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秦檜回歸觸怒曆朝皇帝,大明為何不像大宋一樣慫?(2 / 2)

李世民聞言,不由好笑。

“傻孩子,朕之前的確是招攬了不少敵對勢力的臣子,但這可不包括漢奸!”

就比如魏征。

魏征之前是李建成的心腹,還曾經多次建議李建成及早對李世民下手。

但李建成死後,魏征願意投降,李世民一樣能接納。

當誰的臣子就效忠誰,對李世民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你不能去效忠異族!

李世民說到這裡,語氣也變得有些陰冷。

“華夏的內鬥,那是華夏的事情。”

“但異族就是異族,朕可以允許異族人投降大唐,但絕對不允許華夏人投降異族!”

李治啞然。

這簡直就是明晃晃的雙標啊。

但仔細一想,李治竟然也覺得李世民說的挺有道理的。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天生就比那些茹毛飲血的異族要高級!

放著更高級的華夏人不當,去選擇當異族的狗。

這種人的性命,留著有什麼用?

李世民看向李治,淡淡道:

“治兒,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生為華夏子孫,就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了。”

“誰要是敢背棄這種榮耀,誰就該死,百死莫贖!”

李世民的話,擲地有聲,在大殿中回蕩。

這就是貞觀大帝的霸氣!

大明世界之中,朱高熾看著這一幕,陷入沉思。

作為大宋的“後人”,朱高熾對這段曆史當然是很清楚的。

就在此時,朱棣嚷嚷了起來。

“哎呀,這秦檜原來還當過金國的狗腿子,真是惡心人啊。”

“果然不愧是華夏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狗漢奸!”

朱高熾的表情頓時有些古怪。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

“你小子連秦檜的曆史都不懂?”

“曆史書沒讀過嗎?”

“小時候那些大儒白教你了?”

朱棣頓時有些訕訕,尷尬地咳嗽一聲,道:

“父皇,這南宋的曆史實在是太屈辱了,兒臣真的讀不下去啊。”

“還得是漢武帝、唐太宗這種威風八麵的時代,他們的曆史讀起來才帶勁!”

朱高熾聞言不由啞然。

搞了半天,自家老爹居然是因為這個理由,所以才不了解秦檜這段曆史的?

想了想,朱高熾又覺得情有可原。

就算是朱高熾這個溫和的性格,在讀宋朝這段曆史的時候也經常忍不住心中的憤怒。

更何況是朱棣這種耿直的性格?

朱棣要是真的完整讀一遍宋史,恐怕要直接氣炸了。

大宋是一個很奇葩的國家。

根據好事者的統計,大宋整個王朝存續期間,對外戰爭勝率超過了六成。

而赫赫有名的大唐整個王朝存續期間,對外戰爭勝率不到五成。

從這兩個數據來看,大宋似乎應該是一個比大唐還要更加強悍的王朝才對。

但事實卻是,大唐屬於所有華夏人提起來都無比驕傲的朝代。

而大宋嘛,“大慫”這個稱號已經足夠說明一切了。

想到這裡,朱高熾心中突然又有些疑惑。

大宋並不是唯一一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大明也是!

扶持士大夫階層最重要的是什麼?科舉製。

大明的科舉製,比大宋還要更加發達。

為什麼大明不會像大宋一樣慫呢?

現在雖然是明初,但大明中期的朱祁鎮,大明晚期的朱翊鈞,兩部視頻朱高熾也都看過了。

在那兩部視頻裡,大明也是完全不慫的。

也先圍城,於謙直接站出來臨危救主,還得到了從太後到皇帝到朝臣的大力支持。

投降派的聲音在當時的大明內部,並不像大宋那樣猖狂。

朱翊鈞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是一個敗家子昏君,但是有仗朱翊鈞是真打啊。

為了朝鮮,硬生生和倭國乾了好幾年,強行把倭國乾跑了。

慫這個字,好像壓根就和大明沒有什麼關係。

朱高熾忍不住對朱元璋提出疑問。

“皇祖,為什麼咱們大明和大宋一樣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大明卻不像大宋這麼慫呢?”

