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秦始皇扶蘇猛看熱鬨,劉徹上位,劉啟周亞夫再度爭鬥!(1 / 2)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忍不住笑出了聲。

“沒想到啊,大漢最開始的時候故事居然這麼多。”

扶蘇表情也是有些古怪,道:

“大漢的宮廷故事真的挺精彩。”

劉邦死,劉盈繼位,呂後攝政,功臣誅呂,文帝繼位埋下反擊暗子,景帝反擊失敗被迫認輸。

然後就是現在的景帝諸子奪嫡。

短短三代人,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事情。

簡直了!

秦始皇心情頗好,摸著胡須笑嗬嗬地開口:

“這個栗姬的容貌的確是足夠出色,但也真的是沒腦子。”

“嗬嗬,朕也見過很多容貌出色的女子,但她們在朕麵前從來都服服帖帖。”

“像栗姬這種竟然還敢和皇帝甩臉子的,看來她是真一點腦子都沒有,被男人給慣壞了。”

扶蘇深以為然。

在這個時代,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品。

就算是成為太後,也不過是通過影響另外一個男人(自家兒子)的方式來間接影響朝政。

這般情況下,栗姬這種對待男人的態度是很難想象的。

她壓根就沒有一個身為附屬品的自覺。

秦始皇淡淡道:

“朕在金幕中看過那個什麼所謂的四大美女,裡麵的貂蟬,恐怕也就比栗姬強一點點。”

“可惜,栗姬但凡有點腦子,對劉啟平日裡能多說幾句軟話,應該都不會輸。”

扶蘇有些疑惑地開口:

“父皇,這金幕中栗姬不是還沒輸嗎?”

秦始皇笑道:

“你沒看到金幕之中說了,栗姬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嗎?”

“她是沒輸,但馬上就要輸了。”

扶蘇這才恍然。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就在劉榮被立為太子幾年後,皇帝劉啟突然生了一場重病,瀕臨死亡。】

【自覺即將死去的劉啟,必須要對整個帝國的將來進行一番安排。】

病榻上的劉啟,首先召見的自然是大漢太子劉榮。

“朕死後,你要好好的應對功臣們。朕知道,功臣們將很多力量投注在你身上。”

“但你要記住,你越是依靠他們,就越是容易成為他們的傀儡。”

“你可以先用五年時間掌控權力,這段時間要多聽你皇奶奶的話。”

“等權力穩固後,必須要以任用儒家、法家的名義,將黃老學派打壓下去。”

“功臣集團都是黃老學派的擁躉,打掉黃老學派,就能打掉功臣集團!”

劉啟越說臉越紅,到後麵幾句,話語中帶著明顯的怨毒。

劉榮唯唯諾諾,非常恭敬地領命而退。

隨後,劉啟又見了自家親娘,太後竇漪房。

“母後,朕不行了。朕死後,您多多指導榮兒,他是個沒經驗的,栗姬也是個沒腦子的,前幾年的過渡期就拜托您了。”

竇漪房此刻心中也是無比悲痛,白發人送黑發人!

她歎息著拉住大兒子劉啟的手。

“皇帝,你好好養病,說不定馬上就康複了呢?”

“將來的事情你放心,有老婦在,誰也撼動不了大漢的江山。”

等太後竇漪房離開之後,劉啟最後一個召見的人,就是貴妃栗姬。

“栗姬啊,朕去世之後,你就是太後了。”

“你不懂國事,凡事多問娘親,按照娘親的意思來。”

栗姬一聽到這裡,頓時露出不滿。

竇漪房那個老太婆,當太後的時候就能影響國事,我栗姬當太後反而不行了?

栗姬哼了一聲,勉強答應下來。

劉啟又叮囑道:

“等朕死了,榮兒當皇帝處理政務沒有什麼時間,你作為太後要肩負起責任,將朕的兒子們撫養長大。”

劉啟說這番話,在這個時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男主人死了,女主人肯定是要在幫助少主人的同時,把男主人的其他兒子當成自己親兒子一樣撫養長大的。

這樣家族才能更好的存續。

栗姬聞言,臉上表情越發不滿。

“彆人也就算了,那個王娡生的臭小子劉彘,我看到他就煩!”

