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被調教得十分馴服的南宋群臣,劉邦憧憬長生不老(2 / 2)

之所以選擇開戰,倒不是趙構轉性了。

而是趙構從昨天的事情之中已經意識到,金國南征是不可避免的了。

既然如此,那麼趙構當然就要給自己爭一點麵子,提前喊一下打仗的口號。

這波不虧!

陳康伯又開口道:

“王全對陛下和大宋出言不遜,理當處死,隻消將那正使高景山驅逐回北方即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趙構身體打了一個冷戰,忙道:

“哎呀呀,算了算了。朕也是慈悲為懷,就不和王全這個粗鄙之人計較了。”

“嗯,金國皇帝也是一個有臉麵的,想來王全回去之後一定會將其處置。”

“不需管那什麼王全了,隻要依照禮節將金國使者送回去即可。”

陳康伯聽到這裡,心中也是生出一股無力感。

王全都已經當著趙構的麵罵娘了,趙構竟然還是這般軟弱……

好在,陳康伯也習慣了。

他點頭道:

“既然陛下心胸寬廣,原諒了這粗野蠻夷,那臣明日就派人將其打發走便是。”

至於要不要答應割讓領土這件事情,這對君臣甚至都沒有討論。

因為根本就沒有討論的價值。

就連趙構這樣喜歡下跪求和的皇帝,心中都非常清楚,這種割讓是毫無止境的。

趙構隻是想要苟安,可不是想要和自家老爹大哥那樣一輩子在金國當俘虜!

翌日,都堂之中。

陳康伯剛剛率領眾人朝著趙構行禮,就轉身對著眾人開口道:

“陛下有旨,今日更不論和與守,隻問戰當如何!”

趙構聞言,臉色頓時一變。

特麼,朕昨天有說過這個嗎?

算了算了。

陳康伯也已經是個聽話的了,不,是最聽話的主戰派宰相了。

可不能把他換了,還得指望他守住金國接下來的南征呢。

趙構這些年下來,心中也是有經驗的。

打仗這種事情,的確還得是主戰派來。

等到要求和的時候,再把主和派推上去就是了。

眾人聽到了陳康伯這番話之後,都麵露驚愕表情。

許多人忍不住看了趙構一眼。

咱們這位麵對金國慫了三十年的皇帝陛下,居然今天轉性了?

再看趙構沒有反駁陳康伯的話,許多人的膽子立刻就大了。

於是就有人開口道:

“陛下,若是以戰事指揮而論,當起複張浚為佳!”

為啥這些主戰派,來來回回三句話脫離不了張浚呢?

這是因為,嶽飛死了,嶽家軍的副帥張憲還有嶽飛長子嶽雲也死了。

王貴雖然也是嶽家軍副帥,但他背叛了嶽飛,自然不可能被主戰派們看重。

故而主戰派們看來看去,也就隻有張浚還能打一打。

張浚當年雖然也扯過嶽飛的後腿,雖然也在陝西富平被金國打得大敗而逃,但好歹是曾經在兩淮中擊敗過金國南征的嘛。

總不可能把劉錡這條趙構的忠犬推上大帥的職位吧?

趙構一聽到張浚這個名字,腦子就開始嗡嗡作響了。

他娘的,張浚怎麼就是不死呢?

但鑒於今天的這個氣氛,趙構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說什麼“朕雖亡國,不用張浚”,而是選擇了沉默。

總之,在一番熱烈的討論過後,南宋朝廷方麵總算是第一次形成了共識。

組織兵力,準備迎戰!

而這個時候,距離南宋朝廷第一次得知金國可能會發動戰爭的消息,已經過去了九年時間。

距離完顏亮正式領兵南侵,隻剩下三個月!

