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吳玠再勝兀術,嶽飛北伐,朱棣不願意出征了(2 / 2)

金軍騎兵立刻從側翼殺出。

然而就在金軍騎兵殺出的同時,從戰場的左右兩邊,竟然也殺出了兩支宋軍伏兵!

這些宋軍伏兵是在前一晚就悄然出城,在城外渡過了一個晚上和半個白天,直到這種關鍵時刻才終於加入戰場。

三麵夾攻之下,金軍被殺得大敗。

宋軍趁勢席卷整個仙人關外的金軍營地,將這座大營焚燒一空。

火光衝天,濃煙滾滾。

兀術和完顏撒離喝帶著身邊的親衛們狼狽奔逃,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遠方。

仙人關外,到處都是宋軍的歡呼聲。

“大宋威武!”

吳玠看著這一幕,臉上也不由露出笑容。

“嗬嗬,老秦人可不是中原河北那些廢物……”

吳玠麾下的士兵,主要以關中人構成。

大秦、大漢、大隋、大唐……

關中老秦人士兵,見證了這四個華夏曆史上輝煌朝代的巔峰。

如今關中淪陷大半,老秦人士兵為了奪回家鄉,爆發出來的戰鬥力是無法想象的。

窮凶惡極的女真人又如何?

老秦人當年橫掃天下的時候,女真人的祖先還在東北和傻麅子玩耍呢!

就算不是強漢盛唐又如何?

老秦人說乾碎你,就乾碎你!

吳傑隨後又歎了一口氣。

“可惜陛下嚴令不讓我聯係西夏……”

在之前和西夏的幾次暗中聯係中,西夏人已經明白無誤的表現想法。

西夏願意和大宋一起合作,幫助大宋收複關中。

而西夏人給出的條件也並不苛刻,核心就一點——希望能簽訂西夏版的澶淵之盟。

將來大宋和西夏守望相助,相互通商,一起抗金。

在吳玠看來,這個條件對大宋而言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就算西夏軍隊再怎麼廢物也好,西夏的地理位置都擺在那裡。

從西夏出兵,不但可以包抄關中金軍的後路,更能威脅到整個山西,乃至金國河北平原上的都城。

西夏隻要一出兵,就能極大地減輕大宋在正麵戰場的壓力,迫使金國撤回重兵守衛太原、河東等地。

但問題是,皇帝趙構不同意啊!

趙構已經徹底魔怔了。

此時的趙構滿腦子隻想著懇求大金不要再打朕了,任何可能會更進一步觸怒大金的行為,趙構是壓根連做都不敢做!

吳傑搖了搖頭,吐出一口濁氣。

“無論如何,今天還是贏了……”

“隻要能一直贏下去,陛下應該也會改變主意的吧。”

【大宋畢竟是當代華夏的正統王朝,各種能人異士層出不窮。】

【李綱、宗澤、韓世忠、嶽飛,然後是吳玠。】

【這些人都證明了,並不是大宋不行,更不是華夏不行。】

【關鍵隻是在於皇帝趙構敢不敢打,願不願打!】

【恰好也就在這個時候,嶽飛上了一份奏折。】

畫麵中顯出一份奏折的內容:

“鎮南軍承宣使、神武後軍統製、江南西路舒蘄州製置使,臣嶽飛劄奏:”

“臣竊惟:……今,外有金人之寇攘,內有楊幺之竊發,俱為大患……”

“……今日之計,正當進兵襄陽,先取六郡……”

“……而況襄陽六郡地為險要,恢複中原此為基本。”

“臣今已厲兵飭士,惟竢報可指期北向。”

“伏乞睿斷,速賜施行,庶幾上流早見平定,中興之功次第而致。”

“不勝天下之幸!”

“取進止。”

【嶽飛這份奏折,引爆了朝堂輿論。】

朝堂之上,群情洶湧。

“陛下,是時候北伐了!”

“陛下,若再不北伐,何以麵對中原父老啊!”

“臣懇請陛下北伐,光複舊河山!”

大宋畢竟是一個定都在北方,以中原為根基的朝代。

理所當然的,大宋朝廷之中的官員大部分都出自北方。

南方雖然也有江南這種富庶之地,但在官員數量上還是遠遠無法和占據了華夏主流上千年的北方官員相提並論。

華夏人最重的是什麼?

鄉土情結!

還有一點是什麼?

祖先崇拜!

