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嶽飛的又一次成長,劉恒明白了資源和平台的重要性(2 / 2)

對這位金軍主將而言,楚州一戰已經讓他損失不小。

若是再把兩三千精銳消耗在擊潰嶽飛這上麵,那前後加起來的損失就真的是要傷筋動骨了。

這可不行。

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老了,隨時都可能死,這是所有金國高層心知肚明的事情。

這種時候,不僅僅是完顏宗翰、完顏宗輔、兀術等人覬覦皇位。

完顏撻懶同樣也是競爭者之一!

完顏吳乞買這種分兵多路的安排,其實也相當於是一種競爭。

誰贏,誰就能在競爭之中獲勝,就能向皇位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完顏撻懶不但要贏,而且還要贏得漂亮。

慘勝這種事情,有楚州一次就已經足夠了。

反正……

完顏撻懶嘴角扯動了一下,淡淡道:

“鳴金收兵,我們轉頭回去進攻泰州!”

反正隻要泰州拿下了,這功勞就是穩穩當當。

何必在這裡磕嶽飛這個硬骨頭!

嶽飛雙鐧同時揮出,又擊殺了一名金軍謀克。

此刻他渾身冒汗,就連步伐都有些踉蹌。

宋軍防線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對麵這支金軍的精銳程度,遠遠超出了嶽飛事前的估計。

嶽飛本以為自己至少能堅守一天以上,卻沒想到半天剛過,己方防線就要崩潰了。

“難道今天要死在這裡?”

嶽飛心中念頭浮現,不覺有些遺憾。

他是不會撤退的。

若是撤了,擁有大隊騎兵的金軍一定能在日落前追上還在逃亡的泰州民眾!

可惜,沒辦法幫過去那些死難的袍澤報仇了。

那就多拉一些金人陪葬吧!

嶽飛舉起雙鐧,正準備再度迎戰敵人,卻突然聽到了空氣中尖銳的鳴金之聲。

嗯?

我沒讓撤兵啊?

嶽飛腦海中剛剛湧現出疑惑,就發現麵前的金軍士兵們腳步明顯減緩。

他突然回過神來。

難道是金軍要撤退?

接下來的場麵果然驗證了嶽飛的判斷。

剛剛還在猛攻的金軍,在鳴金聲響起之後,迅速脫離接觸,開始往後退去。

嶽飛站住身形,並未追擊,而是有些疑惑地看著退走的金軍。

張憲呼哧呼哧地衝了過來,一臉興奮。

“將軍,金狗逃跑了,咱們快追!”

嶽飛環視一眼旁邊的部下們。

一番激戰過後,這些部下明顯體力不支。

“不能追擊,讓他們走。”

嶽飛果斷下定決心。

張憲大為不解,正打算開口質問,又聽到了嶽飛的下一句話。

“對麵還有五千騎兵!追上去的話,我們反而會被包圍。”

張憲這才了然,和嶽飛站在一起,目送金軍緩緩北去。

直到最後一名金軍消失在視線中,嶽飛才再度開口。

“這樣不行。”

“啊?什麼不行?”張憲疑惑道。

嶽飛道:

“金軍戰鬥力太強了,若是按照以前的陣法,我們還是很難和他們抗衡。”

“得想一些新的辦法才行。”

張憲哦了一聲,並未在意。

這種東西那是將軍應該想的事情,我張憲隻需要老老實實聽指揮打仗就好了。

嶽飛站在原地,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之中。

直到王貴等人聚攏過來,彙報戰損。

“陣亡七百五十人,受傷將近兩千。”

“斬首敵軍約三百級,敵軍傷者估計在一千以上。”

嶽飛聞言,不由默然。

這戰鬥力,確實還是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啊……

他沉吟良久,緩緩開口。

“是該想點新的辦法了。”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中,劉邦表情有些微妙。

“這個嶽飛,還真的無師自通了?居然都能識破陷阱主動撤退了。”

周勃有些意外地開口道:

“若是臣的話,說不定當時還真的就衝進去了。”

曹參點頭道:

“嶽飛接下來的堅守,也是可圈可點的。”

劉盈聽著眾人誇獎嶽飛,心中則有些疑惑。

問個問題,父皇應該不會生氣吧?