王全在大殿之中指著趙構鼻子的那一番大罵,由於文武百官都在,自然不可能封鎖得住消息。

臨安城中,倒是也有士子憤怒請願要開戰,隻不過再也不能讓十多年前那般,動不動就幾萬人上街去封鎖皇宮了。

都這麼多年了,臨安城之中的南宋人的確也是被趙構和秦檜給調教出來了。

不願意被調教的那些人,現在都在什麼嶺南、瓊州呆著呢,還有一部分在臨安城外的亂葬崗呆著,骨頭拿去喂狗都被嫌棄太老的那種。

不就當個老百姓嘛,那就好好的當,賣什麼命呢?

反正收複領土是官家的事情,官家願意向金國人下跪,你管他乾嘛?

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不錯啦。

老百姓們反應平淡,但是那些真正消息靈通的權貴們,那就不一樣了。

其中,又以曾經和秦檜三足鼎立,最為受寵的宦官張去為,“黑虎丹”醫官王繼先兩人表現得最為明顯。

張去為可不管你什麼朝廷之中眾意洶洶。

之前的眾意洶洶,可比現在凶多了。

有什麼鳥用?

還不是陛下三言兩語就讓秦檜把這些個主戰派們給打發了?

張去為覺得,自己作為趙構最寵信的宦官,這種時候就應該給趙構分憂啊。

考慮到趙構過往被兀術追得在海上過年,應該是不太想體驗水上生活了。

於是張去為絞儘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妙計。

金幕畫麵之中,張去為對著趙構正色道:

“陛下,金賊勢大,以防萬一,還請陛下禦駕巡幸巴蜀,此乃上策也!”

沒錯,張去為的“錦囊妙計”就是帶著趙構去巴蜀!

巴蜀,那可是有天險啊。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李白杜甫的詩,哪個沒讀過的?

這麼易守難攻的地方,往裡麵一躲,不就穩如老狗了嗎?

趙構一聽,頓時就——心動了。

開戰嘛,那肯定是要逃跑的。

往江西逃?不實際。

江西那個地方,北邊還是有平原的,南邊就是山。

趙構是呆夠了海上,可也不想進山去啊。

福建更不必說,除了山還是山。

再往南就是嶺南和瓊州,這些地方如今可是南宋流放犯人最佳酷刑所在地,趙構是一點也不想去體驗的。

兩湖一帶倒是有不少平原了,可平原這種地形,簡直就是金國騎兵最佳征戰場地好吧。

思來想去,也的確隻有巴蜀之地,既能享受,又安全。

張去為察覺到趙構意動之後,立刻趁熱打鐵,開口道:

“陛下,老奴這就讓人上奏折,陛下隻需采納即可。”

趙構嗯嗯點頭,道:

“好好好,你去吧。”

作為一個已經得寵二十年的宦官首領,張去為在朝堂之中自然是不缺代言人的。

但張去為自己都沒想到,這份奏章一上,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

殿中侍禦史陳俊卿得知消息之後,怒不可遏,立刻上奏章直接彈劾張去為。

“去為竊弄威權,虧損聖德,今複阻撓成算,請按軍法斬之,以作士氣!”

趙構本想以張去為這篇奏章來爭取到宰相們的支持,暫時巡幸巴蜀。

卻沒想到,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的宰相,竟然都異口同聲的反對!

巴蜀這個地方,的確是易守難攻不假。

但想要以這裡作為首都來控製江南等區域,難如登天。

畢竟這個地方在南宋時期的交通條件實在是太爛,太艱難了。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可能同意把一個王朝的都城設立在巴蜀。

尤其是趙構的養子趙伯琮,更是極力反對,三番兩次的力陳要害。

“父皇,若是將行在遷移到巴蜀,那大宋就真要亡國了!”

“難道父皇也想大宋步前蜀和後蜀的後塵嗎?”

“張去為實誤父皇甚矣!”

給趙伯琮這麼一說,趙構終於冷靜下來,明白了遷都巴蜀這個計劃的確是過於扯淡了。

於是趙構大筆一揮,就把彈劾張去為的禦史陳俊卿調出了禦史台,改任兵部侍郎,還誇獎了一番陳俊卿:

“卿可謂仁者之勇矣!”

