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衛青還是要幫自家姐姐說一說話的。
你爹劉啟也沒有你劉徹這麼難伺候啊!
但凡我姐早生幾十年嫁給劉啟,你看我姐整不整得死你娘王娡就完事。
當然,這種想法衛青隻能在心裡想想。
霍去病更年輕,也更直接。
“陛下,臣覺得皇後娘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母親!”
霍去病和大姨娘衛子夫其實也沒見過幾次麵。
但衛子夫對霍去病那真是好的沒話說。
比親娘還親!
彆管你是誰,就算是皇帝,說我大姨娘壞話,也不行!
漢武帝冕旒之下的眉頭明顯皺了一下,但很快就舒展開來,笑嗬嗬地開口道:
“行,你們有你們的想法,朕也有朕的想法便是。”
江充在一旁坐著,喵了一眼漢武帝。
這位千古大帝的手,不知不覺縮回袖中。
江充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這是陛下心中生氣的征兆!
突然,江充若有所感,視線轉移,和站在漢武帝身後的金日磾對視。
金日磾平靜地注視著江充。
江充心中突然一驚,趕忙移開視線。
邪了門了,這個匈奴狗才,不會被他發現什麼了吧?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對劉啟而言,廢掉功臣集團支持的太子劉榮,無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王娡的心思,劉啟自然洞若觀火。】
【劉啟非常清楚王娡母子唯一的依靠就是劉啟自己,這樣劉啟就不需要再擔心自己會培養出一個完全站在黃老學派功臣集團那邊的繼承人了。】
【接下來,劉啟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兩件。】
【第一,加強對劉徹儒、法兩家思想的培養。】
【第二,除掉功臣集團的領袖周亞夫。】
鏡頭中,皇帝劉啟和太子劉徹坐在大殿中。
緊接著,周亞夫出現在大殿門口。
周亞夫的父親周勃,在開國功臣集團的第一代中並不算特彆出彩。
真正的領袖首先是蕭何,然後是曹參,接著是陳平,再然後才到周勃。
但到了開國功臣集團的第二代,情況就不一樣了。
憑借著七國之亂中的算計,以及平定七國之亂的軍功,周勃成為了功臣集團當之無愧的第二代領袖。
他如今在功臣集團中的地位,足以和第一代核心人物蕭何比肩!
周亞夫對著劉啟劉徹父子行禮。
“臣見過陛下,太子。”
劉啟、劉徹父子起身還禮。
“丞相。”
君臣相互見禮完畢,分彆落座。
劉啟笑嗬嗬地開口道:
“上宴席吧。”
很快,陸續有宮女們端上豐盛菜肴。
這是隻有皇帝、太子和丞相參與的宴席。
此時的劉徹隻有九歲,也就是一個旁聽的角色。
以及,當事人。
真正要博弈的,還是劉啟和周亞夫君臣雙方。
劉啟隨意地和周亞夫聊了幾句,這才進入正題,開口道:
“丞相,今天主要是想和你商量一下,關於太子老師的事情。”
在大漢,隻有三個人能稱得上君。
皇帝,是君父。
皇後,是君母。
太子,是儲君。
涉及到這三個人的重要事情,依照慣例都是要和丞相進行討論的。
劉啟之前沒有得到周亞夫同意就強行廢太子,導致君臣之間的關係極度緊張。
周亞夫表情很平靜,道:
“不知陛下想要讓哪位黃老大能作為太子的老師呢?”
劉啟笑嗬嗬地開口道:
“朕覺得,彘兒的黃老之道已經學的足夠了,是時候換一個人來教授他了。”
“比如說,大儒轅固。”
周亞夫的表情凝固了。
過了好幾秒,周亞夫才開口道:
“黃老治國,乃是從高祖皇帝傳下來的定例。”
“臣無德無才,不敢擅改祖宗製度。”
“陛下不讓人授太子以黃老,將來太子如何成為垂拱而治的聖人?”
