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按照父皇之見,應該如何是好呢?”
趙構嗬嗬一笑,淡然道:
“朕的想法很簡單啊,北伐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但不北伐就永遠不會輸!”
趙昚聽完,不由無語。
趙昚咬牙道:
“父皇,孩兒還是想要嘗試一下真正的北伐,不然孩兒不甘心!”
趙昚今年也三十五歲了。
過往的三十五年裡,他接受的教育,他親眼目睹和經曆的一切都在告訴他。
必須要北伐,收複舊河山!
雖然剛登基就經曆了吳璘的當頭一棒,但趙昚並沒有因此而想要放棄,反而是激發起了年輕人的勝負欲。
他要來一次真正的北伐,和金國一決雌雄!
趙構聞言,也是無可奈何。
他並沒有用太上皇的身份強壓趙昚,而是隨意地擺了擺手,道:
“那你就去吧,皇帝。”
“有些時候,朕教是教不會你的,等你體驗過了也就知道了。”
等趙昚離去之後,趙構摸著發白的胡須,自言自語。
“或許當年確實不應該殺嶽飛……”
趙昚下定決心之後,正式將張浚任命為樞密使。
趙昚親自召見張浚,讓張浚整頓軍務,伺機與金人一戰。
可張浚到任沒多久,金左副元帥紇石烈誌寧就致書於張浚,語氣傲慢地要求南宋履行《紹興和議》的內容,將海、泗、唐、鄧、商五洲之地割讓給金國,並支付當年的歲幣。
趙昚一聽,立刻就氣壞了。
“豈有此理!朕不去北伐打他就已經算好的了,他竟然還敢要和朕重提紹興和議?”
紹興和議這種喪權辱國,俯首稱臣的和議內容,對趙昚來說無疑是非常讓人惡心,也是無法接受的。
趙昚嚴詞拒絕了金人的要求,反提出要重議疆界、雙方地位必須平等的要求。
這下子,金朝皇帝完顏雍也生氣了。
如果是在一年前完顏亮剛剛死在長江北岸的時候,這個要求完顏雍絕對是想都不想就答應下來。
當時的完顏雍甚至願意將整個北宋的舊疆界全部歸還!
可那時候的完顏雍北邊有契丹叛軍,西邊有吳璘在猛攻陝西,南邊正在回返中原的金軍主力也不確定就能為他所用。
現在呢?
契丹叛軍平定了,吳璘被打退了,金軍主力也全部被完顏雍掌控在手中了。
此一時,彼一時!
這時候的完顏雍,可就不會跟趙昚這麼客氣了。
一看趙昚這麼不識時務,完顏雍立刻兵陳虹縣、靈璧,做出了大軍即將南下的姿態。
但完顏雍也隻是擺個姿態。
完顏亮畢竟統治了金國十幾年,區區一年的時間肯定是不夠完顏雍來搞定完顏亮當年勢力的。
而且金國內部也的確是一個爛攤子現在,完顏雍的主意就是“以戰逼和”。
隻要大宋願意繼續維持之前的紹興和議,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
大家各自收拾自己的內政,跟以前一樣和平共處就好了。
趙昚在接到了金國陳兵邊境的消息之後,就召集了諸多大臣進行商議。
剛剛出任樞密使的張浚意氣風發,第一個表明了態度。
“陛下,如今金國內亂不止,正是北伐的絕佳良機啊。”
“臣以為,應該立刻發大兵北上,定能收複中原!”
張浚的這番話,立刻就被右相史浩反駁。
“如今大宋內部何嘗不是問題多多?”
“陛下剛剛登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重建內政,我不同意此刻北伐!”
諸多主和派的官員們紛紛開口讚同史浩。
但讓趙昚和張浚意外的是,許多主戰派的官員竟然也不同意北伐!
