在大營之外挖出了三道塹壕。
馬林將軍中的諸多車輛列陣在最前方作為車陣,火槍兵和大炮則布置在車陣後方。
在火槍兵後方,是嚴陣以待的騎兵。
騎兵後麵的三層戰壕之中,便是馬林剩餘的中軍步兵。
在塹壕的兩邊,馬林還準備了兩支精銳部隊。
如果戰事有利,這兩支伏兵就可以一起殺出來,共破後金軍。
若是戰事不利,那麼這兩支伏兵也可以用來救援前線正麵的火槍兵和騎兵。
能看得出來,馬林確實已經把該做的準備都做得十分充足。
但很快,當後金軍山呼海嘯一般衝過來的時候,馬林就發現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砰砰砰!
布置在整個戰線最前方的明軍火銃手們發現後金先鋒進入射程了,便瘋狂地開火。
砰砰砰!
火銃瘋狂地進行射擊。
然而,馬林並不知道,在昨天的薩爾滸決戰中,杜鬆已經吃過大虧了!
有了昨日的決戰經驗,披盔戴甲的後金先鋒沒有任何遲疑,直接就頂著子彈,衝進了車陣之中。
火銃兵的長處是遠程火力,當進入白刃戰階段,他們在戴甲的後金軍士兵麵前,就是待宰羔羊!
短短片刻時間,車陣後麵的明軍火銃兵就被後金軍猶如砍瓜切菜般,殺得落荒而逃。
後金軍立刻向前繼續發動進攻,衝到了明軍騎兵麵前。
明軍騎兵頓時傻眼了。
騎兵的衝擊,那是需要時間和距離的。
現在後金人一下子衝過來,明軍騎兵壓根無法起速。
沒有了速度的騎兵,還怎麼打?
後金甲士們猶如猛虎下山,見人砍人,見馬砍馬。
瞬間,騎兵部隊也被殺得大亂。
馬林看到這一幕也傻眼了,大叫道:
“快,讓潘宗顏和龔念遂出兵支援!”
這兩人,正是馬林埋伏在戰場旁邊的兩支奇兵主將。
但下一刻,更壞的消息傳來。
“不好了提督大人,潘宗顏和龔念遂都已經被建奴發現並且擊敗了!”
馬林直接呆滯了。
自己的奇兵,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發揮作用,就被後金人擊潰了?
一陣巨大的、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傳來。
馬林一抬頭,發現無數旗幟從薩爾滸方向席卷而來。
努爾哈赤率領的後金主力發起了進攻!
數萬後金主力在突破馬林部的火槍兵和騎兵之後,全麵出擊。
馬林部頓時被殺得大敗。
戰場上,到處都是明軍士兵被屠殺的景象。
整個明軍的陣型已經徹底完了,所有人都在逃命。
馬林一咬牙,大叫道:
“逃,快逃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馬林頭也不回地帶著麾下的親衛們跑路了。
……
【這一場大戰,明軍北路軍馬林所部同樣也是全軍覆沒,主將馬林帶著幾名親衛僥幸逃脫,隻有不到兩千人最終逃回沈陽。】
【原本即將抵達戰場的海西女真葉赫部得知消息之後,立刻選擇撤回開原。】
【僅僅兩天時間,努爾哈赤就先後殲滅了西路軍杜鬆和北路軍馬林部,明軍七萬多兵馬折戟沉沙。】
【然而,這還並不是努爾哈赤想要的全部。】
畫麵中,努爾哈赤目光炯炯,沉聲開口。
“快,全軍打掃戰場然後休息一晚上,明天早上繼續出發!”
努爾哈赤要的可不是殲滅兩路明軍。
他要的是一鼓作氣,徹底殲滅四路明軍!
畫麵一轉,已經到了劉綎所在的東路軍。
此刻,東路軍正在深山老林之中,艱難地跋涉前進著。
朝鮮將軍有些狐疑地看著劉綎。
“劉提督,我們應該是走錯路了吧?”
沿著長白山走,其實是有一條女真人經常走的大路。
然而劉綎卻舍棄大路不走,選了一條偏僻的小路。
這讓朝鮮將軍都無法理解他的想法。
劉綎嗬嗬一笑,正色道:
“李將軍,這就是你不懂了吧?”
“之前,咱們可是在這條路上發現了建奴大部隊的蹤跡!”
“嗬嗬,建奴一定沒想到,我們竟然會沿著這麼崎嶇的道路追上去。”
“他們就會怎麼樣?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說到這裡,劉綎情不自禁地抬起了頭,露出了得意的表情。
“到那個時候,我們神兵天降,自然就能一舉將建奴主力部隊殲滅,然後直撲赫圖阿拉!”
李將軍聞言,越發狐疑了。
“劉將軍,我們隻不過是一路偏師啊。”
“楊經略給我們的任務,應該是準時抵達赫圖阿拉城外,和其他三路大軍會合吧?”
劉綎頓時怒了,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懂嗎?更何況楊鎬他隻不過是區區一個經略。”
“我告訴你,我可不和那些浙江人混在一起,哼。”
頓了頓,看到李將軍一臉茫然,劉綎隻能按捺住心中的火氣,道:
“總之,我們是不會誤了日期的,一切都在本將軍的算計之中!”