但實際上,趙構隻是不想讓陳俊卿繼續彈劾張去為罷了。

張去為畢竟都在宮裡兢兢業業服侍了趙構幾十年,而且出這個主意也是為了趙構的安全嘛。

可以體諒!

原本趙構覺得,這件事情到這裡應該就皆大歡喜了。

遷都巴蜀的動議也取消了,陳俊卿也升官了。

主戰派們應該也沒啥不滿意的了。

然而,趙構萬萬沒想到,這一次,他玩砸了。

趙構任命的新任殿中侍禦史杜莘老,竟然也瘋狂上奏章彈劾張去為!

趙構人直接就麻了。

不對啊,這杜莘老仔細說起來應該也屬於是秦檜一黨的。

怎麼會彈劾張去為呢?

就在趙構仔細考慮,究竟要不要把杜莘老也給從殿中侍禦史的位置上調離之時,杜莘老新的一份奏章送到了。

“……張去為取禦馬院西兵二百人,削其頂發,以為金虜,言行辱及陛下甚矣!”

這下子,趙構終於淡定不了了。

女真人的傳統發型,就是“金錢鼠尾”。

這種發型要把腦袋上百分之九十的頭發全部剃掉,隻在後腦勺那裡紮一個小小的鼠尾辮,由此得名。

對於華夏人來說,這種發型簡直就是傷風敗俗,辣眼睛到了極點。

事實上,隨著金人的飛速漢化,如今絕大部分的金人都已經放棄了金錢鼠尾這種傳統發型,以漢人士大夫束發高冠博帶為榮了。

“張去為這個混賬東西!”

趙構憤憤地咒罵著。

金國人侮辱趙構,那也就算了。

你張去為是個什麼東西?

一個太監,朕的一條狗罷了!

你也學金人來侮辱朕?

於是趙構大筆一揮,讓張去為直接滾蛋,“致仕歸家”。

沒錯,彆看張去為隻不過是個太監,但他也是正兒八經的大宋從二品大員呢。

畢竟趙構老爹可是乾出過讓太監童貫作為宰相的事情,趙構給心愛的太監張去為當個二品官,屬實也不過分。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劉邦也不禁感慨。

“太監都能當大官,這個南宋還真是發狂了。”

蕭何嘴角扯動了一下,道:

“家奴竟然能為牧羊者,的確是過於瘋狂了。”

華夏人從來都是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有絲毫損傷”的。

連頭發都不行,男性的象征自然就更不行!

漢朝的人們從潛意識中就很看不起太監,甚至都不把太監當作一個“人”來看待。

就是這樣的一種群體,竟然能成為左右朝政的巨大勢力,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劉邦呼出一口氣,道:

“無所謂了,反正現在宮裡也沒有太監了。”

“今後咱們倒是不需要擔心這個。”

劉恒在一旁聽著,心緒卻開始飄飛。

在之前看完了東漢時期的十常侍後,劉邦就很果斷的取消了太監製度。

四十歲以上的太監,都給了一筆錢,打發回家養老。

四十歲以下的,則在各種皇家產業之中給他們安排了一些工作。

這樣雖然會一定程度上增加戴帽子的風險,不過以劉邦的年紀,倒也並不是特彆在意這種事情。

反而呂雉倒是很在意這件事情,特地招了數百名“健婦”入宮,來負責宮中的重體力活。

這些健婦,體重最低的也在一百六十斤以上。

膀大腰圓,力量比之正常體型的太監還要大許多。

最誇張的兩名健婦,甚至能徒手格殺虎豹!

一想到那些健婦,劉恒的身體就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那還能叫女人嗎?

