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聖旨難違,全軍停止北上,即刻南撤吧。”
嶽家軍眾將心中雖然都有了心理準備,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不免露出失望的表情。
張憲憤恨地開口道:
“都是秦檜這個奸臣,明明都已經抵達此地,卻偏偏功敗垂成,實在可恨啊!”
嶽雲同樣也無比憤慨,大聲道:
“大宋就是被這些奸臣給弄到如今的地步,他們還要殘害大宋多久?”
眾人咒罵聲一片。
嶽飛敲了敲桌子,表情平靜地開口道:
“彆說了,撤兵吧。”
【在趙構的十二道金牌命令下,嶽飛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最終還是隻能選擇撤兵。】
【此時,嶽家軍派出的斥候已經在汴京外部活動,加之兀術已經撤軍,隻需大軍一到便能將汴京奪回。】
【但在趙構、秦檜這對愚蠢、卑鄙、無恥君臣的阻撓下,早已經沒有任何金軍駐防的汴京,卻終究沒有回到南宋的手中。】
【這一次北伐,就此宣告結束。】
嶽家軍的撤兵,立刻引來了附近州縣大宋淪陷區百姓的震恐。
無數百姓攔住嶽飛的坐騎,大聲哭告。
“大帥,朝廷兵馬北來之時,我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如何能棄我等而去!”
“大帥這一走,此地再入金人之手,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聽著百姓們情真意切的哭泣聲,嶽飛心中也是無比沉重。
他拿出手中的聖旨,對著麵前的百姓們艱難開口。
“諸位,並非嶽飛想要拋棄你們,實在是朝廷旨意在此,我也無法違背!”
嶽飛最終還是率軍離開了。
在他身後的道路上,響徹絕望的哭喊聲。
張憲策馬追上來,低聲道:
“大帥,這樣不行啊。我們怎麼能坐視老百姓們被金人報複屠戮呢?”
“不如向老百姓們宣講,看看是否有人願意跟隨我們南下,大家一起走!”
嶽飛想了想,緩緩點頭。
“此事就交給你了。”
很快,成千上萬淪陷區的老百姓們匆忙收拾好了行李,扶老攜幼,在嶽家軍的保護下,朝著南方而去。
許多人在離開之前,不忘回頭往北看一眼自己的家鄉,心中無比悲痛。
他們知道,此次南下,此生再也不可能回到家鄉了。
嶽飛一路抵達蔡州。
在蔡州臨時駐蹕點,也就是蔡州州衙處,無數老百姓聞風而來,同樣都是失聲痛哭,懇求不止。
“大帥,如何能棄我等而去?”
“大帥,收複中原已經功成,為何要突然南返啊!”
“大帥!”
聽著眾人的哀求,嶽飛無可奈何,再度拿出了手中的詔書。
“各位,並非嶽飛不想北伐,實在是朝廷號令,陛下旨意在此啊。”
看著這份詔書上的內容,眾人都是無法理解,咒罵聲、哭嚎聲響徹天地。
嶽飛頓了頓,開口道:
“為今之計,諸位若是願意南歸,便隨我南下吧。”
鏡頭一轉,數十萬軍民組成的大軍,緩緩朝著南方回歸。
在他們的身後,是曾經的家鄉,如今已經變成了徹底的無人區。
或許在不久之後,還會有人繼續在這裡生活。
但那個時候,這裡已經不再是大宋的領土了。
鏡頭一轉,回到了汴京城外黃河渡口。
“嶽飛撤軍了?真的撤軍了?”
兀術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又驚又喜,又不敢置信。
他連續問了好幾遍,都得到了同樣的答複,忍不住仰天大笑。
“好,好,好!”
“嶽飛啊嶽飛,你的確統兵無雙,那又如何?”
“有趙構和秦檜在,你再厲害,也終究奈何不得我,進不了汴京一步,哈哈哈!”
兀術笑完之後,又握住了漢奸羅振羅的手,情真意切地開口道:
“羅先生,若非得你妙計,險些誤了大事!”