女人爭風吃醋是本能。

王娡這幾年和劉嫖在一起為了劉彘爭奪太子而搞的小動作,栗姬就算再遲鈍也能了解到這個情況。

劉啟頓時有些怒了:

“你,劉彘隻不過是個幾歲的孩子,他能對榮兒有什麼威脅!”

“你都當了太後,心胸就不能寬廣一點嗎!”

聽著劉啟的訓斥,栗姬終於低下了頭,怏怏道:

“好吧好吧,我反正不會為難王娡母子就是。”

這種低頭的姿態無疑讓栗姬非常不爽,於是她又立刻道:

“陛下,你趕緊封我當皇後吧。”

在栗姬看來,自己以貴妃的身份當上太後,多少還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要以皇後的身份當上太後,那才是真正合乎禮儀的嘛。

這叫啥?

這就叫儀式感!

儀式感這種東西可不是現代華夏才有的,早在古代女人就喜歡講究這些了。

劉啟一聽,心中的怒火頓時無法抑製。

“你!”

朕特麼都要死了,都已經承諾暗示你是將來的太後了。

朕又不傻,朕死前詔書肯定會封你當皇後,讓你名正言順成為太後的。

但朕可以給,你不能要啊!

你明目張膽的要,在彆人看來好像朕這個皇帝死前很軟弱,隨便你欺負,任憑你獅子大開口。

朕皇帝的顏麵何存?

朕都要死了,你連這點麵子都不願意給朕?

劉啟徹底失去了和栗姬說話的心情,怒道:

“出去!”

栗姬一臉意外。

在栗姬看來,她已經做出很大讓步了。

都答應撫養劉啟那些不是栗姬親生的兒子了!

要個皇後的位置,不正常嗎?

你劉啟一個要死的人,憑什麼發這麼大的脾氣?

栗姬直接轉身就走了。

在她看來,劉啟反正馬上也要死了。

還管他乾嘛?

栗姬走出寢殿,啐了一口。

“死到臨頭,脾氣還挺大。”

“行啊,你不給我皇後的位置,看我將來怎麼收拾王娡那些賤婢和她們生出來的雜種!”

說出這番話,栗姬心中快意不少,邁著優雅的步伐,猶如一隻美麗的天鵝般離去。

“什麼,栗姬剛剛說了那樣的話?”

寢殿中,病榻上的劉啟徹底繃不住了,差點就當場暈了過去。

好不容易緩過來,劉啟咬牙切齒。

“這個賤婢,她怎麼能這樣子對朕!”

“她怎麼敢!”

……

【讓人驚訝的奇跡發生了,連禦醫也束手無策,重病垂死的劉啟,竟然戰勝了病魔,漸漸康複了!】

劉啟康複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燒掉之前立好的遺詔。

鏡頭中,由絹布製成的詔書在火苗裡燃燒著。

隱約能看到一些字跡。

“……以栗氏為皇後,諸卿當與皇後齊心,奉太子劉榮繼承大統……”

火苗燃燒得更加旺盛了,將所有的字跡儘數吞沒。

【劉啟這一次死而複生,徹底改變了太子爭奪戰的格局。】

漢初世界中,劉邦啞口無言。

良久後,劉邦才點頭道:

“嗯,果然長得好看的女人大多沒什麼腦子,上天還是很公平的。”

此話一出,大殿中的臣子們無不深以為然。

蕭何緩緩道:

“主要還是出身問題。”

曹參也點頭道:

“家教很重要。”

開國功臣們除去一個張良,全都是出身底層。

就連張良,在韓國滅亡之後,也過了很多年顛沛流離的苦日子。

他們窮過,苦過,被社會殘酷打壓過。

對社會的現實自然有著很深的了解。

古代和現代社會,除了生產力和國家製度不一樣,人的本質並無區彆。

劉邦淡淡道:

“越是出身大戶人家的女子,就越有家教,傲則傲矣,但在關鍵事情上一定會擺明態度,穩妥處理。”

“也就隻有栗姬這種出身底層憑借容貌上位的女子,腦子拎不清,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居然還甩小性子,對將死的丈夫發脾氣!”