簡直就是行走的雌性猛獸啊。

曹參的聲音響起:

“這張去為也是失心瘋了,竟然推薦一個皇帝去巴蜀。”

“趙構若是進了巴蜀,就可以坐等當一個亡國之君了。”

巴蜀發展起來的時間並不久,也就幾十年。

以前的蜀中,雖然是有大片平原不假,但每年的洪澇災害也是非常嚴重。

洪水年年衝,再大的平原,其實也沒多少收成可言。

直到秦昭王贏稷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徹底馴服了洪水。

這才讓曾經的流放之地,漸漸有了氣色。

但幾十年的時間,對古代王朝來說其實也是彈指一揮間。

如今的巴蜀,比之以前當然是好了很多,可依舊是西漢王朝最常用的流放地之一。

在西漢,流放嶺南基本上就等於判處死刑。

一般會人道一點,流放巴蜀,還能有點活命的希望。

這其實也是一種開發。

蜀道難啊。

進去很難,出來就更難了。

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巴蜀。

流放罪犯,也是一種慢慢增加巴蜀人口,開發巴蜀的方式。

不過現在有了工業革命,巴蜀地區建立了幾座規模相當巨大的蜀錦工廠。

在賺錢的驅使下,當地的人口明顯增多了不少。

但不管怎麼說,巴蜀因為地形的限製,和西南、嶺南地區一樣,絕對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大一統王朝的都城所在。

陳平點了點頭,對曹參的意見表示讚同,道:

“張去為說出這種話,就該當場處死。”

“趙構竟然什麼也不做,簡直讓人無語。”

劉邦哼了一聲,道:

“這些後世皇帝出的蠢材實在是太多了。”

說著,劉邦忍不住看了劉盈和劉恒一眼。

這兩個小子和他們的後代中,不會也出一個蠢材吧?

希望接下來的金幕彆真的放出來了,那朕的臉可就丟光了!

不對,放出來好像也挺不錯的,這樣朕也能提前避坑。

劉邦突然陷入了糾結。

呂釋之有些費解地開口道:

“宦官乾政乃是國之大忌,為何這些後世的皇帝們就是不懂這個道理呢?”

雖然跟蕭何曹參等人政見不同,但在觀看金幕的時候,呂釋之附和一下劉邦還是沒毛病的。

蕭何曹參陳平非常有默契,都不接話。

太子劉盈見狀,想了想,道:

“可能還是因為皇帝們接觸的人太少了,來來去去就那麼點人。”

“皇帝可能還是應該經常出去走走,巡視一下天下,多了解民情為好。”

曹參吃了一驚,忙道:

“太子殿下,這可使不得啊。”

見劉盈一臉疑惑地看過來,曹參繼續解釋道:

“陛下的出行都是有儀仗製度規定的,若是經常出行,對國庫的消耗還是太大了。”

劉盈呃了一聲,有些臉紅。

之前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呂雉慢悠悠地開口道: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

“如今大漢鐵路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有了鐵路之後,陛下再想要出巡就方便很多了。”

劉邦眼睛一亮,笑了起來。

“對啊,朕的大漢可是有鐵路呢!”

由於漢初的底子太差了,攢錢的速度也慢,導致劉邦這邊兌換《工業革命》的時間在曆朝曆代中也屬於比較晚的那一批。

一步慢步步慢,如今西漢修建鐵路的進度,甚至比秦始皇的大秦世界還要慢很多。

劉邦喜滋滋地開口道:

“朕要是有機會,還想去西域,去嶺南,去海上看看呢。”

說到海上的時候,劉邦臉上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蓬萊仙山,求得仙丹,這是秦始皇的夢想,也是劉邦的夢想。

雖然蓬萊仙人已經被證偽,但仙丹可是被金幕證實的!

那顆能延壽五年的丹藥,可是切切實實被劉邦吃進肚子裡,也切切實實地改變了他的身體,讓他變得更加健康。

甚至,劉邦這幾年還先後多了五個子女。

而且這五個子女沒有任何一個早夭,都順利活下來了。

這固然有大漢社會發展帶來的醫術、醫療器械、藥品進步原因,但劉邦還是更願意相信這是金幕丹藥的力量。

說不定,在海上的某個地方,真能發現和金幕丹藥類似的神奇物品呢?

老劉邦坐在皇位上,陷入了憧憬之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