於是劉盈道:

“父皇,嶽飛的兵馬還是遜色於金軍啊,為何您和各位大臣都在誇獎他?”

劉邦哈哈一笑,果然沒有生氣,而是耐心解釋。

“從戰鬥力上來說,嶽飛確實不如完顏撻懶,但咱們看事情要看全麵。”

“呂釋之,你來解釋吧。”

呂釋之有些驚訝,想了想之後開口道:

“嶽飛的問題並不在於戰鬥力,而是在於資源不夠,太子殿下。”

一路過來,嶽飛最高官職也不過是一個通、泰州鎮撫使。

換句話說,嶽飛最多隻能獲得通州和泰州這兩個地方的資源。

這兩個州加起來,也就是一個郡的資源而已。

而對麵的完顏撻懶所率領的金軍,則擁有整個金國的戰爭資源支持。

這就好比一個出身普通的良家子弟,一上來就要跟億萬富翁的兒子比拚。

人家的資源、眼界、人脈、部下都有富豪老爹搞定,普通人根本沒這種條件,萬事隻能靠自己。

呂釋之道:

“在這種情況下,嶽飛能在短短幾年裡就成長到如今的地步,確實是非常不易。”

呂澤也補充了一句:

“殿下您想,之前在馬家渡的時候,嶽飛麾下的軍隊是擁有整個大宋資源支持的。”

“馬家渡之戰,嶽飛不就差一點擊潰了對麵的金軍嗎?”

“所以嶽飛能力其實已經足夠了,隻要大宋朝廷給他足夠的資源,他有很大可能成為金軍的克星!”

有能力,還不夠。

得有足夠的平台來發揮。

嶽飛現在得到的平台資源還是太小,太少。

劉盈這才明白過來,連連點頭。

“明白了。”

劉邦笑嗬嗬地開口道:

“為什麼說帝王識人之術是最重要的,便在這裡。”

“假如趙構能給嶽飛、韓世忠等人足夠的資源,兩淮戰場上還會糜爛成這種樣子嗎?”

“趙構的資源啊,要麼自己用來奢靡享受,要麼就給了杜充這種廢物。”

“大宋資源又不是無限的,趙構這麼亂搞,大宋能不被滅國,都已經是僥天之幸了。”

劉恒坐在一旁,聽著劉邦的這番話,心中也有些明悟。

在過去這段時間裡,劉恒在蕭何的丞相官署協理政務,就經常有這種感受。

有些事情,劉恒明明覺得也是需要投入資源去解決的,但蕭何卻並不同意。

蕭何還笑著對劉恒說道一句話。

“殿下,事有輕重緩急,朝廷是不可能替百姓解決所有事情的,有些事情隻能由百姓自己解決。”

當時的劉恒心中是不理解的。

他覺得這是道家所謂的“垂拱無為而治”思想在作祟。

既然是皇帝,既然是朝廷,怎麼可能不幫百姓解決問題呢?

現在劉恒懂了。

不是蕭何不想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大漢資源不夠!

一個王朝的資源再怎麼充裕,也不可能做到解決每一個百姓麵臨的所有問題。

朝廷這些必須要列出一個優先事項,解決最迫在眉睫的,那些不怎麼重要的就隻能往後放,或者等待當事人自己去解決。

朝廷實際上是想要激發地方大漢百姓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地方百姓進行某種程度上的自治。

這就是“無為、垂拱”四字中隱藏的意思。

朝廷做得少,百姓就會做得多。

朝廷不必包辦一切,百姓可以自行選擇填補權力空虛。

劉恒陷入沉吟。

這種方式,目前看起來倒也算是卓有成效。

隻是到底好不好呢?

如果真好,為何後世的皇帝都不采用黃老思想治國?

如果不好,那大漢眼下蒸蒸日上的發展又算什麼?