“嗬嗬,這種蠢材若是真的成為大漢的太後,那大漢可就不知道被她搞成什麼亂七八糟的樣子了!”

蕭何正色道:

“任何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最應該做的事情便是哭,邊哭邊關懷景帝的病情。”

“對劉啟的囑托,應該邊哭邊全部應下,然後再衣不解帶地服侍在景帝身邊。”

陳平點頭道:

“如此,景帝若是康複,栗姬自然就立刻被立為皇後。”

“景帝即便死了,竇太後看在眼裡,也會大力支持栗姬和太子劉榮,栗姬母子自會成為大漢最尊貴的母子。”

劉邦嗬嗬笑道:

“誰說不是呢?劉啟這小子本來也沒什麼腦子,隨便做個樣子就能把劉啟哄得團團轉。”

“這栗姬竟然選擇了最蠢的,也是唯一一條能葬送自己母子未來的路。”

“真是頭發長,見識短!”

太子劉恒在一旁聽著這些對話,一愣一愣的。

不是,父皇和蕭丞相你們為什麼對女人宮鬥這些套路如此熟練啊?

劉邦看了一眼劉恒,似乎察覺到這個兒子所想,忍不住笑了起來。

“傻小子,女人本來就是腦子簡單的生物,你真以為她們的小動作朕和老蕭看不出來?”

“隻不過嘛,她們愛折騰就讓她們折騰去,總得有點事情讓她們折騰吧?”

“不然,難道讓她們成天來煩老子?”

蕭何一臉深沉地點頭。

“女人自以為聰明,那咱們就讓她們看起來很聰明好了。”

陳平一聲輕笑:

“女人天生就是被情緒所支配的物種,隻要被滿足了,她們就會沾沾自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自拔,不會來乾擾男人了。”

“這才是夫妻和睦的秘訣啊。”

群臣連連點頭,心有戚戚焉。

劉恒張了張嘴,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陰貨,都是一群老陰貨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劉啟病好後,他明顯疏遠了栗姬。】

【王娡借助這個機會,全力討好劉啟。而劉嫖則利用長公主的身份,在竇太後和劉啟麵前竭力詆毀栗姬。】

【原本劉嫖的話是不足以影響竇太後和劉啟看法的,但在劉啟重病這件事情上栗姬的做法實在是過於出格,讓太後竇漪房和劉啟都無法容忍。】

【母憑子貴,想要對付栗姬,就得先把栗姬所生的太子劉榮廢掉。】

【這個時候太子劉榮背後的支持力量依舊非常強大,包括利用七國之亂迫使劉啟低頭的功臣集團領袖周亞夫,還有太後竇漪房的侄子竇嬰。】

【漢景帝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廢太子,他必須要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才能以大義的名分迫使所有劉榮的支持者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這種時候,已經失寵的栗姬又一次犯下了致命的錯誤。】

畫麵中,栗姬非常氣憤地開口道:

“王娡勾結劉嫖,兩個人一起說我的壞話。”

“陛下如今都不願意來我這裡了,都是這兩個賤婢做的好事。”

栗姬作為太子生母,她身邊自然也是有一群自己的跟班嬪妃。

其中一個宮中答應聞言便道:

“娘娘,我聽說古往今來太子的母親從來就沒有不是皇後的道理,這於禮不合。”

“當今大行是一個堅持守禮的忠臣,您不如派人去勸說大行上奏疏給陛下,以此讓陛下將您立為皇後。”

“隻要您成了皇後,王娡和劉嫖那些人縱然再怎麼跳腳,您也能以後宮之主的身份來懲治她們了。”

栗姬聞言,雙目頓時亮了起來。

“對啊,這種好辦法之前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就這麼辦!”

提出建議的這名答應很快離開了栗姬的宮殿,來到了王娡這邊。

“王夫人,栗姬已經上鉤了!”

王娡聞言,自然是欣喜不已。

“好好好,這個目中無人的賤婢,這一次就是她的死期!”

【栗姬很快派人去說服了大行,而當時的大行也的確就這麼上了奏疏。】

畫麵一轉,禦書房中的劉啟看到這份大行奏疏,頓時勃然大怒。

“混賬東西,皇後是朕的妻子,他一個臣子有什麼資格對朕指手畫腳?”