朱元璋聽到這個問題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頓時有些得意,抬起下巴。

“這還用說嗎?因為盤點視頻之中大明皇帝都是咱的子孫。”

“咱這輩子可從來沒慫過,咱的子孫自然更不可能慫!”

朱高熾聽完,居然覺得有點道理。

但道理不多。

朱棣的基因再逆天,也不可能遺傳了那麼多代之後,依舊能影響後代大明皇帝吧?

按照這種說法,哪一個王朝的開國太祖不是殺伐決斷,怎麼就沒把這些基因遺傳給後代的昏君們呢?

朱元璋哼了一聲,對著朱高熾道:

“你爹懂個屁!還是讓朕來和你說吧。”

朱棣嘿嘿一笑,也不生氣。

咱臉皮厚,隻要不是大明的昏君,不是我朱棣的後代在金幕中當主角,父皇您想怎麼罵就怎麼罵,咱無所謂!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淡淡開口:

“你爹不喜歡讀宋史,但朕以前可是完完整整地把宋史看過很多遍的。”

大宋是距離大明年代最近的漢人王朝,朱元璋當然要仔細研究這個王朝怎麼覆滅的。

歸根結底就四個字——文人勢大,皇帝勢弱。

文人,骨子裡就有軟弱性。

當皇帝被文人鉗製,武將隻能當文人門下走狗的時候,這個國家自然也就有了和文人一樣的軟弱性。

文人做大也並非沒有好處,大宋文化藝術、商業經濟乃至科技發展都頗有可圈可點之處,尤其像“宋詞”更是被譽為和“唐詩”並列的華夏文化瑰寶。

但從朱元璋這個皇帝的角度來說,打仗打不贏,搞那些虛的文化、商業有什麼鳥用?

如果大明將來的皇帝也和趙構一樣被異族追著到處跑,那樣的大明再繁榮又有什麼鳥用?

朱元璋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必須減掉大明文人帶來的嬌嬌之氣,增添更多的勇武。

所以朱元璋第一個上來就廢掉了大宋“刑不上士大夫”的鐵律。

在大宋,士大夫們隻要不是犯了謀反這種誅九族的大罪,其他事情無論是政治鬥爭失敗,執政不力,打仗輸了等等,最多都是免官流放,不會處死。

朱元璋恰好相反。

朱元璋一輩子殺了數以萬計的大明官員,這些官員絕大部分都是從科舉出來的,也就是士大夫階層的一員。

不聽話,朕就弄死你!

但這還不夠。

朱元璋後來又廢掉了丞相製度。

無論宰相也好宰相也罷,代表的都是相權。

大宋時代的士大夫們就是相權強大,能掣肘皇權。

朱元璋直接把丞相廢了,相權收回到皇帝手裡。

沒有了相權的士大夫,拿什麼和同時擁有皇權、相權的皇帝鬥?

但單單打壓士大夫還不夠,還得扶持武將啊。

於是就有了大明“開國六公爵”為首的武將勳貴階層。

這些武將勳貴,像徐達、常遇春、藍玉這些,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將。

打仗,他們是專業的!

大明用專業的武將領兵,就避免了像杜充、張浚這種自以為是的文官瞎指揮,導致失敗的情況。

此外,武將勳貴階層還和皇族聯姻,比如前太子朱標娶的第一位正妻是常遇春的女兒,朱棣的正妻是徐達的女兒。

勳貴們通過這些關係又成為了外戚,能對朝政也施加影響。

這樣一來,文官失去了對皇權的掣肘、對軍隊的指揮,甚至連本身的相權都沒了。

此消彼長之下,大明武將自然不會像大宋一樣隻能當文官的狗,而是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借助外戚的身份能更加容易影響到皇帝的決策。

這樣的大明,又怎麼可能慫呢?