劉恒陷入了激烈的內心思想鬥爭之中。

唐初世界,李淵坐在龍船上遊湖。

這位大唐的皇帝陛下近來是越發的喜歡當甩手掌櫃了。

絕大部分政務都交給了太子李世民去處理。

李世民也很懂分寸,每天都會前來向李淵請安,並彙報一些重要的政務,請這位父皇進行裁決。

這對父子就在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中維持著體麵、親情和權力的運轉。

李淵畢竟是開國皇帝,沒有一個開國皇帝是簡單的人物,即便是王莽這種也不例外。

李淵在曆史上會變成那個樣子,歸根結底,還是他過於低估了李世民。

他怎麼能想到,自己的這個二兒子竟然會是華夏五千年曆史上最優秀皇帝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呢?

兒子太優秀,對父親而言也是一種很大的壓力啊。

李淵三言兩語就和李世民商量完了國事,隨後指著麵前的金幕笑嗬嗬地開口道:

“世民啊,你覺得這個嶽飛如何?”

李世民想了想,道:

“嶽飛若是能出身在將門世家,從小接受足夠優質的領兵知識傳授,應該是李靖一般的人物。”

這個答案讓李淵瞳孔微微一縮。

李靖!

李靖可不是一般人。

出身於隋唐頂級門閥“五姓七望”的隴西李氏定著房,履曆優秀,戰績彪炳。

很多人說,大唐沒有李世民就統一不了天下,但李淵並不覺得會是這樣。

因為大唐還有李靖!

雖然不喜歡李靖,但李淵也必須承認一點。

大唐之中除了自己的二兒子李世民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在領兵打仗這件事情上比得上李靖。

李靖的用兵,完美符合兵法中“以正合,以奇勝”的思想。

正麵平推,李靖能打。

擇機突襲,李靖一樣能打。

李靖的用兵之道,是那種能讓對手完全感到絕望的類型。

任憑對手絞儘腦汁,李靖總能抓住對方的破綻,一舉破之。

這位大唐名將打仗,是從來不拖泥帶水的。

隻要一出兵,立馬就能贏,而且絕對是將敵方勢力徹底消滅,連根拔起的那種。

什麼長期圍困這種爛仗,壓根就沒在李靖身上發生過。

出兵,破敵,班師。

一整套流程下來,出兵的時間反而是最長的。

破敵的時間,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三四個月。

在這個時代,這種效率絕對是極其驚人的。

李靖甚至還擅長招撫。

武德四年十一月,李靖領兵下兩廣。

不費一兵一卒,幾個月時間招撫兩廣地區九十六州,為大唐增加民戶六十多萬。

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唐軍神李靖!

現在李世民居然說,嶽飛若是能擁有李靖一樣的家境,也能成為第二個李靖?

要知道門閥從東漢開始發跡,直到大唐,總共大幾百年的時間。

先後登上曆史舞台的那麼多頂級門閥,裡麵一代代的子弟何止幾萬人?

也僅僅出了一個李靖而已!

嶽飛,憑什麼?

李世民看出了李淵的疑惑,微笑做出回答。

“兒臣也說不好,但兒臣心中的確是有這種預感。”

李淵愣了一下,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成語。

惺惺相惜!

英雄豪傑之中,總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感應聯係。

縱然時空相隔,縱然所能見到的隻不過是人生中的短暫片段,也已經足夠了。

李淵點了點頭,道:

“原來如此,朕明白了。”

李淵並沒有懷疑李世民話語的真實性。

嶽飛隻不過是一個曆史上幾百年後的人物,李世民沒有任何理由在這件事情上和李淵說謊。

李淵想了想,又道:

“那你覺得嶽飛成為大宋的李靖嗎?”

李淵的意思並不是否認李世民對嶽飛的評判,而是在詢問李世民,嶽飛將來在大宋之中能不能擁有和李靖一樣的地位?

李靖如今已經是大唐兵部尚書兼檢校中書令,正兒八經的宰相。

而且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所有人都認為,李靖成為大唐宰相之首是遲早的事情。

李世民聞言,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兒臣覺得幾乎不可能。”

“趙構這種昏君,怎麼能和父皇您這樣的開國大帝相提並論?”