【兀術在得知嶽飛撤軍消息後,立刻以孔彥舟為先鋒,重返汴京。】
【隨後,兀術分兵多路繼續南下。】
【由於嶽家軍大軍的撤退,之前占領的河南各地在短時間內紛紛重回金軍之手。】
【為了報複當地百姓對嶽家軍的支持,兀術親自下令,在中原各座州縣中大開殺戒。】
【許多因為眷戀故土而沒有離開當地的中原百姓,在金軍重返後遭遇了無比沉重的劫難。】
鏡頭中,金軍肆意殺害,汙辱百姓,一幕幕畫麵讓人慘不忍睹。
【嶽家軍的班師,讓整個戰局發生逆轉。】
【韓世忠得知嶽家軍撤軍的消息後,自知孤軍獨力難支,也在一個月後正式撤軍。】
【西線巴蜀戰場的吳璘等人也結束了主動出擊,撤回漢中。】
【至此,這一次因為兀術南侵而聲勢浩大的北伐,徹底落下帷幕。】
【此次宋金戰爭,金國從頭到尾都沒有攻入過南宋控製區,反而被南宋諸軍接連反擊,嶽飛更是連敗兀術一度接近光複中原。】
【雖然因為後續的撤軍而導致雙方實際控製區疆界並沒有任何變動,但南宋成為了這一次戰爭無可置疑的勝利者。】
【金國朝廷方麵,無論是完顏宗乾還是兀術等高層雖都是主戰派,但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也隻能麵對現實,選擇暫時和南宋方麵議和。】
兀術咬牙切齒地對著麵前即將出發前往南宋的使者道:
“告訴趙構和秦檜,嶽飛一日不死,大金一日不會給江南和平!”
臨安府。
趙構聽到嶽飛撤軍的消息後,也是長出一口氣。
“嶽飛這個混賬東西,終於肯回來了!”
其實,趙構在聽說嶽飛即將攻克汴京的時候,也是有過短暫猶豫的。
趙構一度發出一份詔書,讓嶽飛暫時於“京西一帶見機行事”。
然而由於消息來回傳遞的滯後性,當趙構發出這份詔書的時候,嶽飛已經從汴京外撤軍南返。
等嶽飛接到這份詔書時,更是已經在距離汴京數百裡外的順昌城中。
事已至此,這份詔書自然也就隻能作廢。
鏡頭的最後,是嶽飛策馬,帶著嶽雲等人渡過長江,一路往南。
在他們的麵前,臨安府的城牆已然在望。
嶽飛等人漸漸南去,身影消失在鏡頭中。
隨後,一行行詩句浮現。
《嶽忠武王祠》明·於謙。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虜?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青山荒塚白雲多。
如何一彆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曆朝皇帝看到這裡,一片無言。
過了好一會,一條彈幕才跳了出來。
【漢高祖劉邦:真的,朕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能退兵的?】
【漢武帝劉徹:這個趙構,怕不是給狗把腦子吃了吧,這能退兵?】
【隋文帝楊堅:朕這輩子都沒見過趙構這麼愚蠢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趙構這種人,簡直惡心到了極點!】
華夏曆朝皇帝這一刻,基本都破防了。
明明都已經打贏了,敵人也逃跑了。
收複汴京唾手可得,都不需要做什麼,隻要用馬蹄、用雙腿走進汴京去,就完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構竟然讓嶽飛撤軍?
而且,還是一天十二道金牌?
曆朝皇帝瘋狂怒罵。
【明太祖朱元璋:朕早就說過,大宋就是一個惡心人的王朝。搞什麼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最後皇帝都是一群廢物軟蛋!】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那可不是?從趙光義開始,大宋皇帝全部都是被士大夫控製的軟蛋廢物,就沒有哪怕一個皇帝是有種的。】
【元世祖孛兒隻斤·忽必烈:這一點朕是可以作證的,宋史就是朕讓人修的,朕也過目了,大宋除開國皇帝之外,再無任何一個可稱男兒之君。】
忽必烈這番話,簡直就是火上澆油,立刻又把諸多皇帝們心中的怒火推向了更高峰。
【光武帝劉秀:朕隻想說一句話,金幕播放到現在,最惡心的敗家子就是這個趙構!】
【昭烈帝劉備:說真的,之前的敗家子們把王朝葬送的也不在少數,趙構吧明明就不是亡國之君,但惡心人的程度上確實第一。】
【唐高祖李淵:真的,朕理解不了你們大宋皇帝的腦回路,彆人是能屈能伸,你們大宋皇帝是隻能屈膝下跪,直不起腰嗎?】
【明太祖朱元璋:我們大慫是這樣的,你不服不行。】
麵對著鋪天蓋地的嘲諷,大宋世界皇宮大殿之中,一片死寂。
坐在龍椅上的趙匡胤,表情早已經變得無比扭曲。
終於,趙匡胤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破口大罵起來。
“這個混賬趙光義,怎麼能愚蠢到這種程度,培養出這種廢物到極點的後代?”