說到最後,周亞夫已經是質問的語氣了。
這種語氣讓一旁的太子劉徹非常不高興。
這個周亞夫,怎麼敢這樣和父皇說話?
劉徹憤怒的盯著周亞夫。
他的父皇劉啟顯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不緊不慢地說道:
“黃老之道,無非就是垂拱而治,不需要了解那麼多,一樣能做好。”
“儒家講的是禮儀。朕讓大儒教授彘兒,為的就是要讓他成為和上古鹹陽一樣知禮義廉恥的人,難道有錯?”
周亞夫嗬嗬一笑,道:
“上古時代的規矩,如何能適用於大漢呢?臣不敢苟同。”
劉徹憤怒地盯著周亞夫。
劉啟喲了一聲,反唇相譏:
“丞相也知道古人的經驗不能用於今人,為何又要求徹兒一定要學習古人的黃老之道?”
君臣雙方爆發了激烈爭執。
在這個過程中,劉徹一直在憤怒地盯著周亞夫。
吵架歸吵架,菜肴還是得上。
周亞夫吵得肚子餓了,正準備吃兩口,突然目光一凝。
他的桌子上擺滿了菜肴,但是卻沒有匕著等餐具!
沒餐具怎麼吃飯,難道用手抓?
周亞夫深吸一口氣,對著一旁的尚席冷冷道:
“取我匕著來!”
尚席愣了一下,看了一眼劉啟。
都到這個地步了,是傻子也能知道,這就是故意的!
皇帝和丞相在一起吃飯,下人居然忘了送餐具,怎麼可能?
周亞夫心中怒火徹底被引爆了,直接站了起來。
“陛下,老臣今日無甚胃口,就此告辭!”
劉啟哈哈一笑,道:
“丞相慢走。”
周亞夫大踏步地離開。
劉啟心情極為暢快。
終於成功地惡心了這個老滑頭一次!
嗬嗬,將來史書應該會說,周亞夫生性耿直,經常和朕這個皇帝爆發衝突。
後人看了,就會覺得你周亞夫是個沒腦子的東西,不懂為臣之道!
這回,朕也算是出了一點之前七國之亂時的氣了。
笑完後,心情很好的劉啟看了劉徹一眼。
“徹兒,你為何一直盯著周亞夫啊?”
劉徹正色道:
“父皇,兒臣覺得此人可畏,竟連父皇都敢頂撞,將來定然是個作孽之人!”
劉啟笑得越發開心了,點頭道:
“此人和朕奏對,竟怏怏不服,將來定非你這少主托孤之臣啊!”
劉徹立刻道:
“兒臣一點都不喜歡他,更不想學習他的什麼黃老!”
劉啟聞言,越發高興,放聲大笑。
“黃老當然是要學的,傻孩子。”
“不過嘛,學你皇祖母的黃老就足夠了。”
“周亞夫家的黃老,嗬嗬,算什麼東西!”
【心情暢快的劉啟在教訓了一番周亞夫之後,就立刻召轅固入皇城東宮,為太子劉徹教授孔孟儒家之道。】
【劉啟滿心以為周亞夫被打壓了,這件事情就板上釘釘。】
【可他又一次低估了功臣集團的力量。】
一輛馬車緩緩駛入皇城,馬車上坐著的正是大儒轅固。
轅固滿頭白發,麵容衰老,看起來至少在七十歲以上。
不過他精神倒是頗為健旺,在馬車中左顧右盼注視著皇城景象,猶如一個進入巨大園林中的老頑童。
“這就是皇宮啊,有朝一日,孔孟聖人之道定會在此地被龍子龍孫奉為圭臬,每日捧讀!”