虞允文已經出發去了四川,在抵達四川之後聽說要北伐,趕緊上奏折回來反對。
而在朝堂中,去年一整年都在力主北伐的陳俊卿,在得知了吳璘兵敗的消息之後也轉為反對。
陳俊卿道:
“大宋當然是需要北伐的,可去年在兩淮的戰爭就已經說明了如今大宋軍隊根本就不具備北伐的實力。”
“臣認為,至少要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來重新整編軍隊,恢複至少如嶽飛當年的戰鬥力,再行北伐。”
陳俊卿的話,也得到了左相陳康伯的讚同。
陳康伯道:
“陛下初登大寶,諸多事務繁雜,軍中的各種事情也還沒有理順。”
“此刻倉促北伐,實在是太容易引發混亂了。”
“若一定要北伐,當在一年後為宜。”
這也是南宋朝廷之中非常罕見的一幕。
主戰派跟主和派史無前例地站在了一起,都反對立刻北伐的決定。
這種情況也讓趙昚愣住了。
張浚見狀,大聲道:
“此乃千古良機,怎麼能坐視失去?”
“而且金人明顯就不敢開戰,之前的話無非是虛張聲勢罷了。”
“陛下,還請明鑒!”
張浚都已經被罷相二十多年了。
好不容易才重新回到朝堂之中,出任樞密使,得以主持接下來的北伐事宜。
這種時候讓張浚再等,他怎麼可能等得了?
說難聽點,再過三五年,張浚恐怕都已經老死了。
所以張浚是最為迫不及待的,恨不得立刻就開始北伐。
但不管怎麼說,最終決定當然還是得趙昚這個皇帝來做。
趙昚遲疑半晌,終於下定決心。
“以張浚為提督,統領兩淮、荊襄兵馬北伐!”
【在趙昚和張浚的主導下,南宋在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又一次主動開啟了北伐之戰!】
西晉世界之中,聽到了隨身金幕裡傳出的“北伐”兩個字,司馬懿眉頭明顯跳了一下。
但此刻司馬懿可沒有什麼心情去管金幕了,他焦急地問著麵前的大臣。
“師兒還沒有回來嗎?”
一名大臣趕忙回答道:
“陛下,太子殿下就在洛陽城東南五十裡之外,最多再兩天就能抵達洛陽城了。”
司馬懿點了點頭,咬牙開口道:
“讓後麵的軍隊一定要擋住薑維!”
“前軍加快對洛陽城的進攻!”
司馬懿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夠在短時間內拿下洛陽城,就會陷入被前後夾擊的絕境。
西晉陣地中,火炮正在轟鳴。
數百門火炮一字排開,對著麵前的洛陽城狂轟亂炸。
洛陽城的城牆上,處處都是被炮彈打出來的坑洞。
任憑誰都能看出來,這座城池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但在洛陽城中,諸葛緒和王苞兩人卻並沒有那麼的慌亂。
王苞看著諸葛緒道:
“諸葛大人,若是你說的援兵再不來,咱們就真要死在這裡了。”
諸葛緒笑了笑,道:
“放心吧,他們一定會來的!”
王苞有些疑惑地看著諸葛緒的表情,道:
“諸葛大人,你對你的族人們好像很有信心啊。”
“你們不是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聯係了嗎?”
諸葛緒哈哈一笑,對著王苞眨了眨眼睛,道:
“張大人,你和太原王氏難道也有幾十年沒聯係?”
“若我所料不錯,就算是蜀漢軍隊不來,北方的大軍也應該南下了吧?”
太原王氏,根基自然是在山西一帶。
之前諸葛緒、王苞殺死司馬昭之後,第一批起兵響應的八個郡中,就包括了太原郡!
王苞嗬嗬一笑,點頭道:
“準備自然是越多越好。”
兩人雖然在反西晉司馬氏這件事情上是盟友,但在暗地裡也少不了一番較勁。
說白了,北方士族現在有三個選擇。
第一,割據一方,和東漢末年那樣爭雄天下。
第二,投靠蜀漢。
第三,投靠東吳。
無論是王苞還是諸葛緒,都麵臨這三個選擇。
一旦雙方選擇相左,那麼分分鐘就可能會反目。
總之,整個氣氛是比較微妙的。
說話間,一名將軍衝了進來。
“兩位大人,有一支兵馬從黃河以北渡河而來,正在朝著洛陽進發,先鋒軍應該今天黃昏就能抵達城外!”