朱元璋說到這裡,表情之中也有些感慨。

“當然啦,朕設計的這些製度也並不是都完美無瑕。”

“但不管怎麼說,朕看了三部大明盤點視頻,這裡麵的大明沒有權臣作亂,沒有藩鎮割據,沒有被外敵侵奪半壁江山隻能狼狽求和。”

“大明後裔的皇帝雖然敗家子不少,但最起碼他們有骨氣,敢打敢拚。”

“朕的大明,怎麼樣也比趙匡胤那個大宋強十倍、百倍!”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金國中都皇宮。

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坐在龍椅上,注視著麵前來自完顏撻懶的奏折。

這位金國皇帝如今已經十分蒼老,猶如一隻垂死的雄獅。

雖然渾身上下依舊還散發著皇帝的威嚴,但每一個接近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大金帝國的統治者恐怕已經時日無多了。

看完之後,完顏吳乞買抬頭對著麵前的群臣道:

“撻懶說了,他認為如今大金的勢頭已經不如之前那般鋒銳,是時候考慮對宋國的和談了。”

“你們是什麼看法?”

完顏斜也沉吟片刻,開口道:

“兀術和撻懶在南方的失敗,其實也不全是他們指揮才能不足,而是南方的水網對咱們大金騎兵的限製過於嚴重了。”

“眼下關中和中原尚未徹底被大金掌控,以南方的地理,再想要重現靖康大劫俘獲趙構確實不太可能。”

“臣以為,是可以考慮議和了。”

左丞相完顏宗磐開口道:

“議和是可以議和,但應該儘量爭取讓宋國割讓更多的土地,撻懶不是說已經派一個大金間諜秦檜回歸宋國了嗎?咱們或許可以在這方麵做做文章。”

完顏吳乞買哈哈一笑,有些不以為然地開口道:

“間諜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嗯對了,撻懶還說了另外一件事情。”

“鑒於山東、中原、關中各地那些愚蠢的宋朝子民依舊還在不斷地反抗大金,撻懶提出要大金建立一個傀儡政權,讓漢人作為當地的皇帝去和宋國對抗。”

“你們覺得如何?”

完顏斜也遲疑了一下,點頭道:

“咱們大金對漢人來說終究是異族,如果能用漢人統治漢人,大金隱藏幕後坐收漁翁之利,未嘗不可。”

完顏宗磐同樣表示讚同:

“隻不過這人選可得好好抉擇一下,不能像張宗昌一樣。”

之前金國也扶持過張宗昌在汴京之中建立偽楚,目的和現在完全相同。

但金軍剛剛撤離汴京,張宗昌就立刻去除帝號和國號,還把傳國玉璽送給當時還隻不過是大宋河北兵馬大元帥的趙構。

這對金國來說就很沒意思了。

完顏吳乞買點了點頭,道:

“人選的事情,可以讓南方征戰的宗翰、宗輔、兀術還有撻懶提議,他們畢竟是和南邊漢人接觸比較多,對那些漢人降官有更多的了解。”

“眼下比較要緊的事情一方麵得先把關中全部拿下來,然後就是和趙構派來的議和使者……”

完顏吳乞買突然停住話語,因為他看到一名八百裡加急信使已經衝進了大殿之中。

信使送來的是一份緊急戰報。

完顏吳乞買打開戰報一看,頓時臉色就是一變。

戰報內容並不長,也就幾句話,但完顏吳乞買卻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越看臉色越是陰沉。

終於,老皇帝怒氣勃發,砰一聲將戰報拍在了桌子上。

“這個兀術!”

“真是個不中用的東西!”

完顏宗磐和完顏斜也都有些疑惑,忍不住詢問。

“陛下,兀術怎麼了?”

啪!

兀術的臉上,多了一個清脆的手掌印。

完顏宗輔雙目噴火,惡狠狠地看著兀術,破口大罵。

“你這蠢貨!”

“說了多少次,不要小看宋人,你就是不聽!”

“一萬多大金勇士,就這麼被你這蠢材給葬送了!”

兀術站在完顏宗輔的麵前,垂著頭,無言以對。

完顏宗輔餘怒未消,依舊痛罵不止。

“你以為打敗了張浚,關中就任由我們橫行了?”

“那個吳玠,之前就能憑借一支殘兵死守大散關,接連擊退三個萬夫長的進攻,還不能證明他的實力?”

