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動。
【秦始皇嬴政:嗬嗬,終於能看到一位千古大帝的成長曆史了。】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很期待金幕對漢武帝的解讀。】
【光武帝劉秀:雖然在史書上讀過,但司馬遷的《史記》還是過於簡略了一些,如今總算能借助金幕得知漢武大帝時代的風貌。】
看到這裡,西漢世界之中,漢武帝劉徹心中一震。
“史記?”
“司馬遷竟然在私自撰寫曆史書?”
在場的其他人也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寫史書,的確是華夏古來有之的傳統。
過去的華夏史書,都是由官方史官來完成的。
劉據定了定神,忍不住道:
“司馬遷如今是大漢太史,應該是他利用這個身份來寫的史書吧?”
漢武帝表情冷然,緩緩道:
“大漢,可沒有這種史書!”
漢朝,終究是一個起家於泥腿子的朝代。
而漢朝主政的黃老學派,講究的又是無為而治,在寫史書這方麵並不上心。
漢朝的史官,其實就是一個擺設。
司馬遷作為太史,平日裡的任務無非就是維護一下漢朝搜集到的前朝史書。
漢武帝從來就沒有給過司馬遷寫本朝史書的任務!
漢武帝立刻下令。
“來人,去把司馬遷找來!”
很快,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臣司馬遷,見過陛下。”
漢武帝看著麵前的司馬遷,冷冷地開口道:
“你竟然私自撰寫史書?”
司馬遷明顯露出了愕然的表情,但很快他明白了什麼,看了半空中的金幕一眼,又變成了釋然。
“陛下應該是從金幕中得知的吧?”
“如此看來,臣寫的史書,終究還是在後世流傳了。”
漢武帝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朕問你,是誰給你的勇氣,讓你在沒有朕同意的情況下私自撰寫史書!”
在之前發彈幕和曆朝皇帝們交流的時候,漢武帝就隱約察覺到了一些端倪,但並未放在心上。
直到今天被劉秀一條彈幕道破《史記》的存在,這位千古大帝才明白過來。
漢武帝真正生氣的並不是私自撰寫史書這個點。
漢武帝懷疑的是,正是因為司馬遷的這本《史記》,才讓漢武帝本人被列入盤點敗家子係列中,成為了這部視頻的主角!
“司馬遷,回答朕的問題!”
聽著漢武帝怒氣衝衝的質問,司馬遷沉默片刻,歎了一口氣,將實情說出。
“是家父的遺願。”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朝的上一任史官。
司馬家族早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是周天子的太史了,可以說是非常純正的史官家族。
司馬談有感於漢朝史書凋零的現實,自認為有負司馬氏史官家族的傳承,引以為憾。
臨死前,司馬談叮囑司馬遷一定要寫一部真正的史書出來。
司馬遷被父親的話所激勵,在父親死後接任太史,便利用這個官職的便利開始搜集各種資料,打算撰寫一部屬於漢朝,包含了所有西漢記載曆史的史書!
司馬遷並不傻,他知道這種行為絕對不可能被漢武帝所容忍。
一直以來,司馬遷都是小心翼翼,悄悄地做這件事情。
好在西漢本身對史書並不看重,太史這個職位更是屬於無人問津的閒職。
故而這些年來司馬遷撰寫史書的行為完全沒有被人發現。
直到今天。
漢武帝聽完司馬遷的解釋後,大怒道:
“你這是欺君,朕要殺你全家!”
司馬遷閉上眼睛,露出遺憾。
“臣無話可說。”
怎麼能不遺憾呢?
他的《史記》,隻不過才剛剛寫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啊。
既然被發現了,《史記》的結局自然也就是所有手稿被付之一炬,再也無人能得知。
就在這個時候,劉據突然開口道:
“父皇且慢!”
漢武帝怒視劉據,喝道:
“怎麼,你要給這個犯下欺君之罪的家夥求情?”
劉據深吸一口氣,正色道:
“父皇,兒臣並不是想要給司馬遷求情。”
“但兒臣覺得,單單憑借一條彈幕就誅殺司馬遷,未免過於武斷。”
“不如請父皇發條彈幕,問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再做決斷也不遲。”
漢武帝聞言,也是頓了一下。
劉據的處理辦法其實是沒錯的。
了解事情真相再做決斷,本來就是一個帝王最基本的素質。
漢武帝隻不過是因為過度沉溺在被列入敗家子盤點的惱怒中,急於找到一個背鍋的家夥。
這才短暫失去理智,盯上了司馬遷。
幾秒後,一條彈幕發出。
【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司馬遷這個家夥寫的史書,有沒有說朕的壞話?】
漢武帝的這條彈幕發出去之後,金幕上突然就沒了其他彈幕。
這種情況漢武帝見過很多次。
那就是,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都陷入思考。
【宋太祖趙匡胤:@漢武帝劉徹,太史公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華夏瑰寶,你彆因為這個殺了他啊。】
【唐太宗李世民:漢武大帝,彆殺司馬遷,他是我們華夏的人才。】
【明太祖朱元璋:也彆閹了司馬遷,就讓他安安心心的寫史記,或許還能寫出一部比華夏曆史上更好的《史記》!】
【光武帝劉秀:@漢武帝劉徹,老祖宗,彆殺司馬遷,他是我們華夏曆史上最值得驕傲的人物之一!】
……
短暫的安靜過後,密密麻麻的彈幕一下子就蹦了出來。
所有來自漢武帝之後朝代的皇帝們,無一例外都表示了對司馬遷的讚揚,並給司馬遷求情!