轅固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作為太子劉徹的教授,轅固將竭儘所能,把孔孟之道灌輸給劉徹,讓劉徹成為儒家忠實的擁躉。
儒家雖然非常興盛,但除了創始人孔子當過一段時間的司寇以外,包括孟子、荀子在內的諸多大儒都沒有出任過丞相級彆的高官,撐死了也就是個“卿”。
反而是脫胎於儒家的法家,一手主導和建立了大秦王朝。
甚至,就連道家的分支黃老學派也異軍突起,成為大漢朝開國至今的主流思想。
儒家作為曆史最悠久,門下弟子最多,曾經憑借孟子、荀子兩位大儒製霸百家爭鳴源頭稷下學宮的超級思想學派,怎麼能忍得了這口氣?
轅固信心滿滿。
上一次,法家弟子晁錯失敗了。
這一次,該讓我們儒家士人教一教法家那群狂徒。
怎麼樣才能成就大事!
帶著這樣美好的夢想,轅固等待著馬車繼續向前進入到太子的東宮之中。
然而,馬車才剛剛前行沒有多久,居然就被一隊禁衛軍給攔了下來。
“太後有令,讓儒生轅固覲見!”
“太後?”轅固愣了一下,心中突然湧起了一股非常不好的預感。
太後竇漪房,誰都知道那可是黃老學派的堅定支持者啊!
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由不得轅固不去了。
很快,轅固就出現在了太後竇漪房的宮殿中。
竇漪房看著麵前的轅固,冷冷地開口道:
“轅固,就是你曾經出言諷刺黃老之道,說儒家之道才是天子該用的正統?”
轅固深吸一口氣,正色回複:
“回太後,老夫以為,天道如虎,非凡夫俗子所能掌控。”
“所謂順應天道,不過是舍身飼虎。餓虎焉能滿足?這般舍身,終究會讓人被餓虎吞噬殆儘!”
轅固這番話,其實暗指的就是軍功集團。
舍身飼虎,暗指皇帝讓權給軍功集團。
結局嘛,便是皇帝被軍功集團這群老虎給吞噬殆儘!
竇漪房聞言,冷笑不止。
“按照你這個說法,若是用你儒家之道,就能阻止這些惡虎了?”
轅固非常肯定地點頭道:
“那是自然!”
竇漪房嗯了一聲,淡淡道:
“那好,你就證明給老婦看看吧,跟我走。”
竇漪房一路帶著轅固來到了皇宮後苑中。
轅固走著走著,表情突然凝固。
在他的麵前,竟然出現了老虎、狼、野豬、大象等各種巨獸!
這是皇家飼養動物的園林。
太後她……
轅固突然想到什麼,臉色變得慘白。
就在老儒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一個堪稱天籟的聲音響起。
“母後,您怎麼把徹兒的老師帶到這裡來了?”
轅固猛然轉頭,激動的叫出了聲。
“陛下!太子殿下!”
正是劉啟和劉徹父子趕到了。
劉啟原本在東宮等待著轅固到來,準備以皇帝的身份看著劉徹行拜師禮,以示對儒家的尊重。
可沒想到人沒等來,卻得到消息,轅固被太後的人帶走了!
劉啟這一驚非同小可。
他終於意識到,周亞夫在那場宴會之後沒有上奏疏反對,並不是怕了。
周亞夫的反擊不在宮外朝堂上,而是在皇宮之中,在劉啟親娘竇漪房的身上!
竇漪房表情冷淡地看著劉啟,緩緩道:
“給徹兒當老師這麼大的事情,你怎麼不和老婦說?”
劉啟擦了擦汗。
他怎麼敢和竇漪房說?
自從七國之亂後,疊加晁錯被殺和劉武無法成為太子兩件事情,竇漪房和劉啟這對母子間出現了不小隔閡。
劉啟心知肚明,竇漪房是絕對不可能同意讓儒者成為太子老師的。
所以他僅僅是例行公事找了一下周亞夫,故意把周亞夫氣走,然後就對眾人表示“丞相默認了”,接著火速把轅固弄進東宮。
他就是想要把這件事情儘快搞定為既成事實,到時候竇漪房也不好說什麼了。
然而,事實證明,他失算了!