老家被占領,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鄉土,回不去了。

各種節日,沒辦法拜祭先祖。

對很多官員來說,這是非常沉重的心理壓力。

文人的確是軟弱的,之前金國占據上風的時候,這些大宋官員們許多也不敢提北伐的事情。

對那個時候的他們來說,彆說什麼回歸鄉土了,能保住性命就行。

可現在,情況不同了啊。

黃天蕩之戰,和尚原之戰,仙人關之戰。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大宋三度在大戰中擊敗金軍。

一次兩次能說是僥幸,這都打贏三次了,再遲鈍的人也能感覺到戰局的確是發生變化了。

原本在眾人心目中大魔王一樣的金軍,再也不是那種無法擊敗的樣子了!

大宋,是真有希望收複領土了!

即便是主和派的官員,他也希望能回到家鄉,也希望能四季祭祀祖先啊。

所以,整個朝堂上的北伐浪潮已經無比洶湧,徹底成為了大勢!

趙構看著這一幕,也傻眼了。

彆看趙構是皇帝,可如果沒有這些官員的支持,他啥也不是。

他畢竟不是名正言順,從上一任皇帝手中繼承大統的那種皇帝。

更何況,大宋本來就是一個文官士大夫階層極為強勢的朝代。

如此種種因素之下,趙構默然片刻,緩緩點頭。

“好,那就北伐吧。”

【在大勢的壓迫下,趙構最終無可奈何地答應了北伐。】

【但趙構僅僅是屈服於大勢,並不代表他心中對北伐就是全力支持了。】

很快,一份以“三省、樞密院同奉聖旨”名義發出的密令,抵達嶽飛麵前。

上麵清楚說明:

“今來出兵,隻為自通使議和後來,朝廷約束各路不得出兵,隻你部可借機行事……”

“……偽齊賊寇若逃遁出界,不得遠追!”

“……不得張皇聲勢……不得言收複汴京之類!”

嶽飛聽著這份聖旨,不由默然。

然而來的不僅僅是這一份聖旨,還有一封趙構親筆手諭。

“……追奔之際,慎無出李橫所守舊界,卻致引惹,有誤大計。”

“否則雖立奇功,必加爾罰,務在遵稟號令而已。”

【趙構的要求很簡單,就是隻能收複襄漢六郡。】

【除此之外,哪怕嶽飛北上越界一步,也被視為犯下大錯,會被重罰!】

嶽飛吐出一口氣,表情不由有些茫然。

“陛下為什麼會下這種命令呢……”

但很快,嶽飛就振作起來。

“不管怎麼樣,先打了再說!”

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咦了一聲。

“這個三弓床弩還真不錯啊,大漢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出這樣的辦法?”

衛青欠了欠身,開口道:

“陛下,咱們和匈奴之戰的戰爭都是以騎兵為主,三弓床弩的發揮戰場主要還是城池戰鬥。”

漢武帝一想,也對。

這三弓床弩的體型,注定了屬於那種需要緩慢運輸,大量工匠的城池作戰。

和大漢麵臨的戰場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大漢就算有這樣的床弩,其實也發揮不出什麼作用。

霍去病笑道:

“咱們現在有火炮了,比床弩好用多了。”

大漢現在的火炮也是不斷進化,已經從實心彈進化到了開花彈,也就是現代戰爭那種轟隆一下爆炸出眾多鐵片碎屑,能大量殺傷附近敵人的類型。

這威力比床弩可大多了。

漢武帝哈哈笑道:

“大漢現在的兵器的確是先進了,但將來呢?”

“科技這種東西,遲早都是要慢慢泄露出去的。”

“所以咱們也不能固步自封,一方麵要不斷進步,一方麵也要思考一下,結合戰爭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不同武器之間的配合作戰。”

漢武帝這番話說出來,霍去病和衛青兩人臉上都露出了驚訝和凝重的表情。

霍去病吃驚地開口道:

“沒想到陛下還是兵法大家呢。”

如果是彆人來說這句話,漢武帝說不定會覺得是一句嘲諷。

但一直以來心直口快的霍去病說這句話,漢武帝顯然隻會理解為真誠的讚美。

漢武帝哈哈大笑,摸著白須悠然道:

“那可不?朕也就是皇帝的原因,不然若是讓朕上了戰場,怎麼也得是一位最出色的絕世名將呢!”

對於這句話,衛青和霍去病都選擇一笑置之。

貞觀世界。

李世民歎了一口氣,道:

“趙構啊,怎麼就這麼能錯過機會呢?”