【秦始皇嬴政:朕都有點好奇了,司馬遷究竟寫了什麼,又是怎麼寫朕的?】
【漢高祖劉邦:好家夥,這什麼情況?@漢武帝劉徹,小子,你彆亂來啊!】
漢武帝看到這裡,心中也是震驚不已。
同時,還湧出了深深的好奇。
這個司馬遷寫的《史記》,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才會引起曆朝曆代皇帝們如此統一的態度?
要知道在這之前,能讓曆朝曆代皇帝們這般一致的,都是華夏曆史上的大事!
五胡亂華,靖康之亂,滅亡高句麗……
司馬遷寫的隻不過是一本史書啊,竟然能和這些涉及到整個王朝命運的超級大事件相提並論?
漢武帝深吸一口氣,目光重新落在了司馬遷身上,緩緩開口道:
“你寫的《史記》,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史書?”
司馬遷當然也看到了彈幕的內容,這個時候也非常驚訝。
這位大漢太史是真沒想到,自己尚未完成的這部《史記》,竟然在曆史上有如此之大的影響。
竟然有這麼多後世的皇帝們給司馬遷求情!
司馬遷的身體激動得顫抖了起來。
寫史書的日子是孤單又寂寞的。
為了防止暴露,司馬遷甚至不敢讓家裡人知道,所有的事情都隻能親力親為。
司馬遷就好像一個人孤獨地行走在一條道路上。
沒有同行者,沒有鮮花、掌聲和鼓勵。
有的是隨時都可能降臨的死亡危機,有的是無處不在的危險,有的是任何時候都謹記於心的小心謹慎。
司馬遷甚至不知道自己曆儘千辛萬苦寫出來的這本史書將來命運會是如何,不知道能不能流傳下去。
但司馬遷還是做了。
不單單是因為父親司馬談的臨終囑托,更是因為一個史官的職責所在,一個華夏傳人的驕傲所在。
這一刻,曆朝曆代的皇帝們給了反饋。
他們讓司馬遷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成功了。
後世的所有人都知道《史記》,他們都相信《史記》,相信我司馬遷!
司馬遷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原來,在未來,有無數人默默地跟隨著我。
原來,在未來,有無數人欣賞我的所作所為,敬佩我。
原來,在未來,這麼多的皇帝都因為我這本《史記》而受益,不惜放下皇帝的尊嚴向陛下求情!
吾道不孤!
司馬遷這一刻,真正有了“朝問道,夕死可矣”的感受。
他平靜了一下情緒,對著漢武帝恭敬道:
“所有《史記》的草稿都在臣的家中,陛下一看便知。”
漢武帝直接大手一揮。
“來人啊,立刻去給朕把那草稿找來!”
很快,幾本草稿被送到漢武帝的麵前。
得益於金幕帶來的紙張革命,司馬遷的《史記》原稿不再是厚厚的竹簡,而是幾本並不算如何沉重,寫滿字跡的書本。
漢武帝翻開第一篇,看到了上麵的標題。
《五帝本紀》。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乾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
大殿中一片安靜。
所有人屏氣凝神,注視著漢武帝一頁頁地翻動著這本《史記》初稿。
一頁,一頁,又一頁……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兩刻鐘(半小時)。
眾人臉上都露出了驚訝和疑惑的表情。
漢武帝,竟然看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停止閱讀的跡象!
劉據心中好奇到了極點,忍不住試探性地開口呼喚。
“父皇,父皇?”
漢武帝這才回過神來,身體一震,頗有些戀戀不舍地放下了《史記》初稿。
大漢當然不是沒有收藏史書。
但……這還得從秦朝說起。
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將六國所有的史書以及各種精華書籍都搜羅一空。
隻留一份在大秦鹹陽城皇宮之中,剩餘的全部都銷毀了。
這其實是秦始皇“書同文”理念的一種具體實施措施。
然而,在秦朝滅亡後,項羽這個莽夫進了鹹陽,放了一把大火!
無數大秦搜集到的孤本,就此徹底消失在了華夏曆史中。
這裡麵,就包括了許多史書!
那司馬遷是怎麼寫《史記》的呢?
大秦搜集的畢竟隻不過是六國王室的珍藏,不可能將六國所有的書籍全部搜羅到手。
司馬遷就是通過自己的人脈,加上漢朝的藏書,再進行思考提煉,最終糅合起來成為《史記》。
在《史記》出現之前,華夏從來就沒有這種類型的史書。
《史記》,開創了華夏曆史記載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
所以這本書才會被魯迅先生稱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和《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壁”。
所以,漢武大帝才會一看就沉迷了,整整看了半小時才在劉據的提醒中回過神來!