諸葛緒和王苞兩人頓時大喜過望,異口同聲地問道:
“是誰的兵馬,打的誰家旗號?”
河北現在也是一個群雄割據的情況。
在這種時候,還真說不好到底是盟友,還是河北那些西晉殘部南下。
這名稟報的將軍表情有些古怪,好一會才開口道:
“第一支應該是清河太守王覽,打的是清河、太原王氏的旗號。”
“第二支是趙雲的軍隊,打的是蜀國的旗號!”
諸葛緒和王苞兩人聞言,都愣住了。
北方,清河、太原兩郡的王氏兵馬,和趙雲所率領的蜀軍合兵一處,正在朝著南方前進。
天色已晚,兩支兵馬安頓紮營。
西晉清河太守,太原王氏清河房家主王覽,正在帥帳中和蜀漢副帥趙雲單獨交談。
王覽是一個非常儒雅的男子,他笑嗬嗬地對著趙雲道:
“老將軍當年縱橫長阪坡的事跡,王覽如雷貫耳。”
“現在能和老將軍一起進軍洛陽,實在是王覽平生所幸。”
趙雲笑著擺手道:
“子龍不過是個武人,終究還是要靠王大人這樣的飽學之士來治理天下。”
頓了頓,趙雲直接開口道:
“王大人,我是個粗人,不適合說那些文縐縐的東西,你直接看吧。”
說完,趙雲從懷裡拿出了一份密詔。
“這是我家陛下的親筆詔書,還請王大人過目。”
王覽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他站了起來,雙手從趙雲手裡接過了這份詔書。
這份詔書的確是蜀漢皇帝劉禪親筆所寫。
上麵並沒有什麼廢話,而是直接任命了一批官職。
“王覽有大功於漢,特任命其為大漢右丞相,位列大漢左丞相費禕之下。”
“王覽長子王裁為太原郡守,次子王基為清河郡守,三子王會為禦史,其餘三子皆入大漢太學,待成年後按其才能授官。”
“王裁子王敦,王基子王導可入宮,為大漢太子劉睿伴讀!”
“其餘河北諸族,若得王氏引薦,重歸大漢門庭,朕亦從其中選賢任能,各授其官。”
王覽看完這份詔書,難掩心中激動。
他將詔書放在桌案上,然後恭恭敬敬地朝著詔書行禮。
“臣王覽,謝大漢皇帝陛下恩德,謹遵詔令!”
隨後,王覽站了起來,又對著趙雲行禮。
“趙大人,王某麾下軍隊,任憑驅使!”
趙雲見狀,不由露出笑容。
這就是趙雲的真正使命。
突襲西晉?
其實隻不過是薑維派趙雲北上,故意製造出來的錯覺罷了。
西晉河北地區都已經是叛軍處處,哪裡還需要什麼突襲?
趙雲真正的使命,是將河北地區勢力最強悍的門閥,太原王氏給拉攏過來!
太原王氏的始祖可是秦朝大將王翦,那是真正的千年世家。
有王氏的全力支持,山西河北自然不在話下。
趙雲不敢怠慢,趕忙扶起王覽。
“王丞相這是什麼話?”
“論官職,雲可是在丞相之下,應當由丞相指揮才是。”
兩人一番謙讓之後,趙雲正色道:
“這樣吧丞相,你我先各自指揮麾下兵馬,待薑維大帥前來,所有兵馬一同受其指揮。”
“屆時丞相掌中原政務,大帥掌中原軍務,正是相得益彰!”
王覽連連點頭,笑道:
“如此甚好,甚好!”
翌日,王覽全軍也更換了大漢旗幟,跟趙雲一起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洛陽城下。
這個消息一出,司馬懿直接震驚了。
“什麼,從河北來了五萬兵馬,而且打的是蜀漢旗號?”
司馬懿趕忙登高了望,很快明白了事情經過,氣得咬牙切齒。
“太原王氏,他們竟然在這種時候背叛了朕!”