就在劉綎指點江山的時候,一名斥候上氣不接下氣地出現了。
“提督大人,前麵發現了一支傳令兵,說是杜鬆大人麾下的!”
劉綎一聽,頓時來了精神。
“快,快把人請過來!”
很快,一名軍官出現在了劉綎麵前。
“劉大人,我家杜大人已經和馬林大人一起抵達了赫圖阿拉城下,他讓我拿著令箭過來找你,要求你速速進軍,去赫圖阿拉城外會師!”
劉綎仔細地查閱了軍官遞過來的文書和令箭等信物,確認無誤。
這下子,他終於徹底放心了,哈哈大笑。
“好好好,立刻傳令全軍,輕裝急進,用最快的速度,務必要確保在今晚之前抵達赫圖阿拉!”
為了防止像之前蔚山之戰的情況重演,楊鎬這一次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向四路指揮官都下達了命令。
包圍赫圖阿拉之後,以杜鬆作為前線統帥,其餘三路兵馬全部受杜鬆節製。
所以杜鬆的信使出現並且傳達命令,從劉綎的角度來說合情合理,他並沒有察覺到什麼不妥。
李將軍在一旁看著這一幕,表情有些微妙,等傳令兵下去之後才湊到劉綎身旁。
“劉大人,這不會是建奴的引誘陷阱吧?”
劉綎搖了搖頭,用看白癡的眼神看了一眼這名朝鮮將軍。
“李將軍,這令箭確實是杜鬆的,那是造不得假的事情。”
“如果前來傳令的信使真的是建奴人,那隻能說明一件事情,杜鬆已經被建奴打得全軍覆滅了,你覺得這可能嗎?”
李將軍頓時語塞。
劉綎得意洋洋地開口。
“四路分進合擊,本來我還擔心出了意外,刻意慢慢趕路呢。”
“沒想到這回居然讓杜鬆和馬林那兩個小子掏上了,快,快點出發,晚了連功勞都撈不到了!”
“哦對了,路上的寨子也派人搜查一下,找到人就把腦袋砍了帶回來,免得去到赫圖阿拉城下,被杜鬆和馬林笑我連點功勞都沒有!”
劉綎率領著兵馬,放棄了之前那種穩紮穩打一邊偵查一邊推進的策略,開始快速前進。
看到這裡,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忍不住吐出一口氣。
他的目光剛剛轉向朱棣,朱棣頓時就是一驚,趕忙叫道:
“父皇,兒臣這些天可是老實聽話得很啊。”
朱元璋默然片刻,哼了一聲,選擇發彈幕。
【明太祖朱元璋:這個劉綎怕不是一個傻子吧,之前就在順天城被倭寇小西行長耍得團團轉,現在又怎麼容易就輕信了?】
很快,新的彈幕就跳了出來。
【宋太祖趙匡胤:要朕來說的話,這件事情其實也不能怪劉綎,主要是你杜鬆一天之內全軍覆滅,這誰能想到?】
【宋太祖趙匡胤:劉綎是個草包不假,但你想想,杜鬆、馬林、楊鎬乃至朱翊鈞,又有哪個不是草包呢?】
朱元璋看著趙匡胤這兩條彈幕,一時默然。
朱元璋當然知道趙匡胤這老小子是在找機會噴回來,但問題在於,趙匡胤說的話,朱元璋還真就無從反駁!
這特麼就非常尷尬了。
【唐太宗李世民:其實在薩爾滸決戰,杜鬆所部折戟沉沙之後,各位應該也都能看出這場戰爭的結局了,隻能說歸根結底還是朱翊鈞的問題。】
【漢武帝劉徹:這話說的沒錯。若是朱翊鈞能正常一點,哪怕隻是讓明軍維持在二十年前抗倭戰爭時候的水平,明軍獲勝的希望至少都在五成以上。】
【光武帝劉秀:其實朕也有點搞不懂,朕的大漢最開始用的也是大明火銃,應該還沒有萬曆年間明軍火銃先進,都足以橫掃四海了。】
【光武帝劉秀:朱翊鈞的軍隊擁有火炮和火銃,竟然都奈何不得全是冷兵器的後金軍?】
被劉秀這麼一提醒,曆朝曆代的皇帝們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在剛剛過去的兩場戰鬥中,後金軍還真就沒有使用過任何的熱兵器!
【宋太祖趙匡胤:哈哈,笑死了,熱兵器部隊被冷兵器部隊暴打,這個朱翊鈞也太給大明長臉了吧。】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黑著臉,突然有點後悔發彈幕了。
這體驗,還不如多罵朱棣幾句呢!
【唐太宗李世民:其實這種現象也是很容易解釋的,朕之前在金幕中看到過一句話,叫做——量變引發質變。】
【唐太宗李世民:像朕的大唐,現在人人都是火槍兵,一萬支火槍一起射擊,管你什麼雙層甲四層甲都打爛了。】
【唐太宗李世民:但朱翊鈞的明軍,隻有不到一成的士兵擁有火槍,這樣的比例太低了,根本無法發揮熱兵器的絕對優勢。】
曆朝曆代的皇帝看到這裡,心中都不由一動。
李世民這一次,還真是說到了關鍵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