竇漪房此時已經停下腳步,指了指不遠處被關在籠子裡的一頭成年老虎。
“這儒生告訴老婦,隻要用他儒家之道,就能除去大漢內部的餓虎。”
“老婦今天就要讓他證明一下,他若是能殺了這隻餓虎,老婦就同意讓他當太子的老師,讓儒家思想進入大漢朝堂!”
此言一出,劉啟父子和轅固三人頓時呆滯。
劉徹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籠子裡的那頭猛虎。
這老虎,至少有三四百斤重!
老虎顯然頗為饑餓,一直不停地看著籠子外麵的人,正好和劉徹目光對上。
下一秒鐘,老虎發出了一聲雄渾有力的虎嘯。
這嘯聲中似乎帶著震撼人心的力量,讓劉徹嚇了一大跳,後退兩步。
劉徹又看了一眼滿頭白發的轅固……
開玩笑吧?
就算是最為健壯的大漢武士,也不敢說一定能赤手空拳搏殺老虎。
就轅固這皓首窮經一輩子,身體瘦弱的老頭子,怎麼可能做到?
劉啟足足過了好幾秒才恢複過來,正色道:
“母後,轅固年輕的時候或許有這本事,但他都老了,怎麼可能赤手空拳搏殺老虎呢?”
竇漪房哦了一聲,淡淡道:
“那他就是在對老婦說謊。”
“皇帝,老婦問你,對大漢皇太後說謊,算不算欺君之罪,該不該殺?”
劉啟頭皮發麻,一時間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來反駁。
反駁也沒用啊!
竇漪房可是劉啟親娘,如果她痛下決心必殺轅固,劉啟除非當場和竇漪房翻臉並背負一個不孝之名,不然根本救不了轅固。
劉啟怎麼可能因為一個當棋子的儒生,跟自家親娘翻臉?
就在此時,一旁的劉徹突然蹬蹬蹬地跑了上去,抱住了竇漪房。
“阿祖,你彆殺孫兒的老師,好不好,好不好嘛!”
劉徹畢竟隻是個不到十歲的男童,而且還是竇漪房的太子皇孫。
竇漪房被劉徹這麼一番撒嬌懇求,表情果然和緩了不少。
她看了一眼劉啟,哼道:
“也罷,老婦也不想拂了陛下的麵子。”
“隻要這儒生能殺了一隻野豬,老婦就可以赦免他的欺君之罪,讓他活命出宮。”
“但此人竟然敢欺君,是絕對不能成為太子老師的!”
事到如今,劉啟還能說什麼?
竇漪房咬定了欺君,劉啟不敢和親娘翻臉,也隻能認了。
劉啟深吸一口氣,道:
“娘親,人是需要兵器才能屠虎的,孩兒覺得轅固也需要一把兵器。”
竇漪房掃了一眼老邁的轅固,嗬嗬冷笑。
“兵器?行啊,儒家不是喜歡用劍嗎,那就拿一把劍給他好了。”
片刻後,老邁的轅固顫顫巍巍地提著一把劍,走進場地。
在他的對麵,一隻大約兩三百斤,嘴巴上有兩顆鋒利獠牙的野豬從籠子中奔了出來。
這野豬顯然餓壞了,環顧一圈後發現隻有轅固這個目標,立刻就朝著轅固衝了過來!
轅固此刻也是豁出去了,大喝道:
“孽畜,吃我一劍!”
砰一聲,轅固被野豬撞飛了出去。
九歲的劉徹下意識地捂住眼睛,不敢再看接下來的慘劇。
然而,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轅固明明已經老邁不堪,竟然卻頑強地支撐了下來。
甚至在幾個回合後還找到了一個機會,將長劍從野豬的肩膀處狠狠刺了進去。
野豬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痛嘶聲,緩緩倒地死了。
狼狽無比,蓬頭垢麵,衣衫破爛,渾身是傷的轅固勉強站了起來,猶如瘋子一般哈哈大笑。
“孔孟聖人在上,弟子今日手持三尺劍,斬野豬於此!”
砰的一聲,轅固倒在地上,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