李靖點了點頭,道:

“本來是一個絕佳的北伐機會,竟然就這麼錯過了。”

“一年過去,好不容易吳玠又創造出了一個好機會,居然還因為害怕局限於什麼六郡之地,簡直讓人服氣了,他娘的。”

作為出身門閥世家的翩翩貴公子,李靖也是非常少有的失態,罵了一句臟話。

李世民和李靖,大唐兩個最為頂級的戰略家。

當他們看到趙構這家夥一次又一次地錯過戰略上的絕佳良機,就相當於兩個滿分學霸看著一個學渣連1+1=2這種題目都能做錯。

這種感受,隻能說是不罵句臟話都過不去了。

程咬金看了李靖一眼,哈哈笑道:

“老藥師,你還天天嫌棄我們粗魯呢,你看看你,當著陛下的麵罵人。”

李靖無奈地翻了一個白眼。

“老程,你還是趕緊出征吧,天天在這大殿裡聽你聒噪也怪煩的。”

程咬金越發大笑不止。

李治也不去管這些老將之間的調侃,自顧自地對著李世民提問:

“父皇,您覺得嶽飛這一次北伐能成功嗎?”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

“至少有九成的可能性獲勝吧,如果是朕或者李靖來負責指揮,那就是十成。”

說話時,貞觀大帝的霸氣不經意間還是透露了出來。

李治又繼續開口問道:

“若是父皇您來指揮,最遠能打到哪裡呢?”

李世民想了想,道:

“一年收複汴京、關中、山東。”

“一年收複河北、山西、燕雲十六州。”

“最後一年殺進東北,滅掉所有女真人。”

“三年足矣。”

“三年?”李治震驚了。

這麼強大的金國,在父皇眼裡竟然隻需要區區三年就能滅亡嗎?

李靖突然開口笑道:

“陛下還是過於謙虛了。”

“若是老臣出兵,確實是需要三年時間。”

“陛下出兵,一年半足矣!”

李治:“……”

好家夥,本來覺得李世民說的三年都已經足夠誇張了。

李靖倒好,直接說李世民隻需要一年半?

縱然李治在心中一直將自家父皇無比崇拜,也堅定相信父皇就算穿越大宋也一定能力挽狂瀾。

但是……

李治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父皇,您若是去了大宋,指揮的可不就是大唐的精銳府兵了啊。”

若是大唐的關中府兵,一年橫掃金國的確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但大宋這些弱雞兵,一年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來。

“為善啊,你這就是搞錯了順序。”

“你以為是有了強悍的大唐府兵,才有了朕和李靖,還有在場諸位卿家的名將稱號嗎?”

“不是的。”

“是因為有了朕,李靖這些卿家們,才能訓練出橫掃天下的大唐府兵!”

李靖非常讚同地補充道:

“大唐府兵如果去了宋朝,在趙構、杜充這些廢物手下也隻不過是一支庸庸碌碌的軍隊罷了。”

“但不管什麼樣的廢物軍隊,隻要被陛下指揮整訓一番,馬上就會成為天底下最強悍的軍隊。”

“這就是為何人們總說,千金易得,一將難求!”

李治身體一震,如夢初醒。

原來如此。

原來強悍的不是大唐府兵,而是李世民、李靖這些絕世名將!

大明世界。

朱元璋斜了一眼朱棣。

“你小子可以考慮出征的事情了。”

之前朱元璋就答應過朱棣出征,經過這段時間的準備,大明的軍隊和物資都差不多準備好了。

朱棣忙道:

“再等一會父皇,這馬上就要到揚眉吐氣的時候了。”

朱元璋怒道:

“怎麼,你也要學習趙構,明明是最合適的時機卻不願意發兵?”

“那要不你就彆走了,留在這裡一直看著,等過幾年登基再一輩子守著京師吧。”

朱棣乾笑一聲,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父皇,這一部視頻裡全部最憋屈的時間段都被兒臣看完了,好不容易才看到揚眉吐氣的時候。”

“這時候您讓兒臣走,兒臣這心裡是真的好像有螞蟻在爬啊。”

在這個時代,看金幕就相當於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華夏人看電視一樣,那都是非常奢侈的享受啊。

在那個時代,有很多人看電視上癮,連日連夜的看。

到了後來,又有人玩電腦上癮,看手機上癮……

大明現在還沒有發明電視機,這也就意味著隻有金幕這一台電視!

朱棣又怎麼可能不上癮呢?

上癮就算了,眼下馬上就是關鍵時刻——嶽飛北伐了。

這時候讓朱棣走,豈不是相當於看一部小說主角忍辱負重馬上就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來一波裝逼打臉大翻身時,發現後麵的章節沒了!

這誰能忍得住啊。

朱元璋沒好氣地白了朱棣一眼。

“行,等看完這些北伐的,你該乾啥乾啥去,反正後麵的片段你肯定也不愛看了。”

朱棣嘿嘿一笑,聚精會神地看著金幕。

今後的事情,今後再說。

現在嘛,爽看一波金幕視頻就完事。

朱高熾看著朱棣的表現,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自家這位父親,雖然從金幕盤點視頻來看是一位明君。

但很多時候,朱棣的性子還真是讓人一言難儘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