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秦檜跪迎旨意,韓世忠暴怒截殺,魏吳定下和約(1 / 2)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趙構心態爆炸,直接對著麵前群臣發出了最後通牒。

群臣麵對這一幕,也終於不能繼續裝死下去了。

給事中、直學士院樓炤開口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想法。”

趙構忙道:

“那還不速速道來!”

樓炤開口道:

“眼下事情的爭議,全在陛下親自跪拜金使上。”

“陛下不妨另擇人選,比如讓秦相公替代陛下去跪拜金使。”

“如此,金國方麵應該可以滿意,而臣民們也無話可說了。”

趙構聞言,雙目頓時一亮。

還真彆說,這個想法挺不錯的!

但趙構依舊有些不太放心,便問道:

“你當真確定,這種辦法能被臣民接納?”

樓炤立刻發揮長處,引經據典:

“《尚書·周書·無逸》和《禮記·喪服四製》中皆有雲:”

“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此豈非正是當今陛

樓炤所提到的這個“高宗”,說的是商王朝的商高宗武丁。

當年武丁的父王去世,武丁作為太子按照慣例在父王墓地旁邊結廬而居,守孝三年。

在這三年裡,武丁沒有開口對百官說過一句話。

那問題就來了,作為新王的武丁不說話,商朝的國政怎麼處理呢?

儒家經典《論語·憲問》篇中,子張以此詢問孔子,孔子回答原文如下:

“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三年。”

孔子這句話裡的“塚宰”,指的就是宰相、丞相。

樓炤的意思就是,當年武丁服喪三年不能處理政務,就由宰相代替處理三年政務。

連上千年前的商王朝都能這麼做,那趙構當然也能用宰相秦檜來代替,去向金國使者下跪。

而且更巧的是,趙構老爹宋徽宗正好是兩年多前死去的,現在還沒出三年喪期呢!

這一切,不就完美接上了麼?

趙構一聽,這居然還能有上古賢王,儒家經典來作為解釋的?

趙構一下子就開心了,哈哈笑了起來。

“好好好,速速去找秦愛卿過來,朕要和他商議此事!”

說是商議,實際上趙構此刻已經下定決心,就讓秦檜來替代他跪拜。

趙構的確是可以無底線的議和,但隻要是個男人,多多少少都是要麵子的。

眼下能有這麼一個稍微挽回一點點麵子的機會,而且還能借此擺脫臣民們的指責,趙構自然是不會放過。

等秦檜從金國使館那邊返回,並得知了相應內容後,也非常痛快地答應下來。

“臣能代替陛下,這是無上的榮耀,何樂而不為呢?”

秦檜是真的無所謂這種東西,當初在金國的時候,給完顏撻懶等金國主子下跪的次數還少了?

更何況這一次的下跪,還能讓金國的主子們知道秦檜的忠心!

唯一的問題是……

秦檜有些為難地開口道:

“臣固然是答應了,就是不知道那大金使者願不願意答應啊。”

趙構一聽,頓時好像被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對啊,金國使者不答應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趙構忙道:

“秦愛卿,你和王倫趕緊再去勸一勸那位大金使者,無論如何也要他答應下來!”

金國使館。

“秦檜代替趙構跪拜?”

張通古聽到這個建議之後,也是愣了一下。

秦檜滿臉賠笑地開口道:

“請尊使放心,除了這一點外,其他所有條件我們江南方麵統統都答應了!”

張通古沉默良久,緩緩開口道:

“也可。”

秦檜聞言自然是大喜過望,又狠狠地拍了張通古一番馬屁,話語中暗示到時候一定會送張通古一大筆錢財寶物,這才滿意離開回去交差。

等秦檜王倫離開後,一名金國使團官員疑惑地開口道:

“大人為何這麼快就答應了?”

其他金國使團官員也紛紛開口,表達不解。

“大人,就算答應也不應該這麼痛快啊。”

“按照之前的想法,咱們至少也應該拖延幾天,讓宋國交出更多好處再答應。”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這些金國使團成員們也是徹底看清了趙構和秦檜這對君臣無底線求和的嘴臉。

都無底線求和了,不多敲詐一點好處,能對得起自己?

張通古長出一口氣,緩緩道:

“爾等難道都忘了胡銓的那份上書了?”

“江南還是有能人的,若是因此而導致秦檜垮台,那我等就真的要弄巧成拙了。”

金國使團官員們聽完,也都不說話了。

【終於,在兩個多月的漫長談判拉鋸後,整個事件來到了最後的節點。】

這一天,秦檜、孫近等大宋宰相穿著最莊重的朝服,來到了金國使館之中。

金使張通古手持金國皇帝完顏亶的詔書,高聲道:

“大金皇帝聖旨在此,著江南康王趙構接旨!”

秦檜、孫近等人趕忙雙膝跪地,畢恭畢敬地大聲道:

“江南康王趙構率臣僚接大金皇帝陛下旨意!”

張通古展開聖旨,高聲道:

“江南趙構,素來恭謹,朕心知之……”

“今劃定邊界,賜趙構大河(黃河)以南為土,大河以北朕親自治理。”

“……趙構今後當尊奉大金,四季派人恭請朕安。”

“若趙構等江南臣屬有失禮之處,朕必起大兵而討伐之!”

“欽此!”

秦檜趕忙舉起雙手,大聲道:

“江南趙構率臣僚百官領旨!”

張通古隨後將這份完顏亶的聖旨交到了秦檜的手中,哼了一聲。

“回去吧!”

秦檜不敢怠慢,雙手捧著聖旨,小心翼翼地後退,直至大堂門口,這才轉身。

一旁的孫近立刻捧來一座小小的馬車雕像。

這馬車雕像通體以白玉製成,拉車的六匹駿馬活靈活現。

是為“玉輅”。

秦檜小心翼翼地將聖旨放在玉輅的車廂中,隨後和孫近帶著玉輅登車,前往臨安府行宮。

抵達行宮門口處,秦檜又和孫近下車,分居左右兩側,捧著玉輅沿著大門口緩緩朝著大殿而去。

此時,在秦檜、孫近的麵前,又有上百名官員身著朝服,在前麵引導開路。

但事實上,大宋文武百官對這種給金國皇帝引路的事情引以為恥,絕大部分的百官今天都沒有出現。

好在秦檜也早就已經料到有這種情況,特地和趙構商議之後找來了一群胥吏,讓這些吏員穿上緋色、綠色朝服假扮文武百官。

如此一來,金國負責一路“護送聖旨”的使團官員們也就無法發現不妥。

金國人畢竟不可能認識大宋的文武百官不是?

隨後,一陣馬蹄聲響起。

張通古居然直接騎馬,從秦檜等人的身後出現,昂然直入。

“趙構呢?還不讓他出來接旨!”

聽著張通古的呼喝,趙構終於出現。

此刻的大殿之中,到處都是紫色的布帛,在天上弄出了一個紫色天幕,象征著金國皇帝的尊貴。

趙構就從這紫色天幕之下走出,彎腰行禮,大聲道:

“江南康王趙構,恭迎大金皇帝聖旨!”

秦檜等人趕忙將玉輅奉上。

趙構也畢恭畢敬地從玉輅中請出聖旨,小心翼翼地放在龍椅上,然後對著龍椅三次鞠躬。

張通古從頭到尾都沒有下馬,就騎馬在大殿之下,遙遙地看著這一幕。

等趙構行禮完畢之後,張通古又喝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