漢武帝深吸一口氣,目光重新落在了司馬遷的身上,表情變得複雜。
“司馬遷,你這本《史記》,很不錯。”
聽到這裡,在場的眾人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經過剛剛一番曆朝曆代皇帝們的彈幕轟炸,尤其是身為大漢老祖宗的漢高祖劉邦開口後,眾人的態度基本都傾向於司馬遷了。
漢武帝這句話明顯也是要大事化小的意思。
漢武帝頓了頓,又接著問道:
“你這本《史記》,會不會寫本朝的事情?”
聽到這裡,眾人心中更是放鬆。
都是老油條了,誰不明白漢武帝的意思?
隻要司馬遷說不寫本朝的曆史,那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
寫個前朝曆史,真沒啥。
司馬遷正色回答道:
“按照臣的想法,本朝曆史如此豐富精彩,焉能不寫?”
“當大書特書,一直寫到今年才是!”
聽完司馬遷這番話,所有人的表情都僵硬了。
不是,這司馬遷瘋了吧?
陛下給你台階,你不下?
本朝曆史你也敢寫?
本朝這麼多的政治鬥爭,這麼多的暗地交易。
這些要是都給你寫出來了,大家怎麼混?
一瞬間,不僅僅是漢武帝,大殿中許多人也動起了想要弄死司馬遷的念頭!
誰家沒點黑曆史?
這要是被司馬遷寫出來了,按照之前金幕曆朝曆代皇帝的態度來看,那這一大家子可就要遺臭萬年了!
漢武帝的臉色也逐漸變得鐵青。
這位千古大帝突然想到,金幕中播放的東西,不會有些就來自於《史記》的記載吧?
若非親身經曆這些事情,又怎麼可能寫的如此詳儘!
司馬遷作為太史官,嫌疑巨大。
這一來,導致漢武帝上盤點視頻成為主角的罪魁禍首,真有可能就是司馬遷!
漢武帝又一次動了殺心。
《史記》寫得多優秀出彩,漢武帝的殺心就有多重!
太子劉據急壞了。
這司馬遷簡直是個老古板,怎麼能說出這種話來?
你就退讓一下,表麵上說不寫,自個回去在家偷偷寫也行啊。
眼看著漢武帝就要發火暴怒,劉據突然福至心靈,說出了一番話。
“父皇,懲罰司馬遷並無意義,金幕中的彈幕足以說明,《史記》早已經在其他世界線中傳播千百年了!”
這句話讓漢武帝的身體又是一震。
對啊,怎麼忘了這件事呢?
就算現在把司馬遷殺了,又有何意義?
《史記》早就已經在曆史上傳播開來了。
金幕中所有時間點位於漢武帝之後的曆朝曆代皇帝,怕是早都看過《史記》了。
漢武帝再去封殺這本書,無非也就隻能在自己這條世界線上斷絕《史記》的傳播……
不,不對。
將來的皇帝們若是有興趣,完全可以通過金幕,從其他朝代的皇帝們手中兌換到《史記》!
就在漢武帝想到這裡時,他下意識抬頭看了一眼金幕。
這時候的他才發現,金幕中不知道何時多出了幾條提示。
【係統提示:明太祖朱元璋上傳了《史記》,所有用戶均可進行兌換,價值:一萬兩。】
【係統提示:漢高祖劉邦兌換了《史記》。】
【係統提示:秦始皇嬴政兌換了《史記》。】
漢武帝:“……”
好嘛,這下子不單單是後麵的世界線有,就連老祖宗劉邦和秦始皇的世界線也有史記了!
漢初世界。
劉邦翻著手中的《史記》,才看了一會,表情就凝固了。
這位漢高祖猛然抬頭,用最快的速度發出一條彈幕。
【漢高祖劉邦:劉徹,這司馬遷是個前無古人的大才,你不準殺他,更不準阻撓他!否則,老子不認你這個後代了!】
漢武帝:“……”
這一刻,這位千古大帝心情複雜到了極點!
緊接著,是秦始皇的彈幕。
【秦始皇嬴政:你們不早說,讓朕隔了這麼多年才看到《史記》!】
漢武帝沉默良久,歎了一口氣,看向司馬遷。
“你,還想要繼續寫《史記》嗎?”
司馬遷聞言,心中頓時浮現希望,忙道:
“臣願意用畢生精力,寫出這本《史記》!”
漢武帝點了點頭,然後抬頭看向金幕。
“朕要兌換一本《史記》!”
下一秒鐘,金幕中射出一道金光,落在漢武帝麵前。
等金光散去,一本完整版《史記》就這麼出現在西漢世界中。
漢武帝拿起這本《史記》,對著司馬遷道:
“你拿去吧,這能減少你很多的工作量。”
司馬遷大喜過望,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臣,多謝陛下洪恩!”