太原王氏,地位實在是太特殊了。
在太原王氏之前的世家,都屬於諸侯世家,一般會被人稱為“諸侯”,視為君主。
而太原王氏則不同,它的子孫效忠曆朝曆代的皇帝,屬於是臣子,故而被史書稱為“世家之主”。
這樣的一個世家,就連司馬懿之前在清理世家的時候都不敢對太原王氏痛下殺手,隻不過是象征性地打壓了一下,清除了一些太原王氏的分支。
按照司馬懿的想法,是打算在滅掉蜀國和吳國之後,再借助天下一統的威勢,一舉把太原王氏連根拔起。
但司馬懿也沒想到,短短幾年時間,蜀國死灰複燃甚至打到了洛陽城下,太原王氏也在這種時候選擇和跟蜀漢同流合汙!
想想洛陽城裡此刻掌權的是什麼人吧。
諸葛緒,那是蜀漢前丞相諸葛亮的族人,都出自於琅琊諸葛氏。
王苞,同樣也是太原王氏,不過他出身旁支偏房,並不是主支。
但眼下太原王氏既然已經和蜀漢合流,諸葛緒和王苞基本上肯定都要投入蜀漢陣營了。
這下子,洛陽城外,司馬懿的西晉軍就極其被動。
西邊,是蜀漢大帥薑維統領的主力。
北邊,是王覽率領的王氏兵馬,以及蜀漢副帥趙雲的一路偏師。
城裡,是諸葛緒和王苞的西晉叛軍。
這三路兵馬,此刻事實上都已經成為了蜀漢的兵馬。
司馬懿所率領的西晉軍主力,等於被蜀漢三路合圍了!
還沒等司馬懿從這樣的打擊中回過神來,突然又有一匹快馬帶著八百裡加急狂奔而至。
“不好了陛下,南路軍內部爆發兵變,太子殿下被那些發動兵變的叛賊給殺了!”
“那些叛賊,帶著南路軍投降吳國了!”
這個消息猶如雷霆一般在司馬懿的腦海之中炸響,讓這位西晉皇帝麵無人色。
“師兒,師兒死了?”
如果說坐鎮洛陽的次子司馬昭之死,對司馬懿來說尚可勉強支撐的話。
那現在西晉皇太子,長子司馬師在兵變中被殺的消息,對司馬懿而言就是致命一擊!
司馬懿臉色慘白,過了半晌,才無比悲憤地高呼一聲。
“悠悠蒼天,何薄於大晉!”
他直接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倒在了地上。
隻不過這一次,司馬懿再也沒有醒來。
這位野心勃勃的梟雄,從東漢末年一直到三國亂戰,最終取代了曹魏建立西晉的開國皇帝,並沒有如同曆史上那樣光芒萬丈的死去。
而是狼狽不堪,在接連聽到了兩個兒子的死訊,在西晉統治秩序徹底崩潰,瓦解的情況下,死在了洛陽城外的西晉軍營之中。
司馬懿死後,洛陽城外的西晉軍主力頓時大亂。
除了少部分司馬氏的死忠之外,大部分西晉將軍當場選擇了投降蜀漢。
薑維旋即跟其他兩路兵馬會師一處,進入了洛陽城中。
一名投降的西晉將領,畢恭畢敬地將司馬懿的傳國玉璽獻上。
薑維立刻派人八百裡加急,將勝利的捷報和傳國玉璽飛馬送往成都的蜀漢皇宮之中。
數日後,蜀漢皇宮中的劉禪拿到了捷報和玉璽,不由大喜過望。
“好啊,西晉滅亡,並州幽州諸郡大半已經選擇向朕效忠。”
“各位,大漢重新光複天下的時機,就在眼前!”
在蜀漢群臣激動的恭賀聲中,劉禪小心翼翼地從盒子裡拿出了那個由和氏璧製作的傳國玉璽。
就在劉禪的手接觸到傳國玉璽的瞬間,一陣金光猛然從玉璽之中綻放出來,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金幕,徐徐展開。
緊接著,金幕中傳出了毫無波瀾的係統聲。
“檢測到西晉王朝已經滅亡,更換綁定宿主——季漢皇帝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