“趙光義這個母豬養的,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惡心人的蠢材!”
趙匡胤也破防了。
憋屈了十幾年,趙匡胤心中唯一指望的就是嶽飛。
隻要北伐成功,大宋就能揚眉吐氣!
結果現在倒好,北伐的確是成功了。
可問題是,趙構居然自己讓嶽飛撤退了?
撤退了……
古往今來,趙匡胤就沒見過這麼離譜的事情。
不管是北伐還是南征,撤退都很平常。
但彆人撤退,要麼就是被擊敗了,又或者是確實打不下去了,後勤補給不足了,國內動亂了……
簡而言之,一定會有某個原因導致這場戰爭打不下去了,隻能無奈撤退。
趙構倒好。
後勤也有,民心也有,軍隊更是士氣如虹,敵人都已經狼狽逃竄。
這種時候,趙構讓嶽飛撤退了!
“就算是一個傻子當皇帝,這種時候都知道應該乘勝追擊,要金國的老命,直到打不下去為止!”
“這趙構到底是要什麼樣的失心瘋,才會在這種時候撤退!”
趙匡胤的怒吼聲響徹大殿,讓許多開國臣子心中都頗為吃驚。
陛下已經多少年沒有這樣發火了?
趙匡胤作為大宋開國皇帝,他的手段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柔和的。
無論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各種設立官職相互扯皮掣肘,都能看出趙匡胤的性格屬於那種能安安穩穩搞定就不會大動乾戈的類型。
可今天,趙匡胤嘴裡的臟話那是一籮筐一籮筐的噴出來。
這位大宋皇帝就好像喝了十斤假酒一樣,臉龐都氣得通紅無比。
雙目中殺機四射,嚇得所有人都不敢開口說話。
此刻的趙匡胤就好像一隻暴怒的猛虎,誰要是敢上去擋路的話,是真的會被趙匡胤當場弄死的!
不少人悄悄地朝著太子趙德芳使眼色,希望趙德芳能勸說一下趙匡胤。
趙德芳當然注意到了這些眼神。
但趙德芳敢動嗎?
不敢動。
父皇明顯都出離憤怒了,我這種時候上去,不是給自己惹麻煩?
趙德芳一動不動,宛如修煉閉口禪大成的高僧一般。
趙匡胤破口大罵一番,心中憤怒之情依舊難消。
他突然飛起一腳,直接踹翻了麵前的禦案。
嘩啦啦一聲,禦案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倒了一地。
“該死,趙構,你真該死啊!”
“秦檜也該死,該死一萬遍!”
這下子,在場的大宋群臣可不能再無動於衷了。
他們紛紛下跪。
“陛下息怒啊!”
趙德芳也立刻從座位上彈了起來,直接下跪:
“父皇息怒啊!”
趙匡胤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息怒,你讓朕怎麼息怒?”
“趙構這個廢物,讓大宋的臉麵在曆朝曆代麵前都丟儘了!”
“朕建立的大宋為什麼會出這種廢物皇帝,你們說,說啊!”
眾人鴉雀無聲。
趙構畢竟是百多年後的人物了。
大家也沒必要給趙構背鍋啊。
趙匡胤破口大罵:
“你們都不願意承認是吧?”
“你們以為朕不知道嗎,就是你們這些廢物士大夫,朕和你們分享權力,想要倚仗你們製衡武人。”
“結果你們倒好,一個個隻知道灌輸那些亂七八糟的思想給朕的後代,讓大宋後代的皇帝們一個兩個都變成了沒骨氣的東西!”
“就是你們這些軟骨頭士大夫,把朕的後代全部都教成了軟骨頭的皇帝!”