“你倒好,人家一個誘敵之計,你就和傻麅子一樣上當了,衝進了吳玠的埋伏裡!”

“一萬多大金精銳,就這麼被你的愚蠢給連累了,死光了!”

“皇考一生英明,兩位皇兄也是當世人傑,怎麼就有你這種蠢才敗類,連累了我們大金皇族的名聲!”

兀術依舊還是低著頭,不敢開口說話。

不久之前,兀術奉完顏宗輔之命,去進攻大宋在關中的最後一處重要據點大散關。

結果兀術輕敵冒進,被大散關守將吳玠打得大敗,損失了一萬多兵馬,狼狽不堪地退回西安府。

這是從宋金兩國爆發戰爭以來,金國方麵吃到的最大敗仗,也是唯一一次被宋軍殲滅過萬的大敗。

這如何不讓陝西方麵的主將完顏宗輔憤怒,如何不讓遠在中都的皇帝完顏吳乞買失態?

臭罵了一番兀術過後,完顏宗輔終於冷靜了下來,嫌棄地開口。

“滾回中都,去陛

“哼,若不是你運氣好投胎當了皇考的兒子,像你這樣的廢物,今天都不可能活著離開西安城。”

“滾!”

兀術身體顫抖,但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腳步有些踉蹌地離開了。

【黃天蕩、縮頭湖以及大散關接連三場失敗,讓宋金兩國的戰場形勢開始迅速被扭轉。】

【除了在中原方向上的完顏宗翰依舊穩健,東路和西路金軍的軍事行動都遭受了挫敗。】

【而完顏宗翰得知其他兩路友軍失敗後,也選擇了停步不前,不敢再繼續南下深入湖北地區。】

【金國的第五次南侵戰爭,雖然依舊占領了大片領土,搶奪到了大批財物和資源,但對於誌在一舉滅亡大宋的金國高層而言,卻難言勝利。】

【在這樣的局麵下,從趙構即位開始就一直被金國擱置的和談,終於開始出現了事實上的進展。】

“嗯?金國願意和談了?”

趙構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簡直喜出望外,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和談,就意味著趙構不需要像之前一樣四處逃竄,倉皇躲避了。

他可以繼續當自己的大宋皇帝,繼續過著奢靡享受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擔心哪天突然傳來一個金國南侵的消息,又把自己嚇得失去男人的功能了。

呃,好像現在確實也沒有了……

趙構很快把這個令人不快的念頭拋在腦後。

大宋還有很多名醫,一定能把朕看好的!

強行將注意力集中在和談上之後,趙構很快又想到一點。

和談這種事情,可不能讓範宗尹這個草包主持啊。

娘的,聽說範宗尹每天起床都要照三遍鏡子,還要詢問妻妾自己相貌是否英俊……

就這種人,能指望他和金國談出什麼東西來?

不過若是把範宗尹罷相,弄個主戰派的大臣上來,那就更不行。

寇準李綱這種去和談,不是純純的搗亂嗎?

一想到這裡,趙構又有些為難了。

主和派大臣用來和談的確是比較合適的,可問題是現在大宋內部的主和派,沒一個頂用的!

黃潛善、汪伯彥,這兩個流放在外,是可以召回來。

但他們名聲太臭了,若是真回來了,大臣們的不滿還在其次,弄出第二次苗劉兵變可就不好辦了。

杜充……這個廢物,直接就投降金國了,聽說前段時間還被完顏宗翰暴打了一頓,怎麼沒把他打死呢?

趙構左思右想,硬是找不到一個中用的主和派大臣來主持和談之事。

突然,他心中一動,想起了一個人。

趙構心中有了主意,笑嗬嗬地對著麵前的範宗尹開口。

“範卿家,朕聽說有個大宋的禦史中丞最近剛剛從金國逃回來了?”

範宗尹聞言頓時了然,道:

“陛下說的是秦檜啊。”

趙構點了點頭,道:

“對,就是他。”

“嗯,明日讓他入宮來,朕見他一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