劉啟非常、非常、非常的生氣。

在劉啟看來,自己已經在七國之亂中對功臣集團們投降了,徹底驅逐了儒、法兩家在朝廷的勢力。

就連太子的人選,也按照功臣集團的意願挑了並不算太滿意的劉榮。

可現在,功臣集團居然蹬鼻子上臉到這種地步,連皇後的職位都要乾涉!?

【大行上書請立皇後這件事情,給了忍耐已久的劉啟絕佳借口。】

【他嚴厲斥責了大行並將其免官,隨後以太子煽動大行的名義,將太子劉榮廢黜。】

【栗姬作為劉榮生母,自然也一並打入冷宮。】

【劉榮被廢後不久自殺身亡,栗姬也很快鬱鬱而終。】

畫麵一轉,王娡一襲盛裝,頭戴鳳冠,牽著劉彘的手,喜不自勝。

【栗姬、劉榮母子被廢之後沒過多久,劉啟正式下旨,將王娡冊封為大漢皇後,七歲的劉彘冊封為大漢皇太子。】

【同時,劉彘正式改名為劉徹。】

【作為皇帝劉啟第十個兒子的劉徹,原本毫無希望在這場奪嫡中勝出。】

【但他和母親密切配合,拉攏住了長公主劉嫖和陳阿嬌母子。】

【而且他也足夠的幸運,最大的敵人劉榮之母栗姬接連犯下了兩個致命錯誤。】

【七歲的劉徹就此走上曆史舞台,成為了大漢朝接下來很多年裡最被矚目的存在。】

看到這裡,漢初世界之中,劉邦嗯了一聲。

“原來劉彘就是劉徹啊,朕就說嘛,這小子挺滑頭的,一看就不像是在曆史上沒有名氣的主。”

劉恒揉了揉太陽穴,道:

“沒想到咱們這位漢武帝居然小時候就這麼會表演了。”

劉邦和劉恒兩父子目光如炬,怎麼可能看不出來“金屋藏嬌”典故中劉彘那些話都出自母親王娡的授意?

但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就能配合好母親,從表情到語氣都如此逼真。

這小子,天生就是玩心機的料啊!

劉邦嗬嗬笑道:

“難怪能成為唯一一個不是開國時期的千古大帝,從小就這麼奸詐,長大之後還了得?”

“朕已經有點期待他把功臣集團玩得團團轉的畫麵了。”

劉恒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父皇,這也是您的後代,您彆用這樣的語氣來形容他吧。”

滑頭、奸詐這種詞,說彆人也就算了,怎麼還拿來說自家曾孫了呢?

劉邦毫不客氣地翻了一個白眼。

“那是你孫子又不是朕孫子,朕憑什麼給這臭小子麵子?”

“滑頭奸詐,難道還誤會他了?”

劉恒無言以對。

另外一個西漢世界中,太子劉據看著這一幕,心神同樣震動不已。

原來,這就是父皇童年的故事。

彆看劉據是劉徹的兒子,但這種宮廷爭鬥的曆史向來是諱莫如深,劉徹不可能告訴劉據。

其他知情人當然也有,但那些人更不會當著劉據的麵講他父皇劉徹的壞話。

又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劉據當然知道劉徹小時候取代了劉榮成為太子。

但他是現在才通過金幕了解到,當年幼小的劉徹,竟然就已經如此聰明成熟了。

漢武帝劉徹摸著發白的胡須,看著金幕中上演的“自己的人生”,表情也不可避免地頗為感慨。

“那段時間,母後真的教導了朕很多東西。”

王娡是一個工於心計的女子。

但她的所有心計,都是為了幫助劉徹這個唯一的兒子上位。

劉徹又怎麼可能不感激這個親生母親呢?

劉徹看了劉據一眼,哼了一聲。

“和朕的娘親相比,你娘親就要差多了!”

劉據表情頓時一滯。

劉據的生母便是當今大漢皇後衛子夫,也是大將軍衛青同母異父的姐姐。

衛青乾咳一聲,正色道:

“太後英明睿智,尋常女子難及。但皇後娘娘端莊賢淑,也是大漢賢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