聽著趙匡胤這番大罵,在場的士大夫們這下可就沒辦法淡定了。
沈義倫心驚膽戰地開口道:
“陛下息怒,如今大宋皇族子弟的教育已經改革了,想來今後應該不會再有這種事情了。”
其他士大夫們也是一片求情聲。
“陛下,契丹和女真都已經被大宋滅亡,今後大宋再無外患,還請息怒。”
“陛下,教育改革已經實行好幾年了,將來大宋皇帝們一定都是硬骨頭,陛下就放心吧。”
“放心?”趙匡胤餘怒未消,袖子一揮,冷笑道:
“朕放心什麼,放心將來再出張浚趙鼎這種誌大才疏的廢物,還是乾脆再來個秦檜這種認賊作父的漢奸?”
“這些不都是你們士大夫出來的精英嗎,你們讓朕怎麼放心!”
徹底破防的趙匡胤不再掩飾,赤裸裸地將對士大夫階層的不信任擺在了台麵上。
這番話猶如驚雷一般在大殿中每一個人的耳旁轟然炸響,讓不少人心中都無比驚懼。
陛下難道已經不再信任士大夫了?
難道將來大宋又要再和當年五代十國一般,成為武人的天下?
這些士大夫們有心想要給自己申辯幾句,但近在咫尺的金幕播放出來的這篇趙構盤點視頻,卻又讓他們完全無話可說。
事實勝於雄辯!
彆的朝代也就算了,偏偏還是大宋。
偏偏大宋的製度,還是趙匡胤帶著這些士大夫們,本著“皇帝和士大夫統治天下”的原則製定的。
作為製度的設計者們,看著自己設計的製度把大宋帶成了這種樣子。
難辭其咎啊。
無言以對啊!
趙德芳看到這裡,心中也開始震恐了,趕忙開口道:
“父皇,趙構固然死有餘辜,但趙構之罪,非如今大宋臣民之罪啊。”
“還請父皇不要因為一時之怒,遷怒於忠心耿耿的大宋臣民,以免將來造成遺憾!”
趙德芳也是豁出去了。
他是真的害怕下一刻,自家父皇就要掀起對士大夫們的大清洗。
以如今趙匡胤破防的樣子來看,這絕對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大宋好不容易才擺脫了五代十國武人為政的混亂,建立了一個新的秩序。
若是趙匡胤一怒之下把這種秩序給摧毀,那趙德芳將來接手的可就是一個純粹的爛攤子了。
趙德芳話音剛落,另外一個沉穩的聲音也響起了。
“陛下,臣覺得太子殿下言之有理。”
“大宋的製度或許不完美,但也並非全然就是士大夫之過。”
“士大夫也有李綱、宗澤等忠義之士,陛下不能因為秦檜等士大夫敗類的表現,就將士大夫全部否定啊。”
眾人循聲看向說話之人,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個力挺趙德芳,給士大夫們仗義執言的大臣,竟然是——楊業。
大宋如今的軍方頭號領袖楊業!
楊業作為軍方頭麵人物,麵對著一個可以給士大夫落井下石的絕佳良機,竟然站出來給士大夫們說好話?
這是一件讓人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但偏偏,它就這麼真實地發生了。
趙匡胤聽到趙德芳和楊業兩人的勸說之後,腦子終於開始冷靜了下來。
深吸了幾口氣,趙匡胤猛然站了起來。
“今日朝會就到這裡,散會!”
說完,趙匡胤直接拂袖而去。
大殿之中的士大夫們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就在剛剛,新生的士大夫階層,免去了一場滅頂之災!
宰相沈義倫趕忙上前,朝著趙德芳和楊業行禮。
“多謝太子殿下,多謝楊相公今日拯救我等。”
諸多士大夫大佬們也紛紛上前感謝。
趙德芳笑了笑,道:
“諸位大人何必如此客氣,這都是德芳該做的事情。”
楊業表情平靜,突然開口道:
“諸位,你們彆高興得太早了。”
眾人聞言,都不解地看著楊業。
楊業歎了一口氣,指了指金幕。
“趙構篇的視頻還沒完事呢。”
“若是等將來趙構再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壞事,陛下恐怕……”
眾人聞言,先是呆滯,隨後臉色肉眼可見地變得慘白。
完了,這下是真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