“趙構給父皇提鞋也不配!”

“有父皇,才能有李靖。有趙構,嶽飛就肯定成不了李靖。”

聽著李世民斬釘截鐵的話語,李淵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哈哈哈,你小子是會說話的。”

“不過你說得對,趙構這種廢物,他憑什麼和朕比?”

“哼,朕看到他都來氣!”

李淵從小繼承唐國公爵位,年幼的他眼睜睜看著李家從“八柱國”頂級門閥衰落下去。

但李淵並沒有怨天尤人,一步步地重新振興家族,最終建立大唐這個華夏曆史上最顯赫的王朝之一。

如果趙構拿的是李淵的劇本,那趙構至少也應該恢複整個北宋的疆域,而不是被兀術追得天天在海上吃海風,大過年的隻能跑去寺院裡找主持要炊餅。

李淵感慨了幾句,隨後對著金幕發出感慨。

“嶽飛和韓世忠這樣的將領還是比較可惜的,怎麼就碰上了趙構這種皇帝呢?”

“朕有時候在想,如果朕有趙構這種兒子,不如直接掐死算了。”

李世民聞言微笑不語。

其實李淵還真有一個類似趙構的兒子。

李元吉!

李元吉的特點就三個,好色、無能、殘暴。

好色就不必多說了,金幕中諸多好色敗家子該有的樣子,李元吉是一點不少。

為啥說李元吉無能?

當初李淵從晉陽起兵,帶著李建成和李世民南下河東進攻關中,把晉陽這個大本營留給李元吉駐守。

結果李元吉一看到老爹和兄長都沒了,直接放飛自我。

他喜歡打獵,偏偏又不愛去遠的地方,於是就在晉陽附近的村莊到處亂衝亂撞,隨意踩踏莊稼不說,看到人家家裡圈養的豬牛羊等動物就當場射死,然後作為自己的獵物帶走。

到後來打獵動物沒辦法滿足了,李元吉居然在晉陽大街上縱馬奔馳,直接對著人群射箭,殺人取樂!

他甚至還在光天化日之下衝進人家家裡,當著彆人丈夫的麵汙辱彆人的妻子和女兒。

然後劉武周帶兵過來攻打晉陽,李元吉一聽消息直接嚇尿了,竟然在劉武周還沒抵達的時候就趁著夜晚帶著妻妾逃走,去了剛剛被李淵占領不久的長安。

晉陽接下來自然就毫無懸念地陷落了。

李淵當時這叫一個氣啊,老子在前線辛辛苦苦才打下長安,你居然一戰都沒打就把老子的起家大本營晉陽給丟了?

這種無能程度,和趙構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還有殘暴這一點,也值得一說。

李元吉在出生的時候,長相極其醜陋。

醜到什麼地步?

他的生母竇皇後看到自己生出來居然是這麼一個家夥之後,氣得差點昏迷過去,當場就讓侍女把李元吉帶出去丟河裡淹死,對外就說這孩子生下來夭折了。

這個名叫陳善意的侍女於心不忍,偷偷將李元吉帶回娘家,讓娘家人照顧。

當時李淵還是隋朝官員,有事外出公乾。

等李淵回府之後,陳善意稟明李淵事情經過。

李淵驚訝之下做通了竇皇後的心理建設,才把李元吉這個醜八怪帶回府中撫養。

這位侍女陳善意對李元吉是有救命之恩的,可李元吉是怎麼回報的?

李淵為了表彰陳善意,就讓陳善意服侍李元吉,是李元吉身邊諸多侍女之首。

結果李元吉長大後,竟然因為一件雞蛋裡挑骨頭的小事,就把陳善意處死了!

而且還是當場打死,讓李淵、李建成、李世民這三位父兄都來不及營救陳善意。

再加上之前所說的那些事跡,李世民有些時候都懷疑,自己這個弟弟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徹頭徹尾的壞種,李元吉無疑就是這種人。

隻能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